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

时间:2023-11-22 11:15:16 阅读:554 作者:初曉微芒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四)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巨人三传》《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约翰·克利斯朵夫》《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交响乐欣赏十八讲》《聆听音乐》《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穿T恤听古典音乐》《音乐的极境》《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乐之本事:古典乐聆赏入门》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1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2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3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4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5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6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7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8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9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10张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世界十大最难交响曲排名)-第11张

第一、第二、第三篇请关注回看……

(二)贝多芬无人能超越的交响曲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生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803年之前的早期阶段,1803-1815年的中期阶段,1815年之后的晚期阶段。1802年以后,贝多芬发现自己耳聋的残酷事实,内心一度非常痛苦,曾伤心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嘱》。音乐史上,身残志坚的伟大音乐家,除了贝多芬,还有写出绝美交响诗《伏尔塔瓦河》、交响诗集《我的祖国》的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眼瞎加耳聋);以《安魂曲》(被誉为世界四大安魂曲之一)闻名遐迩的法国作曲家福莱;以《绿袖子幻想曲》闻名于世的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斯;以及以二胡曲《二泉映月》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等等。

NO1:《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时长约50分钟,又称《英雄交响曲》。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巨大的能量在交响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特邀写下的交响曲,原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贝多芬非常崇拜拿破仑,把他看成是普罗米修斯一样的英雄。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一传出,让贝多芬感到非常失望和气愤,于是将标题改成"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要表达的主题是"自由、奋斗、革命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呈示部由两个主题构成,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形成对比,开始是非常阳光的主题,慢慢有段阴郁情绪就穿插进来。展开部将呈示部的主题进行变化,会增加新的旋律进来。罗曼·罗兰描述第一乐章:"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在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新长出了肩膀,意志的主题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毡上锤打,他裂成碎片,伸展着,扩张着"。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表达英雄的逝世和人民的追思,虽说是葬礼进行曲,但却哀而不伤。罗曼·罗兰称第二乐章是"全人类抬着英雄的棺柩"。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直接把听众从悲怆的气氛之中带入充满朝气和激昂的氛围里。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是变奏曲,可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乐章欢乐颂相媲美。这个乐章的变奏主题是贝多芬在1795年间写成的一首乡村舞曲,曾在贝多芬的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中使用过。关于普罗米修斯主题,我曾在《诸神传说(古希腊罗马篇)》有专门介绍,请大家关注回看。末乐章的速度很快,调性回到作品主调降E大调,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和末乐章一般是相互呼应的,以主调开始并以主调收尾。第四乐章包含主题与变奏,"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在这里做了十一次变奏。

1805年4月7日,贝多芬亲自指挥,在维也纳大剧院举行了《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首演。《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人生重大转折的标志,是他战胜命运的标志性作品,他曾说过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NO2:《d小调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1819-1824年间创作的一部交响曲,因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又称为《合唱交响曲》,时长有1个多小时,但并无冗长拖沓之感。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是这部交响曲最为著名的主题。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堪称"全宇宙最伟大的交响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楷模之作,一座令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诙谐曲式。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变奏曲式。

按照传统,交响曲第二乐章通常是慢板,第三乐章是快板,但是贝多芬打破惯例,第二乐章用了极活泼的快板,第三乐章是如歌的柔板。自此,交响曲第二乐章不再是万年不变的慢乐章,交响曲也不一定是只有四个乐章,比如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一上来就是"葬礼进行曲";第二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第三乐章是小快板,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小柔板;第五乐章是回旋曲,不太快的快板。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

贝多芬和他的友人回忆起当年读席勒《自由颂》的情景,他说他要写一首交响曲,用人声唱出自由的声音。席勒创作《欢乐颂》是为了呼唤平等与博爱,宽容与谅解,原诗一共八段,《d小调第九交响曲》的人声部分,分为独唱、重唱、合唱三个段落,其灵感来自《欢乐颂》的第一段。《欢乐颂》现在是欧盟的盟歌

