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发现者是潮州仔,新近我国发现霸王龙化石

时间:2024-03-17 09:00:01 阅读:781 作者:一句酒话

“最近最兴奋的事,就是我们几天前宣布的发现中国首例暴龙足迹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向南都记者表示。7月29日,在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新闻发布会上,邢立达宣布其团队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这块暴龙足迹于2018年夏天被发现,为独立的右脚足迹。据南都此前报道,该化石尺寸超过58厘米,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其体长可达7.5米。邢立达告诉南都记者,这与此前在赣州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无论是从地层还是身体尺寸都一致”,是非常难得的骨骼-足迹可对应化石记录。

这是2015年以来,邢立达第三次因为重大科研进展在公众视野掀起巨大波澜。高中创立大陆首个恐龙网站、发现世界首例琥珀中的古鸟与恐龙、SCI发表百余篇文章、微博上异常活跃的“嘤嘤怪”……邢立达身上有太多标签,而每一个标签背后,最终都指向同一轨迹:一个古生物学者对远古时代山川与生命的向往与探索。

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发现者是潮州仔,新近我国发现霸王龙化石-第1张

寻梦恐龙时代

从幼时起,邢立达便着迷于恐龙。不论是日本动画《恐龙特急克塞号》,还是科普读物《恐龙的故事》,每一个有关恐龙的东西都令他心醉神迷。他会用压岁钱买下所有能找到的恐龙书籍并反复阅读,沉浸于2.3亿年前的神秘光景。

邢立达出生于1982年,是广东潮州人。邢立达的家族久驻于这座城市,其祖上邢厝的邢叔珩是潮州当时十大富商之一,开过银庄、纸行、百货等。祖父是特级语文教师,祖母为数学老师,父母皆是医药从业者。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邢立达在童年接触到更为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

读高中时,邢立达将对恐龙的热爱化为行动,自学计算机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门户网站——中国恐龙网。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但凭一己之力创办网站实属不易。邢立达花了三年时间把大约800种恐龙科学名翻译成中文,为此还专门买了本拉丁语词典。网站开通后,第一周访问量就达4600多。随着网站规模的日渐扩大,邢立达结识了众多国内优秀的恐龙专家学者,他们日后对恐龙网给予了很大支持与帮助。

一向对古生物专业抱有强烈兴趣的邢立达,却阴差阳错选择了金融学为大学专业。“之前以为古生物学是文科,但其实古生物学是理科,到高考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换了”。毕业后,他还曾在《南方》杂志当了半年科学记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很大,学会了跟各行媒体和第三方打交道,怎么采访别人,怎么写更好的新闻稿。”邢立达表示。

然而比起做一个恐龙研究领域发展的旁观者,邢立达更想亲自进行恐龙相关的研究与科考,“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且把业余爱好(恐龙)同时做好比较难,想要专心做一件事情。”于是他毅然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攻读生物科学系硕士,随后于201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得博士学位。邢立达也由此开启了更为广阔的恐龙探索生涯。

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发现者是潮州仔,新近我国发现霸王龙化石-第2张

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

与时间赛跑

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邢立达便将恐龙足迹学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古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演进的重要学科,研究恐龙足迹可以填补相关科研空白。”

这些古老印记历经地形地貌变化以及风雨的不断冲刷,能够保存至今十分难得,因此紧迫感一直伴随着邢立达。为了探究和重现这群神秘生物的踪迹行为,他走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勘查了100多个恐龙足迹点,是中国大多数恐龙足迹点的第一个研究者。不仅如此,邢立达挖掘恐龙足迹的脚步还抵达过韩国,以及中东、北美洲等地。

“我们建立了一个48小时的响应机制,接到报料48小时之内会尽量去,这是因为很多足迹去的晚了就被破坏掉了。”过去几年,邢立达一年有两百多天是在探寻恐龙足迹。为了能够更快抵达科考地,他在家中备有四五个装好的行李,分别为去往高原、戈壁、江南等不同目的地作准备。考虑到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他在不同行李箱中分别配备了刷子、普通地质锤、锤子和攀岩器械等挖掘工具。

而野外科考总是布满各种艰辛。面对各种复杂地势和恶劣天气,摔伤、遭遇落石等是常有事件。一次,邢立达带着几位国外专家在北京延庆现场勘察,恐龙足迹点位于半空中的岩壁上,邢立达刚刚学会攀岩,工作过程中身下绳子被磨断,没法降落至地面,被困在空中。“比起上方绳子磨断,人直接掉下去,这还算好。”

邢立达奔走于各地寻找恐龙足迹,对抗的不仅是岁月的磨灭,还有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谈及野外科考的遗憾,邢立达总会提及四川大凉山的一处铜矿开采时,在1500平方米的岩石斜面上暴露的巨大足迹化石,这些足迹至少有上千个,其中还有恐龙游泳的痕迹。当他满怀欣喜准备赴现场考察时,却得知由于矿区一轮又一轮的爆破,岩壁已塌方,整个足迹层面已不复存在。

“这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很多足迹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没有城市发展,这些足迹可能永远都不会被发现。但另一方面,你需要尽快去把它保护起来做研究,慢一点就会被破坏。所以就得处理好。”

探寻时光胶囊

琥珀是古生物学家窥见亿万年前世界的另一把钥匙。邢立达曾在文章中写道:一滴滴的树脂,落在来不及被时间带走的动植物上,经过了千百万年重新出土。这些晶莹剔透的琥珀,不只是经时光淬炼的天然艺品,也是埋在地底中的时光胶囊,让科学家得以一窥冻结在其中的蛛丝马迹。

