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

时间:2023-11-21 14:21:42 阅读:951 作者:颗平常心

文/毛颖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1张

一见钟情,在情爱(尤指两性间的)中,可能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理由很简单,就俩字儿——难遇。这种现实中很难“遭遇”的情缘,让古往今来的各种爱情故事传颂到唯美,也让现实中的人们不时明里暗里发出慨叹:咋没摊在我头上呢?

没啥可慨叹的,没摊在头上,也没啥可值得遗憾的。甚至,或许,还应该略许庆幸。因为,所谓一见钟情,如果成就了“长相厮守”的“未来”,真未必是多好的事情。

有些不知到底认不认真地“研究”(中国外国都有)似乎衍射出这样的意思:一见钟情,通常,都难保不会不欢而散。细看看,再想想,竟觉得,也……不能说毫无道理。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2张

(一)情爱三大“构成法”中的“最爱”

说“构成法”,有点儿生硬且不全面,可一时间还真没想出更合适的词儿来,其实是想形容俩人(尤指一男一女)的“组成方式”,姑且就先这样将就着吧。

男女间产生情爱,通常有三个基本的“构成法”:

其一,青梅竹马。

其二,日久生情。

其三,一见钟情。

八成看到这儿就要喷了:青梅竹马和日久生情不是一回事么?

不是!

青梅竹马,指的是俩人从还没有性别意识或者性别意识还很模糊(限于好奇和严重缺乏理据的想象)、很概念(例如知道且仅仅只是“知道”不能一起上同一间厕所)、很不具体(其实几乎没有直观认识)的年龄就开始相处,彼此留下深厚情感,待到成年,就怎么怎么了。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3张

日久生情,概念上或许可以包括“青梅竹马”,但肯定不是全部都包括,并且另有极大的“外延”,就是成年或接近成年时开始相处,通过较长时间的比较密切的接触,产生明显具有“性特征”的情感,然后就怎么怎么了。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即属此类。

相对应地,青梅竹马,有个虽稍显“古老”却是“真人”的例子:李大钊先生和夫人赵韧兰。赵韧兰比李大钊年长五六岁,是被当“童养媳”娶进李家的,“过门”时不过十一二岁,在那个时代勉强可以算“少女”,小丈夫却十足只是“孩童”,叫她“姐”,一直叫到成年、中年,在他们的“最开始”及至真正“成亲”之间至少十多年的时间里,很大比例的时段,彼此之间是没有“性”相关意识的。

另外,要补充说一下:青梅竹马,尤指俩人在孩童时“交厚”,未必“一直在一起”,而也可能是到成年后“重逢”,基于“旧情”而“进渡”到恋爱、婚姻。

相比“日久生情”,青梅竹马,更是亲情,成人式的“爱情”,不能说没有,但成分、作用,都很难与亲情“匹敌”。故而,“青梅竹马”式的“二人组”,未必多“甜蜜”,甚至说不上“浪漫”,但通常关系稳定、“家庭化”(包括彼此更融入原本就比较熟悉的对方原生家庭和在生育、继承、分工等方面更易达成和谐)进展顺利而积极。

今天的社会现实中,由于生活方式的变迁,真正的青梅竹马已不多见,大多数缔结婚姻或形成较稳定的“准婚姻”状态的“二人组”,都是“日久生情”——校园恋、办公室恋情、大厦恋、公交地铁恋,还有目的纯正、彼此诚实的网恋……

笔者曾经工作的公司,有过一段佳话——生活、工作在不同城市的从未谋面的一对男女,就是因为工作上的往来,经常通电话,慢慢就聊到一块儿去了,后来终于在一次年会上见了面,彼此都觉得对方“符合想象”,然后就……

公司本来不允许男女员工结婚(也可以说是不允许夫妻同在公司供职),但多少被他们的“浪漫”所打动,竟破了例——不仅在他们结婚后继续双双留用,而且岗位都没变!

不过,若论“爱情”,一见钟情,简直“秒杀”括弧青梅竹马加日久生情括弧完乘以N!无论在故事里还是现实中,都最为“传奇”、美妙、可歌可泣!

