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我说相声(想说相声完整版)

时间:2023-11-26 08:00:01 阅读:696 作者:孤独宝宝

相声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大概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点无论是业内还是圈外的人士几无争议。相声的发源或曰到底从哪个艺术门类演化而来,其说法并不统一。

一种讲法是,相声来源于宫内一些伶俐的小太监,为了变着法地哄主子们高兴,编排出了类似而今的小品演给主子看。另一种说法相声的起源来自于没落的戏曲演员或是倒仓后不能上台的戏曲学员。

我说相声(想说相声完整版)-第1张

不管是没落的演员,还是倒仓的学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戏多年,下过苦功夫又有真功夫,但大多数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有吃开口饭这一条路可走。戏班搭不上,戏园子自然便进不去,但身上的一些功夫,找个人多的地方撂地卖艺换钱聊以为生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两个出处虽略有不同,但窃以为实际上如出一辙,本来就是一回事,那就是戏曲演员主要是京剧演员中的某些人发明创造的。

我说相声(想说相声完整版)-第2张

喜欢戏剧的特别是喜欢京剧的朋友们,一定对京剧的丑角儿印象深刻,他们活泼、幽默的表演,撑起了京剧的生、旦、净、丑的一方天下,若单独将丑角演员无论男角、主角单独拉出来演上一段独角戏,其搞笑的水平绝不亚于二人转和相声演员,有时其艺术水准会高于大部分专业搞笑者,因为京剧的丑行不但唱功专业,武功也是了得,其台上的一招一式绝非模仿者可比。我猜当初为主子搞笑的小太监,多半也是宫中戏班子的,特别是在清代宫中豢养戏班子不方便,找条件合适的小太监学习戏曲便很好的避开了“授受不亲”的嫌疑,那些编小品负责搞笑的小太监定是经过严格的戏曲培训过的。

相声有四门功课:说、学、逗、唱。老辈子的相声从业者不便评价,因之既没听过也没看过。建国后当代的相声演员我以为在不同的时代,有三位算是比较全面地掌握运用说学逗唱者——侯宝林、马志明、郭德纲。三个生于不同时代、年龄间隔大几十岁的三位相声表演艺术家,看似不搭界,实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戏曲功底异常扎实。

我说相声(想说相声完整版)-第3张

先说侯宝林,侯先生属于自幼学戏因成倒仓而退出戏曲舞台的,无奈之下转投相声师傅,吃起来这碗饭。侯先生的《戏剧与方言》、《关公战秦琼》至今无出其右者,也鲜见后辈有真正拿起这两块活者,既干净又脆亮,不管是正唱还是歪唱令人信服,打算歪唱逗人乐,您先掌握正唱的基本功,通过歪唱的反差才能够达到应有的舞台效果,这大概是相声艺术的基本规律,如果上来就歪唱,观众一定不会买账,歪唱谁都会。据传侯大师学的麒派名段几能乱真。

我说相声(想说相声完整版)-第4张

再说马志明,马先生自幼上的戏剧学校,与侯大师一样属专业坐科出身,专攻小花脸,至今认为舞台上身上最是味、刀枪架最见功夫最漂亮的相声演员非马志明莫属。五、六十岁在台上窜蹦跳跃,穿着大褂玩铁门坎,能有这种深厚功底者,在相声演员中并不多见。时至今日,马先生的《大保镖》仍然是相声界的教科书级的经典版本,后辈虽多有演出《大保镖》者且舞台效果异常火爆,但余味与马先生则在云泥之间,没有真功夫便失去了回味惊叹的余地。

我说相声(想说相声完整版)-第5张

郭德纲唱戏

再说郭德纲,与侯、马比,虽然京、评、梆样样拿的起来,但有一个事实不可回避,在戏曲方面,他不是专业出身,或用相声演员的说法,郭先生并未正经坐过科,仅凭他天赋秉异、勤奋努力,硬生生地掌握了多门戏曲艺术的技艺,有一段因生活所迫与人搭班演戏的经历,演戏对其戏曲功底的提升与修炼当是大有裨益。

就舞台效果而言,郭德纲先生当属而今相声天花板级的人物,他与时俱进,牢牢地掌握了观众的心理,精准地把握住了相声市场的基本规律,其成功与影响力当是空前的,其与观众的互动“逗”功窃以为是“三者”中最高明者,郭德纲先生的作品可称每段都精彩,段段都搞笑,不然也不会赢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追捧与喜欢,当今最贵的相声演员非郭先生莫属,听郭掌门领衔的德云社相声票价不但颇贵且一票难求,而堪称经典级的代表作则不似侯大师,相声迷们会随口举出《戏曲与方言》、《关公战秦琼》、《夜行记》等若干段。即便马志明先生也会有诸如《大保镖》、《白事会》、《纠纷》等被相声爱好者称为殿堂级经典若干段。虽为郭先生的早期粉丝似乎举不出一二段似侯马脱口而出的经典代表作,这可能与底蕴不无关系。

三位当时比较被广大相声爱好者共同喜欢的相声演员,不谈门派,不讲风格,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都有扎实的传统戏曲功底。那么就注意了,在灵活运用说、学、逗、唱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在使用手、眼、身、法、步过程中流畅而不做作。反观一些没有扎实的戏剧功底的相声演员,有的充其量是戏曲爱好者,学起来身上不专业,唱起来声嘶力竭,总是感觉是个累。

我说相声(想说相声完整版)-第6张

累是相声表演者的大忌,攥着拳头听相声这是图何许的呢?从相声的溯源到出色名家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相声与戏剧有着不解之缘,可否从戏校出身的倒仓者,上台条件略逊者中,重点挑选相声的传承人可能是个捷径,否则没有真功夫的相声演员,难免让人感到贫了吧唧,大抵也走不远。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