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

时间:2023-11-22 01:58:23 阅读:541 作者:寻一妞年龄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1张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2张

河南省安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红旗渠中队组建于1977年,现有指战员37人,驻守在安阳市林州市,主要承担林州全市2046平方公里灭火救援、山岳救助、山火扑救和水域救援等任务。

建队42年来,红旗渠中队共接警出动1.2万余起,抢救遇险群众12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10亿余元,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2次,先后被团中央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改革转制教育整训先进中队”,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分区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河南最美消防人”荣誉称号,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功勋突击队”荣誉称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五好团支部”等,共荣获各类荣誉130余项。2016年10月18日,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到队参观时,称赞红旗渠中队是“时代先锋”。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3张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4张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5张

红色基因铸牢忠诚铁魂

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半个世纪前的林州,十万开山者绝壁穿石,苦战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个渡槽、打通211条隧道,建起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作为一支扎根太行山,长在红旗下的消防救援队伍,多年来,红旗渠中队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驻地安保、森林灭火等重大任务面前,充分发挥“精神堡垒”作用。红旗渠中队党支部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训词精神学习教育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方方面面,并将红旗渠精神培育与日常教育相融合,为每名指战员配发学习书籍,通过召开“草根”评书会、“小讲台”等方式,定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新队员下队、合同制队员入队、新干部入职及时组织开展“五个一”红旗渠教育套餐,即读一部红旗渠著作、听一堂红旗渠讲座、看一次红旗渠工程、讲一则红旗渠故事、写一篇红旗渠体会,为指战员思想注入红色基因,让指战员在学习红旗渠精神中汲取营养,在感悟红旗渠精神中熔铸铁魂。

红色是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底色,红旗渠精神的缔造者:“阎王殿里报了名”的锄险队长任羊成;舍己救人的李改云;“放炮能手”常根虎、郭秋英、张买江等劳模成为红旗渠中队指战员的精神导师。2015年,高中毕业的张子亭从新郑入伍来到了红旗渠中队,因为身体素质差,训练进度跟不上,导致他思想产生波动,工作积极性不高。红旗渠中队根据这一情况,运用红旗渠修渠劳模故事和实地体验的方式帮助他转变思想,激发他的内心驱动力。“当年我准备从70多丈高的山崖下崭的时候,有俩老汉就在那冲我大声嚷嚷:‘这儿可上不得啊!那是见阎王的地方,上一个死一个’......”在当年的“除险队长”任羊成家里,张子亭和其他同志们围坐一团,静静的聆听。“不能因为打仗有牺牲,吃了败仗就不继续战斗了,当时我就说,它就是张着老虎嘴,我也要拔掉几颗牙”!在凌空除险中,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颗门牙,好几次还险些丧命……听完任老的故事后,在后面端坐的子亭攥紧了拳头,暗中下定了决心。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子亭满手血泡还坚持拉单杠,大腿拉伤了还去跑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兵训练的6项科目中,他取得4项优秀2项达标的好成绩。现在,他已经成为安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的训练尖子,曾参加全省大比武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全省执勤训练先进个人。

在红旗渠中队营区的南边有一片不起眼的小树林,树木数量不多,也高低不齐,不是很好看,但在职的消防员和退职的消防员却都很在意这片林子。这片小树林是红旗渠中队历年来一批批的退职消防员临走前栽下的,他们人虽然退了,但是他们希望自己栽种的树木能够继续和红旗渠中队一同成长,为红旗渠中队遮风挡雨,等哪一天他们想回来看看了,他们栽的这些树还在。现在大家都管那片林子叫“英雄林”。

最初这个想法是一名叫薛嵘的退伍老兵提出来的,他说红旗渠的劳模张买江告诉他说,有时候老人会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往渠上看一看,看看自己码的砖,垒的渠,回想一下修渠的日子,想着自己码的砖还在为林县人民造福,自己心里就很满足。