对此,西方人更习惯说“上帝的安排”或“高机遇成本”,而咱中国人则讲究“缘分”,甚至还善意为王地“唯心”一下下,说是“前世注定”。

一见钟情,具有极大偶然性,至少,从单独个体的感受角度来说,是这样,所以“神奇”。因为够“神奇”,所以愈发热烈。因为够热烈,所以“浪漫”而“极至”。因为浪漫而极至,所以让觉得自己不够浪漫不够极至的太多太多的我们艳羡、推崇、传颂。而其实,如同相声大师所说,那“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真的就如同“外人”想象的那么美妙那么炽热那么“海枯石烂”么?还真未必!以至于,有可能,正相反!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4张

(二)所谓“爱情”是一种离奇而高度活跃的“化学反应”

所谓“化学反应”说,是建立在“激素外分泌”学说基础之上的。非要通俗、以偏概全、形象举例的话,可以说极端点儿——爱情的化学反应,其实最本质的是体味吸引。

在“边角”资料里看到“体味吸引”这话时,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大截。因为遇见过“实例”——大学有个哥们,模样一般、开朗随和、好人一枚、学业平平、多才多艺,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味,不难闻,也……说不上多好闻。因为他喜欢画“指画”,就是拿手指直接蘸墨绘画,先开始以为是墨味儿,后来才发现不是。怎么发现的呢——推荐了一个本系学妹去帮他所在的系编排节目,发现学妹忽然间就疯狂地爱上了他!

这哥们儿一向不近女色,却也没两下就“失陷”了。学妹很爽气,居然有一次刻意拉扯笔者到背静地方口口声声说感谢,感谢给了她找到“真爱”的机会。晕!后来一次,十分偶然地,看电影恰好坐在他俩斜后方,亲眼看见学妹贴着那哥们儿抽鼻子,贪婪享受的样子,让人想起吸毒。学妹太投入了,根本没看电影,却瞥见了斜后方的我。

从此,原本那么爽利、不管不顾的她,见到笔者埋头就走,脸胀得通红,擦肩而过的瞬间,都能觉出被“烫”到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体味吸引”——特殊、独有的某种体味,对特殊、独特的“对象”,构成强大、不可抗的吸引,从而极大可能激发基于“性”的生理欲求。如果,这种吸引恰巧是“相互”的,一见钟情“爆发”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有一个边缘说法,不知是不是真的,说对多少多少对男女情侣做调查,抽取出其中被调查对象自认为是“一见钟情”的做比较分析,发现,他们当中,体味更明显的黑种人和白种人,多于体味较轻的黄种人;“爱的大爆发”在相对着装单薄季节的“发生”明显多于冷季;热带亚热带人(尤指其中为数不多的黄种人)比相对寒凉气候带的人更容易“发生”……

这说法,旨在“加持”体味吸引之说;还引申地猜想般说:在上一个地质“暖期”,早期人类社会,人们着装过于“简约”,体味发散“效果”强烈,更多的男女组合会由于体味吸引而构成;甚至还说:正是由于有过那样的早期,人类才得以较丰茂的繁衍;这种情况,或许还“现象”式地延续到了今天——热带亚热带人(尤其女性)普遍“性成熟”较早、受孕率和生育率“双高”,且体味较重……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5张

别的不说,亚热带、热带的女子“性成熟”较早,笔者倒是有所见闻。所以,结合前述有关“体味吸引”的“实例”,倒真有几分倾向于相信“化学反应”之说。

无独有偶,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高速化、快餐化,越来越多的人期待“一见钟情”,在有地方,一定程度上,好像,真的多了起来。有人就说,这种现象,其实是“情爱”向“动物本能”方向的“倒退”。持此观点者,将“一见钟情”简单归纳为“单纯的性.冲动”。

单纯的性.冲动,虽然好像不那么“雅致”,但平心而论,比起当今被频频传播的“长辈相亲”、以财富量和潜在财富量以及社会生存状态(比如有没有“编制”)作为“起始条件”的所谓“恋爱”,还是显得更加自然、本真、坦率。

年轻时,办公室里听“老同志”聊天说:爱情就是有效期最长三十到三十一天的化学反应,过了反应期,就自然失效。也许,老同志们是用这样类似开玩笑的方式告诫年轻的我们:男女相恋可供“放纵”的时间很短,要想“长久”,就要“用好”那很短的“反应期”,在期间建立起真正的了解、互信,以及彼此维护、关爱的“自觉”……

他们的意思,到底是否要领悟,是另一回事 ,三十到三十一天的“期限”,倒是想来还有些道理,要么怎么说“蜜月”呢。蜜、月——或许,一对男女,两夫妻,真正的“热烈”和“浪漫”,也就是个把月来的!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6张

(三)“一见钟情”的“风险评估”

很可能更源自与体味相关的“性.冲动”的“一见钟情”,虽然坦率、本真,却真的可能更趋于“动物性”。这里说“动物性”,丝毫没有贬低之意,只是就事论事。

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意识”的主动性及维护欲求——动物为争夺配偶会争斗,人也会“竞争”,但通常不至于像动物那样直接厮打;动物那什么了过后,很快会去另寻配偶,无论雌雄,但人尤其是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会尊重、维护婚姻制度和专属于人类的主观意识性的情感,比如有情节的回忆、感恩,等等。因此,更“本真”的一见钟情,在这样的“公序”之下,在与“青梅竹马”和“日久生情”共生的环境中,确实也存在一定风险。

