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

时间:2024-01-19 00:00:02 阅读:444 作者:唐僧耍流氓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1张

大慈恩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唐长安城晋昌坊),是中国佛教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慈恩宗)的祖庭,唐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迄今已历1350余年。

大慈恩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也是规模最大的寺院,占当时晋昌坊半坊之地,共有13庭院、屋宇1897间(包括翻经院),重楼复殿、云阁、蝉房并有塑像,十分壮观,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寺院。现存寺院面积仅是当时的一个西塔院,其余早已荡然无存。

今天的大慈恩寺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在唐慈恩寺西塔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占地76亩余(50738平方米),位于雁塔区境中心地带,座北向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藏经楼、寮房等。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2张

大雁塔南广场的玄奘雕像,玄奘法师面目慈祥,眉宇舒展,微微颔首,若眺若思,左手绕念珠施印,右手执十二环锡杖,襟袖当风,神采飞扬。

玄奘(602-664年),生于隋仁寿二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

贞观元年(627年)他结伴上表奏请朝廷,申请赴印取经。唐王因建国之初,社稷未稳,下诏不许。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于唐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

为回大唐译经弘法,玄奘说服劝阻自己回国的恩师、道友及各国国王,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携经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载誉回到长安。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任该寺首任主持,专心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并于唐永徽三年创建大雁塔,用以保存自印度取回的经像、舍利。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3张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两侧是阿难陀、迦叶陀,东西还有十八罗汉的浮雕。整个殿宇金碧辉煌,佛烟缭绕,释迦牟尼佛像前挤满了进香的游客。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4张

玄奘三藏院。在大雁塔后面,这里收集了许多关于玄奘、关于佛教的资料。在其中一个堂室里,收藏有《大唐西域记》本,它是玄奘所写,其中记载了其取经途中所遇的国度、地区的风俗人情。与大雄宝殿的繁盛相比,这里则显得清幽、古朴。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5张

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6张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7张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塔七层,全塔通高64.7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

它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唐长安城介绍-第8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