薛嵘退伍前半年听到这段话,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家庭原因他要退了,可是自己还是很留恋老部队,会思念这个他战斗过的地方。正赶上当时红旗渠中队门前有一片荒地,他就想,那我种树吧,我离队一年,树长一寸,离队十年,树长一尺,我退了,可我栽的树还在,我并没有退伍啊,还在为红旗渠中队站岗,能看到兄弟们忙忙碌碌、出警救援的身影,还在守护着这片故土。

后来,每当有消防员要离职,就提前在那里种下一棵树,渐渐地,从最初一棵无风也晃的小树苗,慢慢聚拢成为了现在这片葱郁的小树林。

在红旗渠中队,脸上皮肤最黑、脏活累活干的最多、手上老茧最厚的肯定是党员;训练最积极、灭火救援冲在前的肯定也是党员。“支部是堡垒,党员是红旗”。多年来,红旗渠中队党支部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驻地安保、森林灭火等重大任务面前,充分发挥“钢铁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勇当排头兵。

红旗渠中队消防员郑佳辉是一名非党员,平时酷爱读书,他利用业余时间,逐章逐节细品《长征》《苦难辉煌》《在正定》等书籍,坚持月读一本、日记一句。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他还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为队友解疑释惑,成为红旗渠中队公认的理论“明星”。最近,当他看到党支部组织党员下载“学习强国”进行学习时,主动提出把自己纳入学习小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郑佳辉的学习分值甚至超过了个别老党员。

郑佳辉是红旗渠中队党支部加强党员带动群众理论学习的缩影。红旗渠中队党支部始终坚持以“理论讲解进学习室、研究讨论进战斗班”的方式抓理论学习。在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红旗渠中队党支部在干部重点学的前提下,组织全体党员指战员先学一步,确保首先让党员群体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然后发动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党员“见缝插针”,在训练场上解答指战员在理论上的疑惑。红旗渠中队始终最大限度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狠抓基层党建,积极探索多样化方式方法,为政治工作引入活水,为指战员注入活力,深入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讲述新时代红旗渠中队的红旗渠故事,让教育更接地气。与驻地红旗渠干部学院、谷文昌纪念馆等成为共建单位,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断为指战员植入红色基因。在原有党员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体非党指战员自发注册“学习强国”软件,自觉参加理论学习和视频学习,并将每日答题、每周答题、专项答题作为硬指标必须完成,每日一通报,每周一汇总,指战员整体理论水平稳步提升。

多年来,红旗渠中队党支部始终做到当标杆、作表率,支委成员人人都是刀尖子、共产党员个个都是排头兵,红旗渠中队先后有60余名共产党员被记功。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6张

严字当头锤炼过硬作风

让每名指战员成为队伍建设的受益者和推动者,让每名指战员成为队伍建设的主体和参与者是红旗渠中队党支部长期以来的工作信条。2019年4月初,红旗渠中队在准备进行内务卫生检查前,四级消防士刘端阳利用网购的“叠被神器”,将一床塌塌的被子瞬间变成了棱角分明的“豆腐块”,效率比以前整整提高了好几倍。屡禁不止的个别现象,反映出的却是共性问题。为了保持良好的内务秩序,红旗渠中队经常会不定期组织内务卫生检查,这在大家看来是老生常谈的“规定动作”。被子叠得好会受到表扬,叠不好不但会受批评,有些“老同志”还面临着颜面扫地的风险。为了应付检查不被“亮灯”,部分指战员私底下准备了两床被子。一床“豆腐块”高标准叠好,用各种方法“制作”棱、角、线,白天应付内务检查,晚上摆在床头;另一床“豆腐皮”则放在储藏室,专门晚上睡觉时拿出来盖。“堵不如疏”,一场“诸葛亮会”随即在营区草坪上召开,上到指导员下到炊事员全部参加。一番面对面的盘腿聊天,又有许多问题浮出水面,毛巾只摆不用、储物盒干净的空无一物、鞋架上的鞋子从不沾地......。

