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大清最后的名将(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时间:2023-11-21 07:58:55 阅读:711 作者:我说过的爱

文/水处

大清最后的名将(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第1张

从天津地铁3号线,天塔站,B口出来,你会发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清代将军跃马扬刀的塑像↑↑↑。

这位将军是1900年为抵御八国联军而牺牲于此的。

他是和关天培、冯子材、邓世昌一样的民族英雄,也是大清朝最后一位名将。

只是不如其他三位那样家喻户晓。

更鲜为人知的是,牺牲的时候,他还背负着“卖国贼”的污名!

这位民族英雄就是,聂士成。

01

1836年,聂士成出生在安徽庐州府(今合肥)的乡下。

聂士成的母亲习武,是有名的烈性女子,据说70岁仍能和年轻后生一起举石锁。

聂老妈从小培养聂士成练武。

母亲给聂士成留下了两句家训:

第一,聂家人不能手心朝上(不能乞讨)。

第二,聂家人没有孬种。

26岁那年,听说团练大臣袁甲三正在附近招兵买马,准备攻打被太平军占领的庐州城,聂士成在母亲的建议下跑去毛遂自荐。

袁甲三一看这精神小伙,肌肉发达,武艺高强,于是就留在了军中。

从此,聂士成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此后聂士成南征北战,冲锋陷阵,先后攻克被太平军占据的城市十余座,又在消灭捻军的战争中立下大功。

到1868年,聂士成已经升到了提督。

提督是清代绿营的最高级别职务,从一品。

也就是说,聂士成从一个大头兵升到最高级的提督,只用了短短六年时间!

而且全是靠军功打出来的,没拼爹,没走后门。

02

光会打内战,不能称作民族英雄。

打长毛打捻子,只是“热身”而已,他真正的英雄之路,是在这之后才真正开始的。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第二年,法国远东舰队大举进攻台湾,清廷赶忙调集各路援军前去支援。

聂士成奉旨,率军渡海入台,和法国人连打数仗,“屡战却敌”,粉碎了法军企图进占台北的计划。

——这是老聂为抵御外国侵略者而打的第一场仗。

中法战争结束后,老聂又奉命北上,驻防京畿和旅顺口等地。

这个区域是清廷统治的心脏地带。

老聂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驻防期间,他全力整顿防务、肃清匪患、加紧练兵,还参加了北洋水师的旅顺要塞建设工作,可谓是劳苦功高。

又是赏头品顶戴,又是赏穿黄马褂,又是赏“巴图鲁”荣誉称号,还把天津芦台一带的“练军”(清军中装备近代化枪炮的部队)全部交给他指挥。

03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连连战败。

到了十月,日军大举跨过鸭绿江,开始侵入中国境内。

日军气焰嚣张,喊出“到奉天过年”的口号。

关键时刻,老聂挺身而出,率军在本溪境内的摩天岭一线布置防线,对来犯的日军迎头痛击,一举夺回连山关,并且趁胜追击,追杀日军数十里。

日军此战一败涂地,从此见到老聂就绕开,再也不敢提“到奉天过年”这茬儿了。

老聂取得的这场胜利,是清军在甲午战争仅有一场大胜。

老聂从此成了大清朝最后一位名将,也成了大清朝最后一块遮羞布!

西方人描绘的甲午战争中的聂士成部清军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自不必说。

战争结束后,清廷倒也知道要发愤图强,于是决定裁撤无用的旧式军队,大量编练新军。

04

说到编练新军,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故事,以为大清朝当时只有袁世凯的这一支新军,其实这个影响是错的。

因为当时聂士成掌握的新军数量比袁世凯还要多!

甲午战争之后,编练的新军总称为“武卫军”。

武卫军又分为前、后、左、中、右五支部队。

其中武卫前军就是聂士成指挥的部队,全军一万五千多人。

全部由德国顾问采用德国陆军操典训练;装备全部为进口的西方先进枪炮及各类工兵、通讯器材;军服也模仿德国陆军军服式样。

袁世凯指挥的新军则为武卫右军,也是全部采用德国陆军操典训练而成,但数量只有一万人。

而其余的后、左、中三个军,要么武器不够精良,要么训练没有西方化。

总之都没有老聂和老袁的两个军战斗力强。

大清最后的名将(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第2张

西方人所绘的武卫前军的士兵形象

05

历史的时针走到了1900年。

老聂和老袁的人生,也各自走到了关键的节点。

这一年春天,由于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山东境内对义和团毫不留情地屠杀,大批义和团民开始从山东向直隶(河北)发展。

在部分仇视西方的清朝王公大臣的庇护和纵容下,仅仅两个月时间,义和团的堂口就开到了北京城中。

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对一切和“洋”有关的东西疯狂破坏。

五月底的一个深夜,一伙义和团民跑到永定门外的马家堡火车站,以“铁路乃洋人之物”为借口,把火车站洗劫一空,然后又放了一把火,把车站烧成了废墟。

其他地方的义和团听说了这事儿,第二天也跑去把卢沟桥、琉璃河、长辛店等地的火车站全部洗劫焚毁,导致北京对外铁路交通完全中断。

大清最后的名将(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第3张

西方人绘制的义和团破坏铁路和车站的场景

事情大条了,慈禧太后赶紧把老聂的武卫前军从天津调来保护铁路。

老聂带兵赶到黄村,跑到现场一看,义和团不光把车站烧了,铁轨也扒了不少,沿途电线杆子也全给砍了。

这可都是大清百姓的血汗钱建设起来的啊!

