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发热恶寒身痒伤寒论太阳小邪郁表证(太阳病辨证上寒下热)

时间:2023-11-20 02:45:18 阅读:911 作者:菠蘿妹児

发热恶寒身痒伤寒论太阳小邪郁表证(太阳病辨证上寒下热)-第1张

何为太阳小邪郁表证?

其是指由于太阳病迁延失治,或者发汗的得当,但是正气尚强,邪气又不能内传,郁留于肌腠之间而表现的证候。这时候就会见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日数发如疟状,身痒等症状。由于邪气仍然在郁积在肌表,仍需要发汗来解除症状,但是这属于邪少势微,既非麻黄汤峻发而解,也不是桂枝汤和缓外达。要根据症状,巧用麻桂二方,使其邪祛不伤正,通过变用量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邪稽留肌表证

《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本条文指出太阳病日久,这时候虽然是热多寒少,但是依然是存在表证。其人不呕说明日久但是邪气依然未入少阳,清便自可则是说明还没有传到阳明。

一日二三度发:乃正气驱邪,数与邪争得缘故,非疟状。成无己:寒热间日发者,邪气深也;日一发者,邪气复常也;日再发者,邪气浅也;日二三发者,邪气微也。同时也可区别于麻黄汤证,而无汗有别于桂枝汤证。

三种转归:

1,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说明邪气已经衰弱,缓说明正气将复。也就是病势欲愈。

2,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虽然脉象虚弱无力,但是不是热多而是寒重,这个脉微就不是要好了,而是表里都虚弱了,更不能使用汗下吐泄的方法了。

3,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乃邪稽留在肌表,阳气郁闭不能伸展所导致的症状,为微邪在表,仍然需要发汗以解表。这个时候其实病邪已经轻,不能峻汗之麻黄汤,但是肌表依然被郁闭,不能和缓之桂枝汤。这种情况下就要使用两方合用,并且减少剂量,轻疏表邪,调畅营卫,用以助症达邪,小发其汗而邪退正安。

方药解析:

发热恶寒身痒伤寒论太阳小邪郁表证(太阳病辨证上寒下热)-第2张

医案赏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一则:女性42岁患者,1年前突然出现的左侧面部痒热,色潮红,渐渐扩散至颈部、胸部、左臂内侧。北京某医院诊断为“皮肌炎”。应用抗生素无效。现患者患处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心烦意燥,口中发干,项部有强急感,下肢浮肿,小便不利,面色如醉状,舌红苔薄白,脉浮略数。辩证为:太阳表邪稽留不退,风邪化热,阳气怫郁不宣之证。投:麻黄、桂枝、杏仁、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1剂微微汗出,3剂尽,瘙痒减,面赤转白,项部柔,小便利。再投桂枝汤调和营卫,3剂痒止,赤退,但是汗后口干,溺赤,而有热象。再投桂枝二越婢汤3剂,痊愈。

这个病例就是一个面红日久,瘙痒,特别是项部不柔和,且有小便不利下肢水肿,可以诊断为表邪稽留,阳气郁闭不宣,且有化热之象,先给予桂麻各半汤以轻散表邪,调畅营卫,症减,后给予桂枝汤主要以调和营卫,仅留有的热象,给予桂枝二越婢一汤以调营卫的同时解郁热。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