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贝叶斯与全概率区别,贝叶斯公式与条件概率区别

时间:2023-05-03 09:50:45 阅读:143603 作者:1235

导读:本文从条件概率入手,介绍事件间独立性的相关概念,然后引出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基本内容,使读者通过概率的视角初步认知现实世界。

作者:平淡的奇异果

来源:大数据数据库(id:hzdashuju ) )。

01 从概率到条件概率

关于概率,我相信每个人都不知道。 例如,在掷骰子这一最简单的概率场景中,得出的分数为5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答案。 概率是1/6。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如果我们就这么满足了,研究的意义就不大了。 然后,在这个问题上添加限定条件。 知道扔骰子的点数是奇数,求出扔的点数成为5的概率是多少。 是的,我知道了。 在这个问题中,没有直接询问投5的概率,而是添加了已知分数为奇数的前提。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更多,但我们一般不会直接推断出发生一个事件的可能性。 因为,那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也不容易推测结果。一般而言事件是不会孤立发生的,都会伴随其他一些条件。例如,下雨的概率是多少? 可能会有雾,在哪里? 什么时候? 当天的云有多厚? 没有推定的前提条件,就不能得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推定结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关心的是在给出条件概率,也就是部分信息的基础上,估计关注事件的概率。 这些给定的信息是事件的附加条件,是我们研究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02 条件概率的具体描述

首先,让我具体说明一下条件概率。 在假设知道一个事件b发生的前提下,我们想知道另一个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 此时,需要构筑有条件的概率,在考虑事件b已经发生的信息之后,求出事件a发生的概率。

该条件概率表示在发生某个事件b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将其表示为p(a|b )。

让我们回到骰子的问题。 在出现奇数分数骰子的前提下,出现分数5的概率是多少? 奇数的分数共有{ 1,3,5 } 3种,其中出现5的概率为1/3。 很明显,计算结果与单独询问分数5出现的概率不同。

下面我们来抽象一下条件概率的应用场景。

回到最简单易懂的经典概率模型进行分析。 假设一个实验有n个可能的结果。 事件a和b分别包含M1个和M2个结果,M12表示共同的结果,即a事件和b事件同时发生,即事件AB中包含的实验结果的数量。

尝试在图1-1中再次想象上述场景。

图1-1事件和事件同时发生的场景

事件a和事件b单独发生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读者一定会脱口而出M1/N和M2/N。 那么,考虑一下有条件的概率吧。 在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

此时,我们考虑的范围从最初的n个所有可能的结果缩小到当前的M2个结果,也就是事件b发生的结果的范围,但是其中只有M12个结果对应于事件a的发生,条件概率p(a|b ) M12

03 条件概率的表达式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其中的含义,进一步展开条件概率的公式p(a|b )=M12/M2,将公式的上下部分同时除以所有可能的结果数。

由此,得到了p(a|b )=p ) ab )/p ) b )这一条件概率的一般定义。

04 两个事件的独立性

进一步分析以上例子,事件a的无条件概率p(a )被赋予

定事件B发生下的条件概率P(A|B)显然是不同的P(A|B)≠P(A),即,而这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无条件概率和条件概率的概率值一般都存在差异。

其实,这种情况也反映了两个事件之间存在着一些关联,假如满足P(A|B)>P(A),则可以说事件B的发生使得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了,即事件B促进了事件A的发生。

但是P(A)=P(A|B)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而且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况,它意味着事件B的发生与否对事件A是否发生毫无影响。这时,我们就称A和B这两个事件独立,并且由条件概率的定义式进行转换可以得到:

实际上,我们使用以上表达式刻画事件独立性,比单纯使用P(A)=P(A|B)要更好一些,因为P(AB)=P(A)P(B)不受概率P(B)是否为0的因素制约。

由此可知,如果A和B这两个事件满足P(AB)=P(A)P(B),那么称事件A和事件B独立。

05 从条件概率到全概率公式

我们假设B1,B2,B3,...,Bn为有限个或无限可数个事件,它们之间两两互斥且在每次实验中至少发生其中一个,如图1-2所示。

▲图1-2 事件两两互斥且每次实验至少发生其中一个

用表达式描述:

现在我们引入另一个事件A,如图1-3所示。

▲图1-3 在实验中引入事件A

由图1-3可知,因为Ω是一个必然事件(也就是整个事件的全集),因此有等式P(A)=P(AΩ)成立,进一步进行推导有:

P(A)=P(AΩ)=P(AB1+AB2+AB3+...+ABn)。因为事件Bi、Bj两两互斥,那么显然AB1,AB2,AB3,...,ABn也两两互斥,于是就有:

P(A)=P(AB1)+P(AB2)+P(AB3)+...+P(ABn)

再将条件概率公式P(ABi)=P(Bi)P(A|Bi)代入:

P(A)=P(B1)P(A|B1)+P(B2)P(A|B2)+...+P(Bn)P(A|Bn)

这就是我们最终得到的全概率公式,“全”字的意义在于:全部的概率P(A)被分解成了多个部分概率之和。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全概率公式的表达式,可以发现:事件A的概率P(A)应该处于最小的P(A|Bi)和最大的P(A|Bj)之间,它不是所有条件概率P(A|Bk)的算术平均,因为事件被使用的机会权重(即P(Bi))各不相同,因此全概率P(A)就是各条件概率P(A|Bk)以P(Bk)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值。

06 聚焦贝叶斯公式

了解了全概率公式之后,我们进一步处理条件概率的表达式,得到如下等式: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贝叶斯公式

千万不要觉得它平淡无奇,只是数学公式的推导和清爽的钻石。实际上,这个公式里包含了全概率公式、条件概率、贝叶斯准则。我们来挖掘一下里面所蕴藏的重要内涵。

贝叶斯公式将条件概率P(A|B)和条件概率P(B|A)紧密地联系起来,其最根本的数学基础就是P(A|B)P(B)=P(B|A)P(A),它们都等于P(AB)。

那这里面具体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07 本质内涵:由因到果,由果推因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把事件A看作结果,把事件B1,B2,...,Bn看作导致这个结果的各种原因。那么,我们所介绍的全概率公式

P(A)=P(B1)P(A|B1)+P(B2)P(A|B2)+...+P(Bn)P(A|Bn)

就是由各种原因推理出结果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由因到果

但是,实际上还存在着一类重要的应用场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观察到某种现象,然后去反推造成这种现象的各种原因的概率。简单来说,就是由果推因

由贝叶斯公式

最终求得的条件概率P(Bi|A),就是在观察到结果事件A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推断结果事件A是由原因Bi造成的概率的大小,以支撑我们后续的判断。

概率P(Bi)被称为先验概率,指的是在没有别的前提信息情况下的概率值,这个值一般需要借助我们的经验去估计。而条件概率P(Bi|A)被称作后验概率,它代表了在获得“结果事件A发生”这个信息之后原因Bi出现的概率,可以说后验概率是先验概率在获取了新信息之后的一种修正。

本文从概率出发,到条件概率,再到全概率公式,最终聚焦到贝叶斯公式,主要是从概念层面进行梳理,帮助读者迅速形成以条件概率为基石的认知视角。条件概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贯穿整个概率统计课程体系。

关于作者:平淡的奇异果,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期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研究工作。谙熟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及其背后的数学理论基础。目前已出版多部机器学习数学基础类畅销书籍,并入选京东推荐排行榜,广受读者好评。

本文摘编自《机器学习中的概率统计 Python语言描述》。

延伸阅读《机器学习中的概率统计》

长按上方二维码了解及购买

转载请联系微信:DoctorData

推荐语:资深AI技术专家撰写,清华大学毕业,GitChat畅销专栏升级,系统讲解机器学习中概率统计核心知识和计算技巧。

更多精彩回顾

书讯 | 2月书讯 | 读新书,过新年。

资讯 | DB-Engines 2月数据库排名:三霸主集体“亮红灯”?小众数据库不可小觑

书单 | 寒假怎么过?经典计算机教材助你弯道超车

干货 | 盘点最重要的7个Python库

收藏 | 2021最新Web开发趋势

点击阅读全文购买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