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

时间:2023-11-20 12:57:44 阅读:933 作者:莪放手

作者:大黎

《道德经》原名《老子》,其实《道德经》这一名字的由来取自上篇中的第一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字,"道",和下篇中第一章首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中的第二个字"德"。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道德经》由此而来。

《道德经》有一个很神奇的特点,就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想法不同,看这本书时的理解也不同。也是因为如此,《道德经》有很多译本。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以通行本为依据,同时加入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展开。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1张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样子才能称得上为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丑是什么;都知道什么样子能称为善的时候,就知道不善的定义。

因此,有和无便相伴而生,难与易相伴相成,长和短相互比较显露,高与下相互依赖而存在,复音和单音相和而成曲,前与后相互依随。

所以,圣人(也可以理解为统治者)管理国家和人民时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实施无言教化的方针。任凭万物自然生长,不去干预;养育人民,但不因此作为缘由将其据为己有;勤政为民,但不因此自恃甚高;身兼功德,却不以有功者自居。正因为他不以有功者自居,所以他的功德才不会散去,才能永远被人们铭记。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2张

其实这段话,有一个中心句,而整段话都在围绕这句话进行辩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其实,"无为之治"不仅是这段话的中心,也是整本书的中心,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道德经》第三章的文章:《始于"不尚贤",终于"无不治",老子的"无为而治"到底如何理解?》中有一些感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0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是第二章首句,其中,"斯"字的意思是则、就、于是,表示转折;"恶"的意思不是邪恶,而是"丑",与"美"是相对立的关系。

关于这句话,我想到了自贡赎人的故事。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3张

春秋末期,鲁国有一条法令,如果发现鲁国人在外沦为奴隶,将他们赎回来的人,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外游学,正好遇到了这种事,和人讨价还价之后,把人赎了回去,但是拒绝报销赎金。他说他不是这么卑劣的人,为了报销才赎人回去。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跟他说:"子贡,你错了,向国家报销赎金不会有人认为你品行有问题,反而你为了彰显自己品行高尚而不要赎金,以后大家就会认为要赎金的行为不高尚,以后也没有人愿意赎回同胞了。"

子贡疑惑:"有这么严重吗?"孔子说:"子路(也是孔子的学生)曾救过一名落水的人,那人为了感谢他,送给他一头牛,人们听说之后,今后就很愿意救助落水者。"

孔子还说:"如果向帮助自己的人表示谢意和接受对方的谢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人们也会将帮助别人当做自然而然的事情。"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4张

你可能会问,这个故事和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句话有什么联系?

联系就在于,如果人为将美与丑,善与恶划分为两个极端,是没有意义的。

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人们都知道了美和善是什么,也就知道的丑和不善是什么。其实这句话是在为后文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铺垫。

人们对善和不善,美与丑,应该自然而然认识,而不是圣人来告诉你,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

而善与不善,美与丑的对立关系,也并不是在让人把这两种状态分辨得清楚明白,而是说,这些概念或者感觉应该随着自然规律在心中形成。

而人的欲望,都是由"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引出。

人有了欲望,就会去争夺,随之产生矛盾。所以老子接下来提出六对不可分割的矛盾进行比较,继续辩证。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5张

0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相"是互相、彼此的意思;"音声"要分开理解,古人将乐器奏出的声音称为"音",将发出的单一的声响称为"声",所以理解为复声和单音。

从翻译中我们可以知道,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看似对立,其实是相依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但这也是矛盾所在。矛盾一旦产生,欲望和争夺随之而来。而这些本身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概念有不能拆分,那该怎么理解呢?

圣人的做法其实是不争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而是处无、处难、处短、处下、处后的同时,已经显示其出处有、处易、处长、处高、处前的超高境界。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6张

也就是说,圣人摒弃欲望,不计得失,使自身处于"不争"的状态,让万事万物依照自然规律运行。

就像俗话说的,不争就是最大的争。

就像一件事看别人做起来很容易,但其实对方付出的艰辛你想象不到一样。

往往看起来容易的事,私底下的付出无可估量。

所以,老子的"无为"不是毫无作为,反而是大有所为。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7张

0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整章的中心句。第二章整个都在围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展开。

这句话需要注意的第一个点是,"圣人"是主语,由此引发后面的"无为之事,不言之教"。

这句话的翻译,上文已经提及:所以,圣人管理国家和人民时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实施无言教化的方针。

另外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翻译。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8张

在原本的译文中,"处"翻译为"采取";"行"翻译为"实施",都用作动词。

有人认为,这两个字应该做名词。其中,"处"翻译为:处于这个位置;"行"翻译为:品行、言行、形象。

就是说,能当圣人的人,已经做到"无为",而不是刻意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去处理事情;圣人的品行就是世人学习的标本,而不会刻意去教育别人应该怎样行事。总之,圣人的治国之道,处世之道就是最好的榜样。

其实不管哪种翻译,其本质是离不开老子的中心思想的。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圣人"无为"、"不言"不是不作为,而是因为自身首先做到这一点,民众才会效仿。

"处无为之事"是治国,"不言之教"是治身,将治国与治身结合的"无为"和"不言",才是圣人之道。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9张

04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前文老子从人分辨善恶、美丑的欲望引出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矛盾,总结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那么如何才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老子在下文中分为四点做了论述。

第一,万物作焉而不辞: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会干预。表示圣人认为民众各自有各自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不会因为自己位高权重而去强迫别人做决定。表现出圣人的平等和自由。

第二,生而不有:养育人民,但不会因此作为缘由将其据为己有。圣人给予了世人生命,主宰一切,但不会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而是任凭民众选择。是圣人不自我的体现。

第三,为而不恃:勤政为民,但不会因此自恃甚高。民众的一切都是圣人的给的,但他不会炫耀或夸赞自己的才能和政绩,而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自身为榜样。

第四,功成而弗居:身兼功德,却不以有功者自居。帮助民众成就了自己,却不会居功自傲,深藏功与名。体现的圣人的大格局。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10张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这四句话有逻辑关系。圣人给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养育万民,成就万民,最后深藏功与名。

这四句话就是圣人"无为"和"不言"的具体体现。

更进一步论证,老子主张的"不争"、"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最大的作为。

05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以有功者自居,所以他的功德才不会散去,才能永远被人们铭记。

其实最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无为"、"不言"的升华。

即圣人做了那么多,但不自炫,也不认为自己功德无量,因为他将做的这些事当成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是以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已经达到"无为"、"不言"的境界,所以他们的功绩才会被后人传颂,成就不世之功。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各是什么含义)-第11张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代先哲们的智慧之精妙,格局之广大。

这些真理经过几千年的洗礼,至今都不能被更迭和替代,不仅说明其重要性,还说明其实用性。直到现在,我们都还要依靠这些智慧思考和生活。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知识不是智慧。

现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获取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生存能力;而智慧需要引导和启发,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是生存的源泉。

这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力量!

以上。


参考:

《<道德经>中“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新解》

《道德经》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