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

时间:2023-12-03 00:00:02 阅读:427 作者:胜过你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1张

  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

  2月10日,济南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区县主要经济指标。莱芜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同比增长3.4%,成为全市第6个千亿级区县。

  首次跃上千亿元新台阶,意味着经过一年的负重前行,莱芜区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迈入了一个更高“级数”的台阶,进入了与更强高手同台切磋的竞技场,莱芜由此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成为济南第六个“千亿元区”,莱芜区一直被寄予厚望。济南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到,济南将推动莱芜创新转型发展,突出抓好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支持莱芜区打造不锈钢产业基地,到2025年莱芜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此番突破1000亿元,莱芜区提前完成了任务。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2张

  为什么是莱芜?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凭什么?

  擘画新蓝图,启航新征程,五个现代化新莱芜扬帆起航

  区划调整,让莱芜区成功跻身省会平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且伴随着济莱融合的纵深推进,莱芜发展的黄金期加速到来。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莱芜发展。市委市政府赋予莱芜区“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寄予莱芜区“要在经济发展上当好全市‘火车头’”的殷切期盼,为莱芜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围绕答好“建设什么样的莱芜,怎样建设好莱芜”这一时代命题,莱芜区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省会城市副中心,全力争当强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现代化新莱芜的精彩篇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新莱芜,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新莱芜,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莱芜,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莱芜,建设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3张

  围绕实现这些目标,莱芜区从聚焦实体经济,突出工业带动,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平台支撑,全力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区;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样板区;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文化繁荣,全力打造民生幸福先导区;聚焦民主法治,统筹发展安全,全力打造社会治理示范区五个方面起势落子,在济南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中,全力打造成为东强战略核心增长极,坚决扛起工业强市的使命担当,统筹推进、一体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新一届区级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莱芜“交汇叠加的机遇优势、齐鲁之中的区位优势、物产富集的资源优势、门类齐全的产业优势、活力迸发的创新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底蕴厚重的人文优势、宜居宜业的比较优势”这八大优势,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实力强劲、创新引领、生态宜居、人民幸福、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抢抓机遇赢得主动。莱芜区不断抢抓发展机遇,放大发展优势,随着具有莱芜特色的“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莱芜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宽,昂首迈进“千亿俱乐部”。

  但,显然,“千亿俱乐部”并没有让百万莱芜人民满足,也不能停下莱芜追逐目标的步伐。

  在年初召开的莱芜区“攻坚突破抓项目 拼搏奋进谋发展”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焦卫星发出了“2023年要好好大干一场”的“动员令”,新的一年,莱芜区将继续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力以赴拼经济、蓄势聚能谋发展,奋力开创莱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此,莱芜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12310”全年工作思路。“1”就是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就是紧扣“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3”就是坚定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10”就是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工业提升、项目突破、消费提振、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十大攻坚行动,奋力推进现代化莱芜建设实现新突破。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4张

  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左右和6.5%以上。这些主要指标的确定,充分考量了宏观政策环境和全区发展基础,衔接了“十四五”规划和区第一次党代会要求,体现了“跳起来摸高”的主动担当。

  可以预见,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大势、用好优势,就一定可以在激烈竞争中勇立潮头,早日实现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5年内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一个突破、两个翻番”,GDP突破1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00亿元、3000亿元。

    一鼓作气、敢打必胜,“莱芜精神”唱响跨越发展“强音”

  莱芜居山东版图之中心,守鲁中通衢之交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长勺之战在这里留下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不朽传奇,这里的一鼓作气,强调的是战场上鼓足士气的重要性。

  历史照进现实,放到如今的莱芜身上,就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要有“一鼓作气、敢打必胜”的劲儿,提振跨越发展的精气神。

  这其中,既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又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还有“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更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劲,这种精气神深植莱芜人民的血脉中,成为了莱芜人民最鲜明的精神品格。

