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是产生爱情的最理想形式(爱情是选择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时间:2023-11-19 13:03:12 阅读:824 作者:只是感觉

爱情是选择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今天刚收到今日头条邀请讨论通知通知原文是“#日久生情,从心理学角度怎样解释# ”本来想发布一个微头条,结果还没有写到一半就不能写了(估计是字数限制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爱情是选择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是产生爱情的最理想形式(爱情是选择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第1张

爱情是选择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今天刚收到今日头条邀请讨论通知。通知原文是“#日久生情,从心理学角度怎样解释# ”。本来想发布一个微头条,结果还没有写到一半就不能写了(估计是字数限制吧)。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一般吃瓜群众肯定不能回答。而且从现有的专业资料出发,即便是心理学家,也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日久生情”的问题。

现在我们所讨论的爱情,狭义于人类成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而非单纯的友情、亲情或其他人类情感,更不是动物世界的情感。

爱情理论应该具备可知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爱情和婚姻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这样的规律完全可以掌握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笔者自34来岁起(自以为世界观初步成熟的时候),在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爱情和婚姻实际情况和理论问题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一直不断地在和各类友人、同行(包括部分心理工作者)和其他行业人士进行交流与沟通。结果发现无论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大多对爱情婚姻问题感到茫然、纠结、无可适从、不知所措、得过且过。总体印象是,人们对爱情婚姻生活感到不幸者十之八九,幸福者十之一二。无论从哪种角度出发,对爱情婚姻理论问题和具体方法学有点系统认识者,更是寥寥无几。对人类个体生活,人类社会如此重要的领域,广大普通人群认知水平如此匮乏,令人感慨万千,常怀切肤之痛。

关于爱情的理论著作,学术论文和人文作品,古今中外可谓汗牛充栋,浩若烟海,不是笔者有能力进行全面概括和综述的。但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相关理论著作和学术论文大都停留在对前人研究的研究,对爱情婚姻现象的统计和归纳,对各种学术流派的综述等方面。而对爱情“本质”的研究其实大都研究的是爱情现象而不是本质。

当前对爱情的定义有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人文学的,林林总总,千差万别。甚至还有不少学者干脆认为爱情是无法定义的。无法定义当然就意味着无法找到客观规律,没有客观规律的事物自然就没有任何预期,也就无从指导、规划与其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

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一定是有规律的,没有规律可循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没有发现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变化逻辑。这也是人类社会必然持续改进的动力和魅力所在。

对于爱情的理论认识,古代和近代有两个先贤必须提及,第一个是古希腊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的与性功能无关的核心爱情理论“纯情论”充分阐释了男女之间与性活动无关的纯粹的感情,对揭示人类感情的社会属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用柏拉图的“纯情论”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无疑会使人们,尤其会导致青少年迷茫,以至于不少青少年认为现实的爱情不纯洁,甚至有些不高尚。继承柏拉图“纯情论”衣钵的现代学者当首推台湾的作家琼瑶女士,也不知道琼瑶等人的“纯情论”误导了多少青少年,尤其是女性,让大家在青春懵懂期执着地苦苦寻觅一种世间本不存在的“纯情”,以至于茫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愤世嫉俗的心理冲突。第二个值得推崇的就是研究近现代爱情理论的鼻祖,医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与柏拉图恰好相反,弗洛伊德的核心爱情理论可以理解为“纯性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下,几乎人类的所有情感都会和“性”扯上关系,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社会的现实。但性功能与爱情的直接关系,弗洛伊德阐述得非常深刻,从人类生物属性的角度揭示了爱情的另一个关键结构。现代以性冲动,性标识,性行为为主题描写爱情,进而忽略甚至否定男女“社会属性”在爱情起根本作用的理论著作或文学作品,大都天然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性学。

