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ddd建立java分布式系統的简单介绍

时间:2023-12-08 14:00:28 阅读:313260 作者:SWED

本文目录一览:

  • 1、java里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到底和普通的开发有什么不同?
  • 2、如何用java 建立一个分布式系统
  • 3、为什么DDD是设计微服务的最佳实践

java里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到底和普通的开发有什么不同?

java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就是同一个服务,把数据库的不同部分分开建立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缓解数据库大量数据访问的压力。

很多大公司的业务量比较大,每天的访问量都达到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访问量,在访问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提高单台服务器的配置来满足需求的。但是当单台服务器已经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就需要做分布式处理了。毕竟一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分散到几台甚至几十台几百天电脑上,其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如何用java 建立一个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架构的演进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初始阶段架构

初始阶段 的小型系统 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等所有的资源都在一台服务器上通俗称为LAMP

特征:

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等所有的资源都在一台服务器上。

描述:

通常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Linux,应用程序使用PHP开发,然后部署在Apache上,数据库使用MySQL,汇集各种免费开源软件以及一台廉价服务器就可以开始系统的发展之路了。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分离

好景不长,发现随着系统访问量的再度增加,webserver机器的压力在高峰期会上升到比较高,这个时候开始考虑增加一台webserver

特征:

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分别部署在独立的资源上。

描述:

数据量增加,单台服务器性能及存储空间不足,需要将应用和数据分离,并发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空间得到了很大改善。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使用缓存改善性能

特征:

数据库中访问较集中的一小部分数据存储在缓存服务器中,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降低数据库的访问压力。

描述:

系统访问特点遵循二八定律,即80%的业务访问集中在20%的数据上。

缓存分为本地缓存和远程分布式缓存,本地缓存访问速度更快但缓存数据量有限,同时存在与应用程序争用内存的情况。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使用应用服务器集群

在做完分库分表这些工作后,数据库上的压力已经降到比较低了,又开始过着每天看着访问量暴增的幸福生活了,突然有一天,发现系统的访问又开始有变慢的趋势了,这个时候首先查看数据库,压力一切正常,之后查看webserver,发现apache阻塞了很多的请求,而应用服务器对每个请求也是比较快的,看来 是请求数太高导致需要排队等待,响应速度变慢

特征:

多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同时向外部提供服务,解决单台服务器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上限的问题。

描述:

使用集群是系统解决高并发、海量数据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向集群中追加资源,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使得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不再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数据库读写分离

享受了一段时间的系统访问量高速增长的幸福后,发现系统又开始变慢了,这次又是什么状况呢,经过查找,发现数据库写入、更新的这些操作的部分数据库连接的资源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了系统变慢

特征:

多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同时向外部提供服务,解决单台服务器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上限的问题。

描述:

使用集群是系统解决高并发、海量数据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向集群中追加资源,使得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不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反向代理和CDN加速

特征:

采用CDN和反向代理加快系统的 访问速度。

描述:

为了应付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不同地区用户的访问,通过CDN和反向代理加快用户访问的速度,同时减轻后端服务器的负载压力。CDN与反向代理的基本原理都是缓存。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

随着系统的不断运行,数据量开始大幅度增长,这个时候发现分库后查询仍然会有些慢,于是按照分库的思想开始做分表的工作

特征:

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文件系统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

描述:

任何强大的单一服务器都满足不了大型系统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数据库读写分离随着业务的发展最终也将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及分布式文件系统来支撑。

分布式数据库是系统数据库拆分的最后方法,只有在单表数据规模非常庞大的时候才使用,更常用的数据库拆分手段是业务分库,将不同的业务数据库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使用NoSQL和搜索引擎

特征:

系统引入NoSQL数据库及搜索引擎。

描述:

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对数据存储和检索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系统需要采用一些非关系型数据库如NoSQL和分数据库查询技术如搜索引擎。应用服务器通过统一数据访问模块访问各种数据,减轻应用程序管理诸多数据源的麻烦。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业务拆分

特征:

系统上按照业务进行拆分改造,应用服务器按照业务区分进行分别部署。

描述: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场景,通常使用分而治之的手段将整个系统业务分成不同的产品线,应用之间通过超链接建立关系,也可以通过消息队列进行数据分发,当然更多的还是通过访问同一个数据存储系统来构成一个关联的完整系统。

纵向拆分:

将一个大应用拆分为多个小应用,如果新业务较为独立,那么就直接将其设计部署为一个独立的Web应用系统

纵向拆分相对较为简单,通过梳理业务,将较少相关的业务剥离即可。

横向拆分:将复用的业务拆分出来,独立部署为分布式服务,新增业务只需要调用这些分布式服务

横向拆分需要识别可复用的业务,设计服务接口,规范服务依赖关系。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分布式服务

特征:

公共的应用模块被提取出来,部署在分布式服务器上供应用服务器调用。

描述:

随着业务越拆越小,应用系统整体复杂程度呈指数级上升,由于所有应用要和所有数据库系统连接,最终导致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拒绝服务。

Q:分布式服务应用会面临哪些问题?