内务标准的高低,体现的不仅是指战员的个人作风和精气神,更能反映队伍的战斗力。对此,红旗渠中队党支部召集全体指战员展开“被子到底叠不叠”大讨论,让指战员在讨论辨析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讨论会后,刘端阳一改往日的抵触,生活和工作作风发生了质的转变。

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指战员自觉意识,红旗渠中队采取“清单式管理”模式,改变以往多种硬性规定,在内务设置、卫生检查、训练考核中不再设置统一标准,而是根据季节性、实用性、便利性进行灵活量化和要求,同时坚持“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比如,检查内务时,不再一味地要求任何季节都必须叠被子,在炎热季节允许指战员可不拆叠被褥,并统一为大家购置薄款毛巾被。个人储物盒不再要求“条块式”摆放,只要求整齐有序,不再对放置物品的数量和类别进行过多要求。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集体学习时,对指战员所记录的笔记不作篇幅要求,只注重记录内容是否走心、是否学通学透。一系列举措不但引起了指战员的拥护,也极大的刺激了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工作标准表面上降低了,指战员的自我要求却提高了。

结合提高队伍战斗力的实际,红旗渠中队把正规化建设与具体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队伍正规化管理进行了延伸拓展,不断提高队伍教育管理水平。定期开展“我是指挥员”活动,干部站到队列里当队员,队员轮流做当日值班干部,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操心人”,增强了指战员的主人翁意识,有效调动了指战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打赢的基础来源于平时的艰苦训练。红旗渠中队树立“按训练方式作战、按作战方式训练”的理念,强化指战员在体能、技能、组织指挥等与实战的合成运用,实现效益最大化。编订《红旗渠中队业务理论学习教材》,开展指战员技能训练和装备器材“五知一会”、“一口清、活地图”周竞赛,根据不同作战任务,将消防装备器材模块编成、最优调配、人装结合,打牢合成训练基础。着重开展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操、大型商场(高层)火灾扑救操、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操等操法训练,固化作战模式,提升合成应用水平。每周以红旗渠中队执勤楼为假想火灾对象,利用周围水源、装备器材、训练设施,将所训的初战快速出水控火操、梯次掩护进攻操以及排烟、救人、攻坚等六种训练操法运用到模拟火灾扑救中,既综合验证了训练成果,又大大提升了指战员能力素质。针对“大应急”和“全灾种”工作的需要,红旗渠中队明确“灾害事故怎么救,队员就怎么练”的训练思路。与当地救援队形成特殊灾害事故联动机制,有效解决重大灾害事故现场人员不足的现实情况。鼓励指战员考取相应资格证书,全面提升队伍山岳救援能力。邀请专业航拍人才来队培训无人机操作和航拍技术,为现场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鉴于林州山火扑救任务较重,红旗渠中队主动作为,搜集编制山火扑救行动手册提炼内功,由参与逐步向承担转换,成为山火扑救的重要力量。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7张

敢当先锋永葆英雄本色

特殊的环境锻铸了一支钢铁队伍、一个英雄群体。红旗渠中队指战员们用至诚乃至生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书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红旗渠中队指战员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只有能打大仗、敢打恶仗、善打硬仗的过硬队伍,才能称的上是铁军。因此,在红旗渠畔,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红旗渠中队指战员的身影。2016年7月19日,安阳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由于持续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将林州市河顺镇付家沟村村民居住的民房冲塌,导致一位老人被压在废墟之内,并且加之降水量较大滑坡仍在继续,情况十分危急。

