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

时间:2023-11-19 02:17:26 阅读:987 作者:早起送你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1张

8月19日晚,评弹剧《医圣》即将首演于上海大剧院。

作为疫情过后,上海评弹团推出的首部原创剧目,《医圣》讲述了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临危受命,出任长沙郡太守,带领全郡军民抗击瘟疫,继而功成身退,归隐山林著就《伤寒杂病论》传世,终成一代医圣的传奇。

今天下午,该剧新闻发布会在沪举行。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透露,《医圣》将是“评弹剧”这种艺术形式首次与观众见面。

团长兼主演高博文发布会现场介绍“评弹剧”
两位主演蒋派艺术传人黄海华、丽调传人陆锦花,在发布会现场表演《医圣》片段

据悉,首演当天,恰逢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主题正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演出最后,上海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的医师代表将被隆重邀请上台。通过一场特殊的致敬仪式,主创团队将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作出巨大奉献的白衣英雄表达真挚敬意。

医圣:向中华传统医学的致敬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2张

评弹剧《医圣》的诞生,看似有些偶然。该剧编剧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恒夫。

朱教授常年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工作,但剧本创作却是“人生第一次”:

2020年春节前后,朱教授正在海南审阅修改博士生的论文。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工作节奏,困坐“围城”的朱教授不禁陷入思考:“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这个特殊时刻,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当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白衣执甲,驰援武汉的事迹,尤其是读到传统中医药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报道时,《医圣》故事的框架在编剧脑中渐渐成型。

从某种角度而言,《医圣》是一部抗疫题材作品,但它所承载的内涵远不止对于古今抗疫工作者的讴歌。从张仲景及周围人的身上,主创们希望传达出的是历代中华儿女面对艰难困苦、携手同心,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传承。

朱恒夫教授介绍说,张仲景身上最吸引自己的是:

张仲景不仅是“医”,也是“官”,因此在《医圣》中,即可以看到他作为“医”治病救人的行为,也有作为“官”惩治贪官污吏的举动。而无论是“为医为官”,张仲景的初心始终如一,那就是——为民。而除了一时一地的抗疫外,张仲景最伟大之处还在于《伤寒杂病论》的编纂。中国古代不少名医为了自抬身价,药方都是保密的。但是张仲景却把穷其一生研制的秘方无偿公开,还培养了众多青年医生。今天抗疫过程中,我们还用到了《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两千年前的药方惠泽两千年后的今人,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像的事情,这其中又折射出多么伟大的人格!

其实,在《医圣》诞生之初,朱恒夫教授并不确定以什么艺术形式来演绎这个故事,只是内心的冲动、知识分子的责任敦促他一定要写些什么。而剧本初稿完成后,他想到了评弹,因为“评弹创作最迅速、最及时,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把这个和抗疫精神有关的故事搬上舞台,激励大众。”最终,在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的热心牵线下,与上海评弹团共同将《医圣》搬上了舞台。

评弹剧:对全新演绎样式的探索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3张

和编剧朱恒夫一样,疫情期间上海评弹团始终没有停止创作。一方面通过云练功、云直播等现代手段培训、演出,一方面也在积极创作反映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作品。

评歌《秀发》、开篇《众志成城迎春归》等新作通过网络传播,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与此同时,评弹团上下始终渴望一部更有分量、能常演常新的“大作品”。因此,当看到《医圣》的剧本时,颇有“眼前一亮”“相见恨晚”之感,经过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立即投入排演。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4张

传统评弹创作,演员兼有导演、作曲、唱腔设计等多种身份。而舞美、灯光的设计变化相对较弱。用评弹演员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舞台、服装、灯光都是靠一张嘴说出来的。”但在最初读剧本的过程中,因为《医圣》本身带有较强的戏剧化痕迹,演员们普遍觉得只靠“说”“唱”似乎还不足以表现。那么,是否可能运用一些辅助手段呢?这种想法已经提出,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演员们表示,在评弹历史上也有“书戏”,就是演起来的评弹。为什么今天我们不能尝试创新,探索一下“评弹剧”的形式呢?