A:

(1) 当服务越来越多时,服务URL配置管理变得非常困难,F5硬件负载均衡器的单点压力也越来越大。

(2) 当进一步发展,服务间依赖关系变得错踪复杂,甚至分不清哪个应用要在哪个应用之前启动,架构师都不能完整的描述应用的架构关系。

(3) 接着,服务的调用量越来越大,服务的容量问题就暴露出来,这个服务需要多少机器支撑?什么时候该加机器?

(4) 服务多了,沟通成本也开始上升,调某个服务失败该找谁?服务的参数都有什么约定?

(5) 一个服务有多个业务消费者,如何确保服务质量?

(6) 随着服务的不停升级,总有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比如cache写错了导致内存溢出,故障不可避免,每次核心服务一挂,影响一大片,人心慌慌,如何控制故障的影响面?服务是否可以功能降级?或者资源劣化?

Java分布式应用技术基础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消息队列架构

消息对列通过消息对象分解系统耦合性,不同子系统处理同一个消息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消息队列原理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框架架构

服务框架通过接口分解系统耦合性,不同子系统通过相同的接口描述进行服务启用

服务框架是一个点对点模型

服务框架面向同构系统

适合:移动应用、互联网应用、外部系统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框架原理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总线架构

服务总线同服务框架一样,均是通过接口分解系统耦合性,不同子系统通过相同的接口描述进行服务启用

服务总线是一个总线式的模型

服务总线面向同构、异构系统

适合:内部系统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总线原理

分布式架构下系统间交互的5种通信模式

request/response模式(同步模式):客户端发起请求一直阻塞到服务端返回请求为止。

Callback(异步模式):客户端发送一个RPC请求给服务器,服务端处理后再发送一个消息给消息发送端提供的callback端点,此类情况非常合适以下场景:A组件发送RPC请求给B,B处理完成后,需要通知A组件做后续处理。

Future模式:客户端发送完请求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返回一个包含消息结果的Future对象。客户端需要使用返回结果时,使用Future对象的.get(),如果此时没有结果返回的话,会一直阻塞到有结果返回为止。

Oneway模式:客户端调用完继续执行,不管接收端是否成功。

Reliable模式:为保证通信可靠,将借助于消息中心来实现消息的可靠送达,请求将做持久化存储,在接收方在线时做送达,并由消息中心保证异常重试。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同步点对点服务模式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异步点对点消息模式1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异步点对点消息模式2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异步广播消息模式

分布式架构下的服务治理

服务治理是服务框架/服务总线的核心功能。所谓服务治理,是指服务的提供方和消费方达成一致的约定,保证服务的高质量。服务治理功能可以解决将某些特定流量引入某一批机器,以及限制某些非法消费者的恶意访问,并在提供者处理量达到一定程度是,拒绝接受新的访问。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管理

可以知道你的系统,对外提供了多少服务,可以对服务进行升级、降级、停用、权重调整等操作

可以知道你提供的服务,谁在使用,因业务需求,可以对该消费者实施屏蔽、停用等操作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监控

可以统计服务的每秒请求数、平均响应时间、调用量、峰值时间等,作为服务集群规划、性能调优的参考指标。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路由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保护

基于服务总线OSB的服务治理-功能介绍

基于服务总线OSB的服务治理

Q:Dubbo到底是神马?

A:

淘宝开源的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调用服务框架

SOA服务治理方案

Q:Dubbo原理是?

A:

-结束-

为什么DDD是设计微服务的最佳实践

在本人的前一篇文章《不要把微服务做成小单体》中,现在很多的微服务开发团队在设计和实现微服务的时候觉得只要把原来的单体拆小,就是微服务了。但是这不一定是正确的微服务,可能只是一个拆小的小单体。这篇文章让我们从这个话题继续,先看看为什么拆出来的是小单体。

在微服务架构诞生之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是采用单体架构来构建的,因此大部分软件开发者喜欢的开发路径就是单体架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经济学和心理学的 路径依赖法则 ,当这些开发者基于新的技术想要把原来的大单体拆分成多个部分时,就必然会习惯性地采用自己最擅长的单体架构来设计每个部分。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个法则随处都会发生,微信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说这不就是手机上的QQ吗,朋友圈刚出来的时候他们又会说这不就是抄袭微博吗。很多时候当你兴致冲冲给朋友介绍一个新的东东时,朋友一句话就能让你万念俱灰:这不就是XXX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类在接触到新知识新概念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使用以前知道的概念进行套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人类从小到大学习新事物的时候使用的模式,它已经固化成我们大脑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了。

理解了这个法则,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明白,已经在单体架构下开发了多年的软件工程师,当被要求要使用微服务架构来进行设计和开发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方式肯定是:这不就是把原来的单体做小了吗?但是这样做出来的“微服务”真的能够给我们带来微服务架构的那些好处吗?真的能提高一个企业的数字化响应力吗?

