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

时间:2024-04-08 17:00:01 阅读:479 作者:腾讯老总

《三字经》是宋朝人王应麟编纂的一本启蒙读物,而后有多人增删,现在流行的是民国文化大家章炳麟(太炎)先生重新增订的版本,里面包含有很多国学知识和历史典故。由于时代变迁,我们现在生活的背景与古代天壤之别,在以前是基本常识的东西,现代人却不甚了了,甚至一窍不通了,可惜啊可惜。我们经常说“弘扬中国文化”,可什么是“中国文化”却不一定了解。某些所谓的“中国文化输出”,不过是西洋文化传到中国,再反向输出罢了,从根本上只能说是西洋文化披了件“皇帝的新装”。今天,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一下《三字经》中的十个历史典故,随后还会有一篇文章继续介绍其中其它典故,两篇文章介绍其中的文化知识。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1张

孟子在乱认祖宗

孟子幼年丧父,由其母亲抚养。刚开始的时候,孟家附近是坟墓,孟子便整天学人家上坟的人哭丧,孟母便迁到市场附近居住。结果,孟子又学屠夫杀猪屠狗的勾当,孟母再次搬迁到学宫(学校)附近。这次,孟子学习人家官员祭祀、会面等各种礼节,孟母终于满意。这是著名的“孟母三迁”,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作用是很大的。

有一次,孟子因为贪玩,还没到放学时间就逃课回家了,孟母正在织布,就把织布用的梭子给砸断了,并教育儿子:梭子断了,之前花费的功夫就全废了,这和学习是一样的道理。你半途而废,之前就白学了。于是,孟子再也不敢荒废学业,终于成为一代圣贤。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2张

窦氏“五子登科图”

窦禹钧,五代时期人物,在现在的天津市蓟州区,因为这里是燕山一带,故世称窦燕山。他本来为富不仁,直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儿子,后来痛改前非,散尽家财帮助别人,结果妻子十年之内连生五子。他非常重视儿子们的教育,购置很多图书,并严厉督促他们学习。五个儿子也都学业有成,并出仕做官:

长子仪,后晋天福六年(941年)进士。北宋时,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主持重修《宋刑统》(宋朝的刑法典,相当于《大明律》、《大清律》),去世后赠右仆射;次子俨,与其兄同科进士,在晋、汉、周任史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任礼部侍郎,负责编订祠祀乐章、宗庙谥号;三子侃,与两位哥哥同科进士,在后周担任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官员);四子偁,后汉乾祜二年(949年)举进士。北宋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去世后宋太宗亲临吊唁。五子僖,在北宋任左补阕,为官清廉,有盛名。

可谓是真正的“五子登科”,时人冯道写诗赞扬: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桩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十,故冯道称他为十郎)一树五枝,父子六人皆名重一时,蔚为壮观。窦禹钧本人活到了八十二岁,临死前沐浴更衣,召集亲戚朋友过来说说笑笑,随后闭目而逝,算是喜丧。现在粤港一带,还把父亲称之为“老窦”,就是羡慕他教子有方。

3.“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3张

扇枕温席

黄香,东汉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人。在他九岁时,就非常孝顺。夏天,他在父母睡觉前,用扇子扇蚊帐,驱赶蚊虫并让床铺凉爽。冬天时,则自己先钻进去暖被窝,等到铺盖暖和了,再让父母休息。在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东汉时期,黄香的名声传于京城洛阳,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等他长大做官,爱民如子,清廉正直,并有两个子孙位列三公。这也是传统的“二十四孝”中的“扇枕温席”。

4.“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4张

孔融让梨

孔融,同样是东汉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四岁时,和哥哥一起吃梨,他只挑小的吃,大人感到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吃大的,孔融回答说:我是弟弟,年纪小,按照道理要吃小的,人们听说了都很奇异。孔融后来被曹操所杀,一些人从孔融的个别言辞中推断孔融不孝,这是断章取义。孔融十三岁丧父时,悲伤过度不能站立,要靠人搀扶才行。他的一些夸张言行,其实是对曹氏欺压汉室的不满,但有无力改变现状,只能说一些出格的话讽刺曹氏。在古代,君臣对臣子,对于大臣来说,君主不仅仅是老板,也是父亲那样的角色,曹氏欺压汉献帝,犹如人子凌辱父亲,这才是孔融的真实意思。

5.“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5张

“仲尼师项橐”雕塑

项橐(tuo,二声),是春秋时莒国(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成语“莫忘在莒”)人。传说他是一名神童,一日,孔子与弟子东游,与项橐相遇。孔子问项橐:“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项橐回答:“天高不能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随后项橐问孔子:“人的身体比天小得多,眉目比地低得多,人人皆有,天天可见,那么人的眉毛有多少根?”,孔子回答不上来,于是,便决定拜项橐为师。