达成一致意见后,上海评弹团请来了青年导演吴佳斯担任全剧导演,又邀请了戏曲服装设计界的领军人物蓝玲老师出马设计服装,以及青年舞美设计家桑琦设计舞美、青年灯光设计师李泓晔设计灯光。

导演、舞美、服装,看似都是一台传统戏曲演出最基本的主创团队,但对于评弹剧而言,每个岗位都是全新的探索。曾经为无数顶级戏剧艺术家设计过服装的蓝玲老师也遇到了新课题。“戏曲演员都是一人一角,每个人的服装都是具象的。但是评弹剧不同,台上的演员往往一人分饰多角。比如在同一场戏中,上一刻演员还是装神弄鬼的巫婆,下一刻就变成了美貌英俊的小厮。一套衣服如何有特色,又能在不同身份间兼容?这是必须攻克的难题。”为此,蓝玲老师苦思冥想,先后自我推翻了数稿设计,才有了今天舞台上的呈现。

舞美设计同样也不轻松。评弹剧的本体还是评弹,如何在营造剧的氛围的同时,不影响台上演员的说唱表演,桑琦煞费苦心,在汉像砖、汉代地图、中医名录等元素中反复寻找、选择,最终形成了“既有汉时代氛围,又不拘泥于历史真实”的舞台。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5张

当然,最具挑战的工作还是留给了导演和演员。在剧中饰演张仲景的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戏称:

“评弹演员都是‘轻度半身不遂’患者。坐在书台上,上半身弹唱表演都游刃有余,但是要站起走几步,就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了。”

而评弹剧要让演员“动起来”,还要扬长避短。不过高博文同时表示,《医圣》的内核还是“评弹”,而不是“评弹 剧”的生硬组合,步入剧场的观众一定能欣赏到过瘾的评弹流派唱腔、包括说噱弹唱在内的评弹表演特色。

当然,除了这些传统评弹的“精华”之外,《医圣》还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小惊喜,例如精心制作、大气磅礴的主题曲;作为重要音乐线索的悠扬的古琴;还有青年演员们载歌载舞演绎的《山歌调》《道情调》《无锡景》等传统评弹曲牌。至于更多“彩蛋”,高博文建议观众到剧场亲身体验。

评弹人:探索之路永无止境

评弹剧《医圣》的创作,集合了上海评弹团上下老中青三代力量,对于“评弹剧”这一艺术形式的探索,主创团队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与信心。制作人、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姜啸博坦言,一开始确实有顾虑,担心一些老师会不会不能接受这种新的形式。“没想到老师们的创新热情好像比青年演员还要高涨,而且他们演出经验丰富,经常能给我们出意想不到的‘新点子’”。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6张

在剧中担任说书人角色的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弹演员吴新伯虽然在全剧中只出场几分钟,但却是引领主线的重要角色。除了演好自己说书人的角色外,他还要辅导青年演员的表演,对剧本的修改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7张

在第二回中扮演张仲景叔叔张继伦的毛新琳是此次参加演出年龄最长的演员,也是经验最丰富的前辈之一。但整个排演过程中毛老师却十分谦虚,与导演沟通,尽力完善人物。张继伦在剧中只有一段重点唱段,但拿到剧本后,毛老师根据自己的流派特色、结合剧中人的内心潜台词做了大量案头分析工作,调整唱词、修改唱腔,并不断与导演沟通,每次对人物塑造提出自己的想法后,还总要客气地强调一句:“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最终还是要听导演的。”第一回中有大量对手戏的青年演员黄海华与吴静慧是一对舞台伉俪。每天排练结束后。两人回到家中还要不断琢磨表演,给对方挑刺、出主意,相互促进。

相比于台上的主角,剧中饰演百姓、青年医生、灾民等角色的青年演员需要承担更多“演”的任务,其中甚至还有大段的舞蹈动作。虽然团里特意邀请了上海京剧院的孙伟老师来作形体指导,但对于这些平时“只动口,不迈腿”的年轻评弹演员来说实在有些难,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参加演出几乎是“脱了一层皮”,不过却是痛苦并快乐着。而且有机会和老师们同台,更感到幸运。

首部评弹剧(50年代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录像)-第8张

演出期间,主创团队还特地走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向中医药专业院校的教授们请教专业问题。剧中有一段张仲景救治突发瘟病的百姓的情节。在这一情况下,医生应该如何救治?用药?针灸?还是别的什么手段?高博文表示,虽然艺术容许虚构,这段内容在台上演起来可能还不到一分钟,观众也不会太在意,但是我们还是想要把它尽可能做到可信。在走访过程中,演员们也对张仲景其人其事有了更多了解。

高博文表示:

“这次疫情对于剧团、剧场都有非常大的冲击。评弹人也一直在思考,传统艺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激发最大的创造力。这种思考其实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之前上海评弹团的《林徽因》《繁花》也都做过不同方面的尝试。而这次“评弹剧”概念的提出,也是从理论思考向创作实践迈出的一大步。《医圣》能够得几分,我们希望交给观众评判。但探索的道路,评弹人有信心秉持守正创新的宗旨,一直走下去。评弹剧《医圣》是一部诞生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作品,但是我们更希望它是一部能够演下去、传出去、留下去的作品。医圣张仲景对于苍生的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仅局限于抗击病痛、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来源:周到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