不断变化的软件需求和经常被视为效率低下的软件开发一直都是这个行业里最难解决的顽疾,从瀑布到敏捷,都是在尝试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顽疾的方法,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也是其中一个药方,而且随着十多年的不断实践,我们发现这个药方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个药方。

领域驱动设计这个概念出现在2003年,那个时候的软件还处在从CS到BS转换的时期,敏捷宣言也才发表2年。但是Eric Evans做为在企业级应用工作多年的技术顾问,敏锐的发现了在软件开发业界内(尤其是企业级应用)开始涌现的一股思潮,他把这股思潮成为领域驱动设计,同时还出版了一本书,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在设计软件项目时采用的建模方法,并为设计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框架。

但是从那以后DDD并没有和敏捷一样变得更加流行,如果要问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是这套方法里面有很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比如说聚合,限界上下文,值对象等等,要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本身就比较困难,所以学习和应用DDD的曲线是非常陡峭的。另一方面,做为当时唯一的“官方教材”《领域驱动设计》,阅读这本书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在内容组织上经常会出现跳跃,所以很多人都是刚读了几页就放下了。

虽然入门门槛有些高,但是对于喜欢智力挑战的软件工程师们来说,这就是一个难度稍为有一点高的玩具,所以在小范围群体内,逐渐有一批人开始能够掌控这个玩具,并且可以用它来指导设计能够控制业务复杂性的软件应用出来了。虽然那时候大部分的软件应用都是单体的,但是使用DDD依然可以设计出来容易维护而且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单体应用出来。

到了2013年,随着各种分布式的基础设施逐渐成熟,而SOA架构应用在实践中又不是那么顺利,Martin Fowler和James Lewis把当时出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架构风潮总结成 微服务架构 。然后微服务这股风就呼呼的吹了起来,这时候软件工程师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指导微服务架构的应用具有什么特征,但是如何把原来的大单体拆分成微服务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做了。然后熟悉DDD方法的工程师发现,由于DDD可以有效的从业务视角对软件系统进行拆解,并且DDD特别契合微服务的一个特征:围绕业务能力构建。所以用DDD拆分出来的微服务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能够实现高内聚低耦合,这样接着微服务DDD迎来了它的第二春。

下面让我们站在软件工程这个大视角看看DDD究竟是在做什么。

从计算机发明以来,人类用过表达世界变化的词有: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这些词里面都有一个“化”字,代表着转变,而这些转变就是人类在逐渐的把原来在物理世界中的一个个概念一个个工作,迁移到虚拟的计算机世界。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两个世界的底层逻辑以及底层语言不一致,就必须要有一个翻译和设计的过程。这个翻译过程从软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天然存在,而由于有了这个翻译过程,业务和开发之间才总是想两个对立的阶级一样,觉得对方是难以沟通的。

于是乎有些软件工程界的大牛就开始思考,能不能有一种方式来减轻这个翻译过程呢。然后就发明了面向对象语言,开始尝试让计算机世界有物理世界的对象概念。面向对象还不够,这就有了DDD,DDD定义了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尝试让业务和开发都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名词,然后让领域专家使用这些概念名词来描述业务,而由于使用了规定的概念名词,开发就可以很好的理解领域业务,并能够按照领域业务设计的方式进行软件实现。这就是DDD的初衷:让业务架构绑定系统架构。

后来发现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做好翻译,还可以帮助业务划分领域边界,可以明确哪个领域是自己的核心价值所在,以后应该重点发展哪个领域。甚至可以作为组织进行战略规划的参考。而能够做到这点,其实背后的原因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

上面介绍了使用DDD可以做到绑定业务架构和系统架构,这种绑定对于微服务来说有什么关系呢。所谓的微服务拆分困难,其实根本原因是不知道边界在什么地方。而使用DDD对业务分析的时候,首先会使用聚合这个概念把关联性强的业务概念划分在一个边界下,并限定聚合和聚合之间只能通过聚合根来访问,这是第一层边界。然后在聚合基础之上根据业务相关性,业务变化频率,组织结构等等约束条件来定义限界上下文,这是第二层边界。有了这两层边界作为约束和限制,微服务的边界也就清晰了,拆分微服务也就不再困难了。

而且基于DDD设计的模型中具有边界的最小原子是聚合,聚合和聚合之间由于只通过聚合根进行关联,所以当需要把一个聚合根从一个限界上下文移动到另外一个限界上下文的时候,非常低的移动成本可以很容易地对微服务进行重构,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纠结应不应该这样拆分微服务?拆出的微服务太少了以后要再拆分这样的问题了。

所以,经过理论的严密推理和大量实践项目的验证,ThoughtWorks认为DDD是当前软件工程业界设计微服务的最佳实践。虽然学习和使用DDD的成本有点高,但是如果中国的企业想再软件开发这个能力上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就应该尝试一下DDD了解一下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