  早在去年年初,在嬴汶大地上,就刮起了一场以“走在前、争一流、开新局”为主题的头脑风暴,以“七破七兴”实现思想再解放、作风再转变、效率再提升、发展再提质。细数这“七破七兴”,其最终落脚点都在引导全区上下继续发扬“一鼓作气”的劲儿,乘势而上,敢打必胜。

  凭借着这种“一鼓作气、敢打必胜”的精气神,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紧扣“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各条战线全面发力,各级干部全心投入,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值得肯定的优异答卷,进一步增强了拼搏奋进、跨越赶超的底气。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5张

  回顾2022年,大家一起扛、一起拼、一起闯,每个人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特别是,广大企业家承压前行、闯关突围,“一手打伞、一手发展”,在应对疫情中项目不停工、车间不停产,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最强脊梁。3732名“扎根基层真奉献”的村(居)班子成员、6.6万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党员干部、近千名“敢为人先立潮头”的企业家和12.3万户“创新创业不停步”的市场主体,经过经济下行和疫情双重考验,进一步锤炼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品格。

  事实证明,莱芜干部群众能打硬仗、更能打胜仗;莱芜的企业家有情怀、更有担当。大家勇于创新、敢于进取,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的拼劲,是莱芜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最终迈进“千亿俱乐部”的最大信心和底气。

  今天的莱芜,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呈现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莱芜区将2023年作为“作风效能提升年”,再次发出提振精气神的动员令,就是要在2022年“作风建设年”的基础上,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深化作风建设,坚决对“躺平者”说不,全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加快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做强“放大”文章,“莱芜优势”赢得发展胜势、领先位势

  发展如竞技比赛,参赛选手各自基础天赋不同,因而有“优势与劣势”。只有驾驭自身优势,充分扬己之长,把优势转化为夺取竞技比赛的胜势,才是真正的“优势”。

  机遇汇聚、政策叠加、优势突显、潜力释放……一个个标签注定莱芜区在十四五期间发展的不平凡。

  五年过渡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持续赋能,让莱芜处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叠加期、黄金机遇期、快速上升期。

  济莱高铁建成通车,莱芜作为全省地理几何中心位置更加凸显。

  莱芜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41个工业大类,莱芜有40个。总投资1535亿元的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落户莱芜,两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泰钢集团、九羊集团持续发力。以钢为基、以车为本、以药为先的“雁阵型”产业集群渐显雏形;莱芜拥有一二三产错位发展、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莱芜高新区、莱芜农高区、雪野旅游区三大功能区,全市独一无二……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莱芜区立足交汇叠加的机遇优势等“八大优势”,全力以赴做强“放大”文章,把“优势再造”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加快重塑竞争优势、奠定发展胜势,让争先晋位成为莱芜最强音。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6张

  作为“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一年来,莱芜区坚决扛牢“工业强市”主阵地责任,坚定不移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加速构建“以钢为基、以车为本、以药为先”的雁阵型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88.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5家企业跻身全省民企百强,占全市半数以上,工业发展韧劲持续增强,民营经济蕴力充分彰显。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7张

  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提质扩量。2022年,泰钢、九羊满负荷生产,实现工业产值667亿元,创造营业收入1026亿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不锈钢供应链企业家峰会,400系不锈钢占据全国25%的市场份额,泰嘉新材料走出了国门,土耳其“钢镚”用上了济南钢;启动建设泰钢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率先入驻的舜博不锈钢管件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口镇助剂化工产业园成为全市获批的三个专业化工园区之一,莱威新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精细化工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提质增效。举全区之力推进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去年以来,博泰底盘支架、航坤汽车内饰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德马泰克物流装备等4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年生产整车1.3万辆、实现产值22亿元,“汽车零部件 整车 物流”全产业链条加快集聚。目前,全区以“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大型工程机械、豪驰商用车”四辆整车为龙头,以正泰电缆、山能重装、朗进科技、奔速电梯等智能装备企业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迅速成长、加快崛起。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提质升级。坚持把生物医药作为“十四五”第一发力产业,“鲁中国际生物谷”纳入全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双核引领、双谷呼应”战略版图,优化布局“创新药、现代中药、保健生物、医疗装备、生物制剂”五大板块,延链拓展、集中发力,现已累计引进乾肽生物等高端药企44家,其中珅诺基药业研制的一类创新药阿可拉定获批上市并实现量产,济世药业国家一类新药进入二期临床,宏葵生物、登胜药业等4家药企加速上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逐步呈现裂变发展态势。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8张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9张