说到“风险”,首先排除“单向”的,就是所谓“一见钟情式的单恋”,因为,那不会真正产生什么“结果”;或者,也可以说,非要产生结果的话,大抵是“不美”哒。

所以,说“两情相悦”的那种“一见钟情”,大致三个主要类型:

其一,海碰——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其二,邂逅——那前世注定的一次擦肩而过……

其三,计划中的计划外——相亲坐错了、联谊活动中“对上眼”……

无论哪种,甚至包括前面说的青梅竹马和日久生情,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真正“男女平等”的,总会有一方更主动、更投入、更……不同的是,青梅竹马也好,日久生情也罢,按咱中国人的普遍认识,女方“更”一些的情况下,“成事儿”的概率和“效率”会更高;但一见钟情却未必;而且,相比于其他情况,“攻守之势易也”,不是“长效”甚或“一次性”的,存在高度的变数。

也许,最开始的时候,女方更主动,是以比较容易促成;而到一定时候,也许只是很短的以“周”甚至以“天”计算的“反应期”过后,男方会转而更主动或者说女方的“激情”大踏步退却;于是归于“天然的正常”;可再经过不长的时间,又可能男方更体现出动物性的不稳定,而女方却因而产生了包括控制欲在内的诸多“积极因素”,又转为“攻势”……

这种状况,如果“运转得当”、运气好,可能会有“层峦叠嶂”之美,可要是“弄不好”,就成令人疲惫甚至焦躁更甚至愤怒的“拉锯战”了!

打比方:青梅竹马的,一般很少真正的冲突;就算偶尔争吵,过后也很容易走向和解,很简单,把“儿时”那套端出来,就短暂地情感“穿越”了,就觉得眼前刚刚的“不算事儿”。日久生情的,因为彼此更加了解(通常比青梅竹马还要了解),会尽量把冲突限定在“可容”范围之内,而一旦突破“阈值”,后果就会比较严重,比如“冷战”;但由于彼此对于“时光”的尊重和珍惜,通常不会太过火。

如果见到俩人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向、离婚分手相威胁甚至部分“落实”过后不多久却又颠鸾倒凤像吃了啥药一样,差不多都是一见钟情的!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7张

一见钟情,尤其“性.冲动”“打底”的,相比其他“构成法”,存在三大风险:

风险一,拉锯战导致突变。这个,从前述,大概不难想象,就不多说了。

风险二,生理吸引转变。这一点,更“适配”比较单纯的生理冲动甚至是“体味吸引”的情况——体味,除去个别特殊情况,通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女性,跟生理结构和生活环境、习惯等相关。

女性的内外分泌,受自身经历的影响很大——比如孕产,怀孕、生产,对相当比例的女性,都可谓“脱胎换骨”,前后变化会很大;甚至于,对于一些女性来讲,经历了真正的性.体验过后,身体情况都会跟之前呈明显不同。

俗话常说的“男人喜新厌旧”,某种程度上,在一些时候,针对特定对象,会是有可能存在这方面因素的。相对应地,男性对于某种更趋于生理特征的“兴趣”,也会因自身身体情况变化而发生很难厘清的、微妙而又“本质”的变化。比如,在某个时期里,他特别沉醉于她的什么什么;而在那个时期过去之后,他会对她同样的什么什么,产生反向的敏感,从而有意无意(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流露出诸如厌倦、逃避、抵触、对抗的表征,继而导致误解和加剧误解……

风险三,双方开始、激化得太快,缺乏社会性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激情过后,剩下了一堆不匹配不和谐不这个不那个,于是开始拉锯战或干脆有意识地走向“喜新厌旧”。

一见钟情为哪般(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的表象)-第8张

不是说,除一见钟情之外的其他“构成法”不存在上述风险,但相比而言,一见钟情,风险会稍大一点点。所以,依浅见,没遇上,真还别羡慕,更也用不着刻意“追求”,那样,就算“有了”,也不能算一见钟情,而是“矫情”。

同时,也想跟真“遇上”的人们说:祝福你们,中奖了!珍惜那很可能相当短暂的激情,拿出真诚和理性而不仅仅是“享受”和“放纵”,认真、高效地彼此了解,早清醒、早判断,真的不“匹配”,别陷太深,彼此留下美好回忆而不是创伤;但凡有“匹配”的希望,更要格外珍惜,告诉ta,你想要真正和和美美的天长地久;然后一起努力,把那“缘分天成的彼此回眸”修炼成殷殷相携的“爱你一万年”!

(文中插图为黎明张曼玉主演的电影《一见钟情》剧照)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