心疼得一批。

正巡视着呢,看到前面有一伙义和团在扒铁轨,马上上前阻拦,说:“铁路乃国家产业,并非洋人之物,何得任意作践!”

那伙义和团根本不听,大骂老聂是“卖国贼”,说老聂肯定得了洋人的好处,跑来阻挠他们的爱国行为。

一边骂,还一边拿石头砖块扔老聂。

老聂一直保持克制,不准士兵开火。

于是蹬鼻子上脸,居然朝老聂的兵开枪,一下打死三名官兵。

老聂这下怒了,下令开枪还击,义和团被打死十几人,其余赶紧跑回去叫人。

大批义和团赶来围攻老聂。

结果,被精锐的武卫前军,当场打死四百八十多人。

这下义和团彻底不敢破坏铁路了。

铁路保住了,老聂却成了义和团的眼中钉!

06

义和团知道打是肯定打不过老聂的,于是利用朝中关系对老聂进行各种攻击。

义和团在朝中的后台是端亲王载漪,载漪又是太后的红人,所以一番运作下来,老聂保护铁路非但没有功劳,反而成了罪过。

朝廷下旨好一顿训斥,说他“不应擅自攻剿”,然后把他的人马又调回天津去了。

老聂调回了天津也还是没好日子过,因为天津也是义和团的天下。

天津的义和团在大街上只要遇到武卫前军的士兵,就各种辱骂殴打,甚至当街杀死。

官兵们都气不过,要求好好打一下这帮义和团。

但上次打击他们已经吃了大亏,老聂知道,现在只能忍,于是严令部下不准开火。

同时自己去面见直隶总督荣禄,要求荣禄制约义和团的行为。

荣禄却说:“你们武卫前军的军服都是西洋式样的,义和团看见了肯定不爽,所以会做出些过激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义和团都是忠诚保国的义民,我看你就忍了吧!”

大清最后的名将(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第4张

武卫前军训练照片,可见其军服采用了西方式样

老聂一听这话,心都寒了。

但他还是忍了。

六月中旬,英国将军西摩尔率领一队联军想沿着铁路进北京解救在京外国人,结果在廊坊遭到痛击。

这次战斗被称为“廊坊大捷”。

老聂的部队在此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战后记功,荣禄把功劳和重赏都给了义和团,老聂的部队分文赏银都没有!

老聂又一次忍了。

六月下旬,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清廷宣战,战争终于全面爆发了!

老聂奉命围攻天津租界,“围攻甚力,恶战者十数次,相持八日,炮声不绝。”

天津租界被炮轰得残垣断壁,守卫租界的各国军队损失惨重,疲惫不堪。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老聂和义和团又干上了!

07

原来,一开始主攻租界的是义和团。

胸口贴个神符,拿着大刀片子就朝前冲,结果被守军一通猛打,死伤一堆人。

打了两天,“刀枪不入”忽悠不了人了,也没人再往上冲了,之后就变成了老聂的人马打主攻。

那义和团干嘛去了呢?趁火打劫去了。

不但抢劫,还趁机打武卫前军的黑枪。

老聂彻底怒了:你们这帮人装神弄鬼,迷惑朝廷,打不过洋人了就扔给我们打,还在背后捅刀,不干死你们我对不起前线的弟兄们!

下令对天津城的义和团展开猛烈进攻。

武卫前军早就被义和团欺负得要爆炸了,马上四下出击,痛打义和团,一天打死义和团一千多人。

大清最后的名将(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第5张

与八国联军交战阵亡的武卫前军士兵照片

义和团吃了亏,当然不会放过老聂。

他们马上聚众冲进老聂家里,把老聂家里洗劫一空,再放火烧了。

老聂得到消息,赶紧往家跑。

没想到,队伍里混进了义和团,老聂差点当场被黑枪打死!

08

这时候,八国联军大队人马已经从大沽口进了天津。

前有八国联军,后有义和团,老聂腹背受敌,看来败局已定。

七月九日,八国联军向天津东南郊的八里台大举发起攻击,武卫前军抵挡不住,纷纷退却。

聂士成身穿一品武官行头,披着黄马褂,骑马屹立于八里台桥上,高呼:“今天就是我们报国的日子!不准后退一步!”

联军炮火飞来。

聂士成的战马接连被击倒,一共换了四匹战马......

聂士成的双腿被打断......

炮弹弹片划开了他的腹部,肠子流了出来......

他用手捂住,依旧爬上战马指挥......

但他依旧骑在马上指挥冲锋,直到中了三颗子弹——

子弹从他嘴里打进去,从后脑穿出来......

子弹射穿了他的前胸......

子弹击中了他的太阳穴.......

直到身中七弹......

聂士成终于倒了下来......

八里台失守。

大清最后的名将(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第6张

聂忠节公殉难处纪念碑,现已无存

09

故事还没完。

朝廷商议赐恤聂士成,但遭到了载漪等人的强烈反对。

最终,慈禧下诏:

“误国丧身,实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史列传》、《庚子西狩丛谈》、《西巡回銮始末》、《武卫军》、《中国近代战争史》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