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儿童)

时间:2023-11-22 03:59:31 阅读:324 作者:努巴尼市长

苏格兰诗人的《从麦田里走过来》这样写道:

我整天就这么做。

我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知道这很笨,

但这是我真正喜欢做的唯一的事情。

这样的愿望极其简单,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还是不能成为那个“守望者”,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应用意识流的手法描写了一位叛逆少年在纽约城三天游荡的故事,而如此放荡不羁的主人公也只是一个渴望守护麦田的孩子。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儿童)-第1张

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家庭条件富裕,故事一开始他被第四所学校开除,因为考试多门课不及格,星期三他必须离开学校,霍尔顿讨厌室友的行为选择提前离开,星期三之前他准备住在旅馆,在回家前的这几天他频繁出入酒吧夜总会,以喝酒跳舞的方式打发时间,还因为与女友萨莉意见不和而决裂。当他感觉自己快要生病死亡的时候偷偷跑回家看了妹妹菲比,他告诉妹妹,自己的愿望就是守望麦田里自由玩耍的孩子们,不让他们掉入悬崖。霍尔顿不想被家庭束缚,不想再次回到学校,所以他准备和妹妹道别后一个人出去闯荡,但最后还是被父母找到,最终还是逃不过再次回到校园。

那么,如此叛逆的霍尔顿他到底守护的是什么呢?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儿童)-第2张

在自我矛盾中徘徊的主人公

霍尔顿所呈现给读者的始终是一种与世人格格不入的形象,16岁的年龄,正站在从少年步入成年的门槛上,首先,从他许多与自己的年龄不符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渴望被人认可,走出校园混迹于社会,他反复对别人说自己已经二十几岁了,他希望别人能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自己。

霍尔顿这一系列怪异的行为都来自于从小在家庭中被忽视,小说中丝毫没有提到过霍尔顿父母与他的沟通,对于一个反复被学校开除的孩子,父母要做的应该是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与孩子共同解决,但是一些富人却没有这样的意识,在他们看来,赚钱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儿子被开除,只需要掏钱让他重新进入一所学校就可以。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儿童)-第3张

但是父母却不知道,儿子如此玩世不恭,离不开他一直长大的家,霍尔顿从未把家庭条件当作一种荣誉,相反,他对于自己的生活条件反而感到一种压抑,他察觉到了室友因为他有名牌手提包的自卑感,所以他甚至想扔掉手提箱,他讨厌别自己吃着烤肉别人只能吃面包的生活,这些都不可以给他优越感,相反只会他让更加难受,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缺席是不能通过金钱来弥补的。

一方面霍尔顿渴望成为成年人,但另一方面他又极其讨厌成年人虚伪的生活,就连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也是一个同性恋,很多成年人总是披着面具,遮盖着自己龌龊的内心。

他最怕的就是小孩子有一天长大成人,成为世俗社会中的一份子,所以他最想做的就是在麦田中守护那些孩子不要掉入悬崖,这里的悬崖就是成年人纷乱的生活,就像《红楼梦》中宝玉说的女孩出嫁前是无价之宝,出嫁后就会慢慢变成一颗死鱼珠子,所以霍尔顿不想看到的就是和妹妹一样年纪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所看到的那样美好。

霍尔顿经常会问出租车司机一个奇怪的问题:“我一个劲儿琢磨,湖水冻严以后,那些野鸭到底上哪儿去了。我在琢磨是不是会有人开了辆卡车来,捉住它们送到动物园里去。或者竟是它们自己飞走了”,其实从他的提问中可以看出,霍尔顿一直都在自我矛盾的精神混乱中反复徘徊,他知道自己与世人格格不入,自己就像是湖里的鸭子,当这个社会不再需要他这样的人以后他不知道自己要何去何从。

教育背后的漏洞

霍尔顿最终还是要在自己最厌恶的学校去读书,学校是每个人从童年到青年主要学习的地方,但是很多问题少年也是从学校走出来的,小说通过一个少年的经历,揭示出很多教育的弊端。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最可怕的却是老师让学生不会做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尽是一些虚伪的东西。

霍尔顿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品,他的失败不在于自己的桀骜不驯,更多在于他有一颗能够发现身边阴暗面的敏感的内心,所以他用自己的行为表示着对校园的反抗,很多人上学都会发现,那些家里有钱的孩子,无论学习多差,他们总能进入最优秀的班级,而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迫终止学业。有的学校与其说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如说是一个吸金工厂,霍尔顿虽然是富人家的孩子,但他对学校这种现象嗤之以鼻。

人们常以历年的学生成绩好坏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每年的上线率在最终的选拔考试中会赶走一些差生,这样导致很多学生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而当最终学生的成绩特别优秀时他们会说自己教导有方,将学生的成绩全部归功于自己,但学生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他们只会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所以,五门课中四门都不及格的霍尔顿,这种拉学校后腿的学生最终只能被逐出校园。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儿童)-第4张

大卫雷斯曼曾评价《麦田里的守望者》说过每一所美国校园里都有大量霍尔顿,通过这些不学无术的学生,学校应该反省教育方面的不足,而不是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开除来解决。

被开除时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霍尔顿说:“人生是场球赛,每个人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时色”,在学校霍尔顿同样要遵守规则,这些规则不止那些每个学生都心知肚明的学生准则,更包括一些学校不可告人的潜规则。由这部小说可以窥见当时美国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漏洞。

美国二战后的社会背景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所揭示的社会以及人性的黑暗正是当时美国人民生活、社会状况最好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人民的生活上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但社会却逐渐开始被一些喧嚣充斥,人心越来越浮躁,人们只顾着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却是一片荒芜,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反主流文化,一些人通过作品表现着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儿童)-第5张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所写到的家庭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学校与学生的冲突也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在读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这是一个关于叛逆孩子的故事,更应该通过作品看到一个大的时代背景。

本书的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也是一个极具反抗精神的人,他的思维还有很多行为在一般人看来非常不能理解,《麦田上的守望者》曾经被无数人追捧,很多导演当时都找他想将这部作品拍成电影,但都被塞林格一一拒绝,在创作的巅峰期,他的生活却越来越苦闷,小说中就写道霍尔顿想生活在一个偏僻的村庄,有一个聋哑妻子,他和妻子给孩子教书写字,对于霍尔顿这只是天马行空的幻想。但塞林格最终却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他下半生生活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康沃尔森林的一座小木屋里,有一片自己的土地,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作品,却一部也没有出版,很多粉丝给他的信都被他烧毁。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儿童)-第6张

《麦田里的守望者》曾经因为里面过多不文明的话被学校图书馆等视为禁书,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书中的思想与美国主流文化相悖,但这也阻止不了这本书的成名,后来,有的读者甚至视小说中的主人公为英雄,这本书之所以能被推上巅峰,便在于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无情的批判,因为它写出了很多人都知道却没有表达出的东西。和霍尔顿一样,塞林格也不能够成为守护麦田的人,所以他选择了远离这个社会。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