自2013年以来,缅甸地区的琥珀便成了世界各国专家的重要探索对象,邢立达也加入了这一队列,曾躲着枪声从地方武装军掌管的矿区寻琥珀,也在街头穿着当地裙子跟商贩讨价还价。一方面,他与团队拿着有限的科研经费,与国外科学家抢货、拼速度,另一方面,怕当地商家对琥珀进行打磨、切割,破坏了可能含有的珍贵古生物。

邢立达不停地搜寻,终于迎来回报: 2016年6月,他发现了含有古鸟类翅膀的琥珀,同年12月,他又在一个琥珀中发现了恐龙尾巴,成为“首个发现琥珀中恐龙化石的人”。

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发现者是潮州仔,新近我国发现霸王龙化石-第3张

邢立达(右)在展示存有恐龙尾巴的琥珀标本。

这两块琥珀得于偶然。含有恐龙尾的琥珀,是邢立达在2015年夏天从一个缅甸商贩手中以低价买下,当时商家以为琥珀里是蚂蚁和一颗植物,还把它叫做“蚂蚁上树”;而含有古鸟类翅膀的琥珀“天使之翼”,是邢立达在它被送往法国珠宝商前连夜找商贩攀谈得以“截胡”。拿到两块琥珀后,邢立达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机场回国。

天文学家仰望星空,而古生物学家回窥历史,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探寻着人类生活空间的另一维度。邢立达说:“研究恐龙演化或者说生命的演化是人类的终极命题,人类要知道生命的起源与归宿,要知道自己本身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致力于恐龙科普

邢立达不断搜寻恐龙足迹,内心怀有一种愿景:完成一张中国恐龙足迹大拼图。“恐龙足迹跟恐龙化石互相补充,我们虽然有很多学者在研究恐龙化石,但是研究足迹的非常少,” 邢立达表示,研究足迹可以补充那些没有发现恐龙骨骼地方的恐龙多样型及行为特征。“总是要有人做这些事情嘛。”

为此,邢立达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我们对时间的规划特别细致,每天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都会提前一个月规划好,包括出野外或完成某项目。我们在出野外的时候每天晚上其实都在做工作上的事情,并没有休息。”

2010年以来,邢立达已发表百余篇SCI论文,测量了几十万个数据,并翻译出版了大量古生物科普类书籍文章。2018年7月,邢立达写的科幻小说《御龙记》正式出版,而十年前,邢立达出版了《狂野中生代三部曲》,这是国内首部古生物科幻小说。2019年,他还推出了音频“邢立达的恐龙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以亲历者的角度介绍恐龙故事。

如今,邢立达通过各种媒介向大众普及恐龙知识,而他也将自己变成媒介,连接着现代人类与亿万年前的世界。在邢立达看来,科研与科普并不冲突。“我们拿着国家科研经费做研究,难道我们不该给公众介绍一下我们在做什么吗?而且比起数学等专业学科,恐龙天然具有很强的科普属性,研究恐龙的人更要努力做科普。”

不同于科学家不苟言笑的一般形象,邢立达在社交媒体中十分活跃。令网友印象深刻的,则是他2011年在微博上直播“吃4000年前的猛犸象腿肉”事件,而2016年的两次琥珀研究发现,让他成为大众与媒体焦点。这位37岁、娃娃脸的古生物学家微博文字常带有一连串的“嘤嘤嘤嘤嘤” ,被网友称为 “嘤嘤怪”或“嘤老师”。他每天更新十余条内容,帮网友鉴别恐龙化石,科普古生物知识,也转发网友制作的“嘤嘤嘤”鬼畜视频,分享自己的减肥餐食……如今,邢立达在微博积攒了342万粉丝。

“发微博是科普恐龙相关知识的一个尝试,只是一个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科普工作而已。你可以拉近跟网友、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更好的科普,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更好科普和推广这个学科。”当问及随着粉丝增多,是否会有偶像包袱,邢立达表示:“其实还好,我们开始要走知识路线的。但一举一动还是要注意,给学生和年轻粉丝做一个榜样。

「对话」

南都:广东地区是否存在古生物遗迹?

邢立达:有,在南雄、韶关及河源等地发现过很多恐龙蛋,非常丰富。恐龙足迹、恐龙骨骼也有,但不是很多。

南都:你的工作十分忙碌,家人对此什么态度?家里有两个小男孩,你会让他们也往古生物领域这一方向发展吗?

邢立达:家人非常支持,非常支持。我自己的小孩很可能不会从事古生物方向的研究,都说古生物小孩老师的小孩很少做古生物的,可能是小孩子从小接触古生物很多,失去了新鲜感和神秘感。

南都:你认为古生物研究的价值是什么?

邢立达:从现实层面考虑,恐龙科普价值很大,在影视、书籍、动画等方面有很大市场,这是非常接地气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研究恐龙演化或者说生命的演化是人类的终极命题,人类要知道生命的起源与归宿,要知道自己本身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南都:你在科研之余经常写些文章,并且喜欢发表一些独特感受,从古生物领域延伸至哲学命题,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科学家吗?

邢立达:我觉得还好,还好。因为我开始是文科生嘛,后来成为理科生。我很喜欢写东西,可能对一些很特殊的状态会很有感觉,比如说看到一些很漂亮的化石,去到一个很漂亮的地方,都会记录下来,写一些科普作品。

南都:你未来最希望发现什么恐龙足迹?

邢立达:未来,希望能找到更大的肉食恐龙足迹,美国最大的一个目前是94厘米,希望能找超过这个记录的足迹。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陈菁钰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