红旗渠中队指战员到达救援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时任副中队长李雪凯带队组织保护被困老人不受次生灾害影响,班长李全则带领攻坚组队员通过破拆墙体的方式解救被困人员,由于脚部被石头埋压的较深,攻坚组队员轮流钻进狭窄的空间用手将泥土一点点往外扒,经过一个小时的艰难作业,终于成功将老人救出移交120救治。当天下午,林州市任村镇后峪村的民房全部被洪水冲塌,下山道路也被洪水冲断,50余名群众被困山中,其中还有老人和小孩,指战员们前往现场救援,赶至道路被洪水冲断地方后,指战员利用绳索开辟救援通道,到达受困区域后,看到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主动请战将老人背下山去,由于被洪水造成的山体滑坡导致下山的路更加艰难,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时间,终于将老人背至山下安全区域。

在生死攸关的考验面前,红旗渠中队指战员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站在抗洪抢险最前沿,体现了“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时刻豁出来”的时代精神。

指战员们在经过河顺镇河湾村时候,一男子大声呼救,称妻子和年幼的儿子被困家中,水位还在不断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指战员到达现场时,被困人员出处已经被洪水冲塌,只能从二楼房檐处出来。紧接着组织人员架设挂钩梯,由先上去的一名攻坚组队员在上面进行保护,以免梯钩弹出,当施救被困儿童的时候考虑到孩子年龄小高空作业易恐慌,以免造成从高空摔伤事故,指战员们就爬上梯子让儿童踩着自己的手一点一点往下走,接近地面的时候,让儿童骑在自己肩膀上安全着地交给孩子的父母。

2019年4月23日下午,一施工坑道有4名在现场作业的工人被土方瞬间埋压,情况万分危急!接警后,红旗渠中队副中队长牛涛立即带领18名消防员携带救援装备赶往现场。

赶到现场时,周围已经聚集了数十名围观的群众,在深度近3米,宽不到2米的狭窄坑道内,几名被埋人员的工友正在进行掘土施救。快速侦察情况后,消防指战员们首先对现场进行警戒,将围观群众进行全部疏散,防止坑道两侧因为重力挤压造成二次塌方。时间紧迫,数吨重的土方堆积在狭小的坑道内,被埋压的工人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揪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四名被困工人分别位于两个埋压点,相距位置有一米多远,经过前期工友的初步挖掘,有三名工人的头部已经露出。坑道两侧潜在的危险并没有消除,松动的墙壁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坍塌,为确保现场安全,救援人员利用硬木板对坑道东西两壁进行加固支撑,两名消防员分别在两个埋压点利用铁锹对土方进行挖掘清理。由于作业面过窄,铁锹、铁镐等工具施展不开,消防员赵坤和王士民就跪在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快速刨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第一名被埋的工人腰部以上已经被全部挖出,正在南侧埋压点施救的消防员赵坤立即用撬杠对土层中的尖锐石块进行刨挖,另外两名消防员在外围同时不间断进行掘土作业,随后,现场的指战员们双手拽着绳子一点一点将被困者缓慢向上拉出。19时27分许,第一名被困工人被成功救出,医疗救护人员随即展开救治。

豆大的汗珠顺着消防员赵坤和王士民的额头滚落下来,为了节省时间,两人主动在坑底继续进行施救,放弃了队友替换的要求。两名被困工人面部布满了血,一名工人头部受到重创,伤势严重。现场指战员一面进行挖土作业,一面给被困工人喂水,并进行不断地安抚。在不到20分钟时间内,南北两侧埋压点相继有一名工人被成功救出。而这时,因为长时间在坑道底部刨土作业,消防员赵坤和王士民因为体力耗尽瘫坐在地,另外几名消防员立即上前对两人进行替换,接力进行刨土施救。在经过短暂休息后,赵坤、王士民两人再次跳入坑道内继续开展救援,现场人员无不动容。

北侧埋压点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复杂,这处埋压点上方土质松软且向内鼓出,被困工人位于坑道底部凹陷处,即便有木板支撑,但如果救援方法不当,墙壁底端掏空,就会造成顶部大面积坍塌,不但是被困者,包括正在现场救援的消防人员都会被埋压。为了安全起见,赵坤和王士民一把土一把土用手慢慢往外掏,最大限度不影响墙壁支重,两人的指甲因为长时间刨土而出血劈裂,但他们坚持着一声不吭,咬着牙一点一点往外抠土,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张救援,20时22分,最后一名被困工人终于被成功救出送往医院。

