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说说大鼓评书的(刘凤义的东北大鼓评书)

时间:2023-11-22 13:50:30 阅读:311 作者:前尘迷醉

网友“评书爱好者”朋友问有关西河大鼓“三碗酱”的问题,这是句戏言,指的是西河鼓书最为经典的长篇蔓子活:杨家将、呼家将和薛家将。这方面我知道的不很详细,仅就道听途说的情况不负责任地谈一些,供大家参考。

说说大鼓评书的(刘凤义的东北大鼓评书)-第1张

《杨家将》的故事,自明清以来就广为流传。西河大鼓的《杨家将》经过多少代的艺人修改完善、整理续编,成为流传最广,艺人爱说,听众爱听的看家大书。一般的是从七郎打擂开,到大破天门阵结束。后来各地的艺人又繁衍出《杨家将前传》以及《杨宗保征西》、《小五虎演义》、《杨士翰扫北》、《杨金豹》等等一直续出了杨家九代的故事,但还是以《杨家将》为核心,流传最广。

  自清末以来,在天津演出《杨家将》的艺人非常多:郝英吉及子郝庆轩、郝艳霞等,郝家自成一路;朱大官--卢荩臣--张锡鹏--艳桂容是一派;耿起树--马连登--马增芬是一派,其他位说此书的太多了,不一一列数了。至于评书,本来叫《盗马金枪》,是传统的书目,和西河大鼓的路子不一样,与京剧的情节更为贴近。

  北京的马凤云、群福庆、品正三先生,天津的盖诚兰先生、周坪镇先生,东北的李庆魁等位都擅长说此书,但我没有听过。品正三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在天津贴过《大破天门阵》,故事比较曲折,另是一种风格,包括罗兴祖、赵元禄等十小杰报号等情节。

  《呼家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书名似乎不妥,呼延是复姓,艺人在长期演出过程中,为了语言方便,就把“延”给省略了,如“呼延守用”称“呼守用”,书中摆擂的凶僧“欧阳子英”也称为“欧子英”,习惯成自然,这部书便称为《呼家将》了。这部书还叫《金鞭记》、《肉丘坟》、《呼延庆出世》、《呼延庆打擂》等很多名字。

  据说在天津最早说此书的是绰号“舍命杨”的杨世友,他是耿起树的师爷,其他像后来的刘起林、田起山、刘田秀、郭连举等都说此书。评书方面据我所知好象没有说这部书的,不是评书门的活,西河大鼓还有《潘杨讼》,《三下南唐》(《呼杨合兵》)等等。不过过去在天津刘文斌倒是经常在电台说这部书,他贴的是《呼家传》。

  《薛家将》应该是一个总称,其内容包括《跨海征东》,《回唐传》(《三请薛仁贵》)、《西唐传》(《薛丁山征西》、《三请樊梨花》),《薛刚反唐》,还有什么《续少西唐》(《薛雷扫北》)等,名目很多,我分得也不是很对。因为叙述的是薛礼、薛丁山、薛刚等三代人的故事,所以演出时,既可以独立成章,也可以笼统的都贴《薛家将》。

  薛仁贵史有其人,《永乐大典》中就有《薛仁贵征辽事略》。清代的一些文人参考元杂剧、明代传奇等与薛仁贵有关的故事编写出了鼓词的《征东全传》。后来又有了《征西》、《铁丘坟》、《薛刚反唐》等。所以我认为这部书是先有的鼓词,艺人们又在此基础上敷衍而成的。

  在天津演出西河鼓书《薛家将》的早年有程鹤岚,后来的徐庆宽--左田风--陈凤芸等,都以此书为代表节目。王金铭、静林亭曾在电台演唱《西唐传》,京东大鼓刘文斌也在电台唱《西唐传》,辽宁大鼓李文俊在电台唱过《跨海征东》,其中以赵玉峰先生的《跨海征东》最为细致,而且身段优美。评书的传统书目中有《跨海征东》,北京有说的,但天津很少有人说,我没有听过,但评书的书道和西河大鼓的肯定不同。

  在民国八年评书研究会列出的书目中有《杨家将》和《薛家将》,的确没有《呼家将》,所以正如网友分析的《呼家将》不是评书的书目,此外倒是有《高家将》,又名《十粒金丹》,主要说的是高廷赞的故事,评书后来很少有人说了,北京唱子弟书的姜兰田先生有此书目,辽宁大鼓的马宝山在天津电台也播过。再有如《曹家将》大将曹彬的故事等,都不如“三碗酱”的知名度高,中央电视台曾经播过增锟的《罗家将》,实际上还是《隋唐》。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