项橐却要求和孔子一起跳到水里沐浴后方可行拜师礼,孔子说自己没学过游泳,怕沉到水里。项橐说鸭子也没学过游泳,却不怕沉下去。孔子说那是因为鸭子有羽毛,自己可没有一身毛,项橐说葫芦也没有毛。孔子说那是因为葫芦中间是空的,自然会浮起来,项橐是大钟中间也是空的,可却浮不起来。孔子一时语塞,默然无语,只能乖乖照办。

项橐的说辞很像是一种诡辩论,不过人家毕竟才七岁,能有这样的反应,属实是让人叹为观止。而孔子并非某些人想的,在几百年后才被神话,他老人家生前就已经大大的有名了,只不过不受诸侯们重用罢了,那个时候他是一个博学多识、见识高深的形象。即使这样,他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哪怕对方是七岁幼童,至少也给自己上了一课,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圣贤尚且如此好学,我等更要努力了。

6.“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6张

宋丞相赵普

赵普, 北宋开国功臣,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策划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在宋太祖时期独任宰相十年之久,在太宗时期两次拜相。在任上,协助太祖制定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政策,剥夺藩镇、将领权力,改革官制,为结束唐朝末年以来的藩镇割据做出了突出贡献。赵普赌书不多,喜欢读《论语》,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中令,指的是中书令,是三省六部中中书省的长官,相当于宰相。《鲁论》,《论语》传世的有三个版本:《鲁论》。《齐论》、《古论》,大部分人学习和研究的是《鲁论》。

赵普都已经做官了,而且还是宰相这样的大官,却依旧对《论语》爱不释手,时时翻阅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道理,用于自己治国理政的工作中去。而我们很多人,一毕业就把书本束之高阁,任凭落满灰尘也不曾看上一看,难道真的是已经融会贯通了吗?不然,是懒惰罢了。子曰:温故而知新,老知识也可以解决新问题,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一日不得偏废,哪怕已经事业有成也是如此。

7-8.“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7张

现代蒲编工艺品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8张

现代制作精美的仿古竹简

这是两个故事,两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家里连书本都买不起,可他们依旧想办法勤勉学习知识,知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削竹简”的是公孙弘,淄川(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县,就是那个著名的蔬菜之乡),汉武帝时期丞相,汉朝第一个因丞相身份封侯的人。他小时候家贫,给人家放猪,他将自己放猪的竹林里的竹子砍伐,削作竹简,借来别人的书抄写在上面,勤学苦读。后来,只用了十年时间,便从一介布衣成为大汉丞相。

“披蒲编”的则是路温舒,西汉钜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读书,就给家里放羊。为了读书,他就把羊吃的蒲草编起来,再去借别人的书抄下来,因此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被人举荐到县里的监狱工作,成了一名大汉基层公务员,改变了自身命运。随后,他继续钻研《春秋》,反对严刑峻法,认为刑罚残酷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汉朝应该吸取教训,禁止滥用死刑、酷刑。后来,做到了太守(郡的最高长官)。

9-10“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9张

头悬梁

三字经中的历史典故,三字经中每一句所蕴含的典故-第10张

锥刺股

这一句同样是两个故事,而且比上面两个更出名,在学校里,几乎每个学生都听老师讲过。在穷困时,要想改变自身命运,就得对自己狠点,虽说运气很重要,但不努力运气来了也接不住啊。

“头悬梁”的是孙敬,西汉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他少年时期,非常喜欢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以至于晚上看书时不由得会打起瞌睡来。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头发用绳子拴起来,另一端则绑到屋里的房梁上。这样,他一旦打盹,立马就会被绳子扯紧头发,猛地一疼,自然是睡意全无,他就用这样的办法坚持了很久。后来,他果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名士,很多人甚至不远千里来向他请教学问。

“锥刺股”的是苏秦,战国时期洛阳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早年拜鬼谷子为师,出师后在外游荡多年,却是一事无成,只得灰头土脸的回到老家。毫不意外,遭到了众人的一直嘲笑,“父母不跟他说话,妻子不从织布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饭吃”,让苏秦深受刺激。于是,他决定奋发图强,钻研学问。每当他困得受不了,昏昏欲睡时,就用一把尖锥狠狠地刺向自己的大腿,血顺着裤腿流淌到脚上。就这样,他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学有所成,外出谋求富贵,最终佩戴六国相印而归,并诞生了一个成语“前倨后恭”。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