在救援过程中,全体消防指战员苦战近两个小时,在现场环境复杂,救援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成功救出四名被困人员,防止了二次塌方和指战员伤亡事故,充分展现了队伍过硬的实战素质和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

2018年8月18日,林州山区普降大雨,一名驴友因为雨天路滑不慎摔伤而被困景区。接到报警后,红旗渠中队迅速调派2辆救援车和10名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由于景区太大,负责此次救援的指挥员在赶赴景区途中不断尝试使用手机定位功能,希望能够准确定位受伤人员位置。但是山区网络信号较弱,只能使用通话功能,无法定位受伤人员具体位置,给搜寻增加了难度。

经过多次电话沟通,消防救援人员大致了解了受伤人员所处位置。中队指战员立即从附近找来了对环境比较熟悉的山民作为向导,由于地形复杂,坡陡沟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落山崖,遇到危险的窄路,指战员们就相互搀扶,在向导的指引下艰难开路前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寻找,指战员们最终找到了受伤人员。受伤的是一名女性,由于腿部骨折已经无法行走,瘫坐在地上。她所处的位置是在一条瀑布上部,山势较为陡峭,天空中还下着雨,地面湿滑,对实施营救极为不利。

鉴于现场情况,指挥员决定采取背、抱为主,绳索牵引为辅的方法,由消防救援人员合力将女子抬着转移至瀑布底部,然后,用多功能担架将女子固定住并抬出景区。上山容易下山难,经过细致的准备后,指战员们固定好伤者开始往瀑布底部运送。为了确保安全,指战员们手脚并用,指挥员朱彦明的胳膊还被荆棘拉上了好几道血口子,为了尽快救援伤者,指战员们全然不顾疲惫,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到达有利支点后,一组指战员们立即架设救援绳索准备滑降,另一组下到瀑布底部进行接应。就在第二组几名消防员准备进行拉拽时,受降雨影响,一块篮球大小的石头突然从上方山崖上滚落,关键时刻,消防员宋希龙拉着旁边的战友就爬到旁边一块岩石下,索性有惊无险。经过消防指战员们同心协力的营救,最终,受伤女子被成功转移至山底等待的救援车辆上,送至医院治疗。

2019年以来共接出警645起,出动警力 6539 人,抢救被困人员47人,疏散被困人员255人,成功处置了“4.1”东姚山火扑救、“5.18”鲁班豁搜救失联游客、“7.29”王相岩转移晕倒游客等灭火救援行动。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8张

情系人民践行初心使命

多年来,红旗渠中队始终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尽心竭力守护民生平安,办好事、办实事、办群众需要的事。

市民平壑昌老人家刚刚开业的水果店,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就连生活必备的三轮车也被烧毁。在救援现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红旗渠中队党支部的号召下,全体指战员自发捐款为老人买了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平壑昌老人在接过三轮车后,激动地说:“小伙子们不仅帮助我们救火救灾,还拿出本就不多的津贴为我买了一辆三轮车,我真是不知该如何感激这帮亲人啊!”