  一年来,莱芜区坚决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全领域谋划、全链条招引、全方位推进,系统谋划项目89个,实施区级以上重点项目100个,52个项目竣工投产,有力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坚持重点带动,项目质量明显提高。2022年,共安排区级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1013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98个,过10亿元项目26个,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类项目占比达到70%以上,山东高速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华电国际储能电站等18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47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均有大幅提升。精准分类推进,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创新推进机制,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紧抓快干,2022年,省重大项目和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0.3%和172.1%,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1.7%,超过时间进度31.7个百分点。强化延链聚合,精准招引持续深入。2022年,紧盯重点产业链,瞄准上下游企业开展精准招引,成功洽谈引进项目210个,引进市外投资23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045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大要素供给,服务保障全面升级。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及时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难题。强化“店小二”服务思维,创新“分级审批”“容缺勘验”模式,“拿地前”靠上指导、“拿地中”并联推进、“拿地后”限时发证,嬴城宏济堂二期、大王庄孵化园等16个重点项目实现“多证连发”。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10张

  一年来,莱芜区坚持创新驱动、聚力改革开放,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项目快落地、快建设离不开高位发展平台。莱芜高新区、莱芜农高区、雪野旅游区三大功能区既是改革主体、产业高地,也是创新平台、招商平台、服务平台,莱芜区坚持用“平台思维”整合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释放创新活力、实现价值倍增。

  以莱芜高新区为例,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坚持以“高新兴则全区兴、高新强则全区强”为鲜明导向,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创新攻坚,先后被认定为“全省科学发展园区”“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在2022年公布的国家级考核中前进了18个位次,在追“高”逐“新”的征程中实现了强劲突破。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11张

  在此基础上,莱芜区紧紧围绕全市“12项改革创新行动”,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6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0家,“瞪羚”企业48家,企业增长数量创历年之最;出台人才政策“双30条”,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名,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84名。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70家,注册跨境电商企业44家,完成进出口总额160亿元,其中出口115亿元、增长37.5%,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32亿元、居全市第2位,泰钢印尼镍铁项目顺利出铁,投资合作迈出新步伐。千方百计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制定出台11条助企纾困政策,健全完善企业帮包服务机制,努力推动各项政策直达一线、直达企业,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12.4亿元,发放助企纾困专项贷款、创业担保贷款8.5亿元,办理中小企业贷款延期274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迈入千亿俱乐部(莱芜市高新区排名)-第12张

    放大发展优势,进而赢得发展胜势、领先位势。

  2022年,莱芜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同比增长3.4%,成为全市第6个千亿级区县,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强势突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8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列全市第2位,出口额增长37.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6.7%,成功获得“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等一批重量级荣誉,彰显了工业大区的“硬核”担当。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千亿,不是莱芜奋勇争先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终点,而是更高的发展起点。

  市委市政府召开“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发出项目建设的最强动员令,为全年开局起航擂响了战鼓、发起了冲锋。莱芜区将脚踏实地、擂鼓出征,一鼓作气、勇毅前行,以最迅速的落实抓项目、以最坚决的态度拼经济、最有力的措施谋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莱芜建设的新局面。

  向着下一个目标奋进。

  (莱芜融媒记者:武希刚 孔浩 吕帅)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