在这里我必须特别推出苏联伟大的生理学、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发现者和学术奠基人。他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和人类大脑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抑制原理,是解释人类一切精神现象,尤其是打开爱情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金钥匙。用巴甫洛夫大脑活动兴奋抑制原理解释爱情婚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是我写本文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代爱情理论研究的奠基者弗洛伊德(1856-1939)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规律发现者巴甫洛夫(1849-1936)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他们的著作中自然也就很难,其实也确实没有引证对方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在巴甫洛夫之前(包括弗洛伊德的研究),所有关于爱情理论的研究都属于哲学、传统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神学和宗教的范畴,而没有有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基础。

爱情是人类独有的,非常高级(现代心理学认为是最高级的)的神经精神活动,如果没有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研究,尤其是大脑活动基本规律的研究作为理论根基的话,其研究成果肯定只能是对爱情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而无法揭示爱情的高级神经解剖生理本质以及爱情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非常遗憾的是,在巴甫洛夫时代以后直至当代,国内外涌现了无数著名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社会学家,形成了无数的爱情理论流派。但就没有见到用巴甫洛夫学说发现、揭示、分析、综合、归纳爱情现象,从而揭示爱情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系统理论和实操系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爱情学说至少涉及哲学、伦理学、解剖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统计学等学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边缘科学。

爱情问题是一个现实的,非常重要,早该有人回答的问题。巴甫洛夫最早揭示了大脑活动的基本规律,即条件反射和大脑活动的兴奋抑制原理。这是解释爱情产生的两种重要形式——“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的基本神经心理学原理。

要讨论“日久生情”,我们就必须先要讨论更常见的,更让人魂牵梦萦,更让人不死不休和不知所措的“一见钟情”。我认为爱情产生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见钟情就是其中最常见也是最具有迷惑性,最易变的一种。一见钟情的基本途径是,男女双方(特例也可以是单向的,也就是单相思的一种,在这里不做讨论)首次见面就对对方的人体结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产生了相互的吸引,并且这种相互吸引很快会转变成相互的爱慕与认可,甚至快速谈婚论嫁,阔步走进婚姻殿堂,成为“闪婚”。即便在事实上男方或者女方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男士抽烟喝酒赌博等,女士招摇浪费随意等,对当事人双方而言都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把这叫做“晕轮现象”。简单理解就是因为“一见钟情”对对方的好感产生了泛化现象,导致当事人凭感觉夸张了对方的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完全地感受不到对方的致命缺陷。

这里必须简单通俗地介绍一点巴甫洛夫人类大脑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抑制原理。这个原理早就被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尤其是神经医学公认。巴甫洛夫指出大脑活动主要由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两部分组成。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有难以计数的“兴奋灶”和与之相对应的“抑制结构”,这些神经组织结构有些是先天遗传的,有些是后天通过无数层级条件反射获得的。饿了要吃,困了要睡,开心要笑,悲伤会哭。。。。喜怒忧思悲恐惊等,都是人们各级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工作的结果。

在异性相处过程中,开始双方对对方都没有感情,这里的“情”特指对对方的好的情绪体验或情感,也可以直接指爱情。 我对爱情的定义是:爱情是人类特有的,发生于成年男女之间的,由性爱和友爱有机结合而升华出来的,男女双方都能够意识到的一种相互爱戴,相互依恋和相互责任的最高级而伟大的人类情感。爱情的基本功能是延续和进化人类种族并持续改进人类社会。

我们还必须引入两个基本概念,即全人类共有的两个基本属性。一个叫“生物属性”,一个叫“社会属性”。生物属性是所有动物共有的基本属性(为了便于理解,在这里我只说了和人类有可比性的动物。其实应包括全部的生物),社会属性是人类独有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类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社会属性,这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其实,人类的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与动物也有本质区别,这是由人类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当然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一见钟情所钟情的对象基本具备人类的生物属性特点,比如男士是否高大威猛,快速阳刚等;女士是否柔和婀娜,含蓄阴柔等。同时一见钟情者唤起自身的主要情感也主要具备生物属性的特质,其中的主要成分可以理解为“性感”。