红旗渠中队现在资助着一位贫困学生小莫,与小莫结缘缘于指战员们一次出警的归途中,当时他们刚处置完一起警情往回赶,指战员们在车上看见前方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女孩正在艰难的摆正侧翻的三轮车。在帮助他们放好三轮车后,指战员们了解到小女孩和老人相依为命,家境十分困难。当天晚上,在几名骨干的带动下,红旗渠中队部办公桌上,一些大家凑的现金放在了一起,第二天,经过打听,指导员带着同志们把钱送到了小女孩的家中,并表示要长期资助她的学业。此后,每年到了升学季,不管是红旗渠中队干部或者消防员,无论谁在红旗渠中队微信群里提一句,指战员们都会自觉为女孩捐款捐物,这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约定。做事不能图形式,关键得走心,就在不久前,资助小女孩这个事情给指战员们又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小莫今年该上高二了,指导员就在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号召大家为她捐助下学期的生活费。消息刚一发出去,没想到第一个发来红包的是一名退伍多年的老兵。按常理来说,这种捐助的号召主要针对在职的人,离职的人完全可以视而不见。接着,100元、200元、500元越来越多的离职消防员把红包悄悄私信给了红旗渠中队指导员。这些“老兵”平时很少在群里活跃,都是逢年过节了问候一句两句,据了解,他们有的人现在手头也并不宽裕,很多人都已经结婚生子,有的在外面辛苦的打工。虽然已经离职多年,但他们依然记得小莫,依然记得当初的约定,依然怀揣着那颗滚烫的心。

在执勤训练之余,红旗渠中队积极服务于当地文明创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驻地做出力所能及的工作。申请加入文明交通执勤,承担市区交通要道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全年参与交通执勤36次,出勤率100%。为配合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落实分包路段责任制,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所承包路段和小区现已打造为示范典型。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设置志愿者服务站、流动服务点、优化主题公园功能,不断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贡献单位力量。视驻地为第二故乡,定期走访慰问敬老院,帮其营造干净舒爽的起居环境;邀请英模劳模来队过节,倾听他们辉煌的人生经历;协调帮助或直接购买贫困家庭销售农副产品,用实际行动助其脱贫。据不完全统计,自1977年4月建队以来,红旗渠中队除了抢险救灾,还开展了许多拥政爱民的活动,累计义务植树3000余株,捐款20余万元,义务送水10000余吨,资助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500余人。

三年前,在红旗渠红旗渠中队服役5年的胡杰,带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等荣誉,退伍回到了老家,又开始了自己另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退伍回到家后没多久,胡杰就到外地去找工作,期间,四处碰壁,工作找了一份又一份。一次次的闭门羹,胡杰并没有气馁,凭着自己在消防部队锤炼的坚强意志和品质,最后遇到了一位愿意接纳他的老板,虽然工作繁琐,却让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然而,就在工作刚有点起色的时候,胡杰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辞职。他要回到老家戴园村竞选村干部。

面对质疑,胡杰的理由就一个:我得干点事!他要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咱们村未脱贫人口还那么多,我不能让部队白培养我这几年,我就不信在村里就不能闯出一条致富路子,只要不服输,石头缝里照样能开出花来”。

2018年8月,村里换届选举,经过村民投票选举和镇里政治审查,胡杰当选旧城镇戴园村村民委员会委员一职。经过一段时间对村里工作的接触和了解,胡杰慢慢对村里的各项工作方法和方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村里的工作不好干,邻里乡亲矛盾纠纷、农村发展出路少、干群关系不好处等各种难题,给工作经验不足的胡杰泼了一盆冷水。“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刚开始也想过辞职,甚至想想自己挣自己的钱得了,多管那闲事干嘛?但是我想起以前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老书记带领大家修建红旗渠时那种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顿时,就打消了辞职的念头,硬着头皮也得干下去”胡杰说,“大部分人都有畏难心理,以前在红旗渠中队我训练时也是这样,总觉得自己不行,总想放弃,但坚持下去,给自己信心,慢慢的业务技能也就提升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胡杰和其他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现如今戴园村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训词精神指引下,红旗渠中队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褒奖作为最高荣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了训词,兑现了“红旗渠畔火焰蓝,竭诚为民保平安”的铮铮誓言。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9张

供稿:毕西洋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10张

审核:丁文军 | 校对:郑 丹 | 编辑:王晓伟

传播消防常识,人人有责。

精神之渠的血脉支流(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为民初心)-第11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