《d小调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返场鼓掌了五次,整个维也纳为之疯狂。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场景,因为无数人的欢呼、致敬、鼓掌,贝多芬都已经听不见。据说,首演结束后,直到有人拍贝多芬的肩膀让他转身,他才看到人们的疯狂与沸腾。难怪连罗曼·罗兰也惊叹道:"波拿巴(指拿破仑)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里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罗曼·罗兰对《d小调第九交响曲》的评价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汇流点。从非常遥远的地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地方汇集来的许多奔流,一切时代的、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梦想和希望,都混杂在里边。而且,它和另外八部交响曲也不一样,也可以说它是从山顶俯瞰过去的一切。由于《F大调第八交响曲》和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之间经过了较长的岁月,它的视野变得格外宽阔,所以才能俯瞰着他的'生涯全书'而飞翔。"

NO3:《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成熟时期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又名《命运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短-短-短-长四个节奏动机开场,这四个音符被认为是"命运之神在敲门"的声音。早在1801年,贝多芬在写给一位医生的信中就说到:"我要向我的命运挑战"。1804年,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那时他的耳聋已经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琪察尔迪伯爵小姐因为门第原因离开了他。一连串的遭遇,让贝多芬备受打击,但这位坚强的音乐巨人不想就此认命,他想要向命运、向大家证明,即使耳朵聋了,也照样可以进行音乐创作。

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双主题变奏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1808年12月22日,《c小调第五交响曲》在奥地利维也纳剧院首演,贝多芬亲自担当指挥。恩格斯评价说:"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

NO4:《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又一重要代表作,大约完成于1808年,贝多芬亲自将其命名为《田园交响曲》,这是一部非常写实、描绘自然的标题作品。从时间上来看,《F大调第六交响曲》与《c小调第五交响曲》几乎作于同时,但内容却截然不同。失聪后的贝多芬经常去维也纳郊外的森林中散步,有时一出门就是三四天。他在一封书信中写道:"我在灌木、大树、草坪和岩石间行走的时候,是多么快乐啊!因为树丛、花草和岩石,都能给人以共鸣。"

《田园交响曲》没有遵循当时交响曲四乐章的常规结构,而是有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五乐章是连续演奏。整部音乐中有很多乐器(主要是木管乐器)模拟自然界的声音,比如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的鸣叫声。这种作曲手法,后来的马勒、瓦格纳、梅西安等作曲家都有专门模仿。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降B大调是F大调的下属调,下属调是位于主调下方五度的调(请回看前面的五度圈),这就是一部交响曲中典型的转调。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再次回到了主调F大调,再次证明主调和属调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f小调与F大调叫"同名大小调",我们前面说过,大小调的情绪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大调色彩明亮,显得活泼昂扬,小调比较忧郁,显得阴沉黑暗。同名大小调的三个正三和弦都不相同,三个正三和弦分别是在主音(do)、下属音(fa)、属音(sol)上构成的三个大三和弦,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回到主调,雨过天晴,大地恢复平静,整部交响乐在田园牧歌的氛围中结束。

《田园交响曲》于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NO5:《A大调第七交响曲》是贝多芬于1811-1812年间创作的交响曲,作品编号92号,是题献给莫利兹·冯·弗里斯伯爵的作品,又被称为《舞蹈性交响曲》。1813年12月8日,贝多芬亲自在维也纳大学大厅指挥了这部交响曲的首次公演,这是一次义演活动。

第一乐章,A大调,4/4拍,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忧郁的小快板,C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

第三乐章,诙谐曲,极快板,F大调、A大调、D大调,3/4拍,复三部曲式。

第四乐章,有活力的快板,A大调,2/4拍,奏鸣曲式。

贝多芬全部九部交响曲中,《A大调第七交响曲》占有独特的地位,瓦格纳称此曲是"舞蹈的颂赞",李斯特则称之为"节奏的神化"。这是人类所能创造出来的距离酒神精神最近的场景,这是酒神的礼赞,因此也被人称为"酒神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除《命运交响曲》之外,被上演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非常受欢迎。

未完,请关注看后续内容……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