当人们发生一见钟情时,大脑里面会出现无数个与之相对应的“兴奋灶”(神经生理学专业术语)并有相应的激素分泌。就人类的生物本能而言,这些兴奋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很难超越的兴奋性。一见钟情时,这些兴奋灶占据了自身神经系统的主要路径,会在大脑中产生广泛的扩布现象并支配着当事者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扩布现象极大地抑制着生理功能与之相反的其他神经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对方只有优点没有缺陷的“晕轮现象”(心理学术语)。为什么我们要闪婚呢?因为我们是天合之作,是最佳阴阳结合,肯定会“阴平阳秘”(中国文化专业术语)。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结果是:人类的生物属性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有一个“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也就是说在生物欲望满足后(比如食欲等等),会在相对的或者绝对的一段时间内,对引起该欲望的客体不再产生相应的反应。

人类的性感和主要由性感派生的一见钟情的钟情程度符合这样的神经生理学原理,而且随着日月光阴流逝而愈发一泻千里。

这时候,请大家注意!这时候关于一见钟情对象的社会属性不足的地方和关于这些地方的神经结构和功能与人类社会发展相悖思想和行为依然存在。任何时候,你感觉到了或者没有感觉到,它一直在那里。

由于一见钟情生物属性特质引起的兴奋性江河日下,而关于人类社会属性不足之处的神经结构和功能依然存在,并且其兴奋性依然故我,甚至占据了自身兴奋的主导地位。这时候,关于一见钟情的好感便荡然无存。“闪婚”也就变成了“闪离”。

男女各举一个例子吧(包括但不限于一见钟情的爱情):

女方对男方感觉的变迁:某男婚前每日抽烟10支,女方没有意见,甚至感觉还很有男子汉味道。婚后“突然发现”,你你你怎么还抽烟呢?而且每天还抽这么多。。。

男方对女方感觉的变迁:某女婚前花枝招展,热爱涂脂抹粉,开朗外向,男方没有意见,甚至感觉好有女人味。婚后“突然发现”,你你你怎么这么招摇呢?招蜂惹蝶,没有矜持,像一个。。。

以上两个极端例子可以解释婚前婚后很多变化。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哪个骗哪个,而是我们自己骗了自己。

说完了“一见钟情”我们现在来探讨“日久生情”好像已经没什么可说了,个中道理,大家可以自己去悟。

不过我还是应该尽量回答头条给我们的提问:“日久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解释?”

“日久生情”是爱情产生的一种最稳定,最持久也是最有力量,最符合人性的形式。如果说“日久生情”的爱情具有信仰的力量,我认为一点不为过。从婚姻的角度出发,日久生情一定优于一见钟情。

基本心理学原理如下:日久生情的前提是女男之间在认识时双方对对方都没有产生基于生物属性的“好感”。通过大家在学习,工作和其他交往过程中,逐渐认可对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相互适应和认可对方的人格和行为习惯。而这种基于人类社会属性的认可必然会在双方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牢固神经联系。当这些神经联系的兴奋性占据主导地位,按照巴甫洛夫大脑活动兴奋抑制原理,就必然同化双方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就必然(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在生物属性上产生比一见钟情牢固的憧憬,依恋和相互的责任感。也就是说,在社会属性(比如牢固的友情)基础上产生的爱情要比主要在生物属性基础上产生的爱情更加稳定,持久,更加有力量,更加绚丽多彩并能够与时俱进。

以上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人类的社会属性没有“不应期”,也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江河日下。只有天长地久和与时俱进。人类爱情所有的白头偕老最终都主要是社会属性的融洽。

最后,阴阳学说是中国辉煌的传统文化,也是最大的宇宙哲学,更是能够彻底诠释爱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金钥匙。要真正弄懂爱情,必须以阴阳学说为指导。遗憾的是,心理学不涉及阴阳学说。这是后话。

谢谢您的阅读!谢谢头条的提问!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