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下列为统计量的是(平均数公式小学四年级)

时间:2023-05-06 09:47:58 阅读:99601 作者:4566

真衬衫说:“对于统计学习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习绘制统计图、求平均值等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的描述有以下三个方面: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取信息;Experience通过数据随机性;(3)用数据解决问题(包括数据意识)。其中,前两者更多指向统计过程和统计方法本身,而后两者更多指向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更注重平均教学。小学不再学习中位数和众数。作为唯一剩下的——个统计平均值,自然要把重点放在教学上。

平均值也是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常用统计量。我认为之所以常用,是因为与中位数和众数相比,平均数可以更多地利用所有数据信息,而且容易计算。

我们现在处理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对称数据,数据符合或者近似符合正态分布。此时均值(mean)、中值和模式是一样的,只有当数据分布偏斜(不对称)时,才会出现均值、中值和模式的差异。因此,如果是正常的,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使用。如果偏度特别严重,可以用中位数。

平均值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中值。其实用中位数的情况并不多。那么,极端数据呢?一般认为这个数据不是来自这个人群,有一种统计学的方法去除这个数据。比如大家熟悉的跳水比赛为什么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认为这两个分数并不是来自这个人群,不能代表评委的正常口味,所以我们将剔除后的剩余数据进行平均计算。

统计源于比较。平均值作为一个重要的统计量,既是原始的,也是比较的。小学有三个层次的比较。一种是单个量的比较,可以直接和大小比较。二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相同数量数据的比较大小,大小可以用总数进行比较;三是两组或两组以上不同数字的数据的比较大小,大于平均值。通过研究平均值,帮助学生从平均值过渡到平均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丰富了“平均”的概念,还拓展了数感。虽然平均分和生活中的平均分差不多,但意义完全不同。平均分是借助平均分的含义,通过“运算”得到的。这里的操作包括“多动少补”和除法,再用这两种方法求出平均分。平均是根据学生现有的“平均分数”和他们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来教授的。平均分的含义被一年级的学生理解,他们可以执行平均分的动作,知道平均分的特点是公平、平等的。二年级时,学生会用除法来描述平均分,三年级时,学生会用分数来表示平均分。我们用“份数”来定义分数。在人类数学史上,分数是一个“人造”数字。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说“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他一切都是人为的”(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人类数学的发展一般有两条线索,一是数学本身的发展,二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除法意味着平均分数,分数是除法的结果。分数意味着平均分符合人的认知逻辑。因此,分数有一个“数字定义”,孩子很容易理解。除法和分数都代表平均分数。统计上,“平均”仍然代表平均分数。不同的是,“平均”代表一个新的平均分数,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和决策。正因为如此,平均值是一个统计量,没有离散或连续的意义。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