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非凡十年广东答卷(中山市生态环境管理局)

时间:2023-11-22 02:54:00 阅读:735 作者:爱红颜

非凡十年广东答卷(中山市生态环境管理局)-第1张

清风自五桂来,吹拂着温柔的岐江河。作为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十年来,中山市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美丽中山”建设获得持续性发展。

这十年,中山生态文明相关制度从理念落地、规划出台,到形成治理与保护路径、强大的制度保障,“美丽中山”的蓝图日渐清晰,逐渐探索出一条有中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今年6月,省委正式批复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明确要求中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精品城市。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表示,该局将以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领,坚持以改革思维突围破局,坚决打赢打好“工改”和治水两大攻坚战,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

历史的车轮还在前进,中山将在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制度与执行并重,多维度抓环保工作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来不是选择题。中山深知,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事关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事关人民福祉,必须将其作为一场长期系统的硬仗来打。

要打赢这场硬仗,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

——执法有制度。2016年,《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中山首部地方性法规。此外,中山市还出台《中山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办法(试行)》等制度,并在制度改革创新中,建立起一套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成为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利剑”。

——推进有力度。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2018年以来,中山探索出惩罚性赔偿、简易程序追偿等一系列“中山经验”。截至2022年9月,中山共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0宗,案件数量名列全省第一,涉及赔偿总金额超1.07亿元。

——宣传有深度。中山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形成“纵横结合”的宣传矩阵,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水土气”共治,筑牢中山“清净蓝”

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16年以来,中山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

这是中山生态保护成效的一个缩影。十年来,中山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43%,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双90%”的考核目标。

2022年1—8月,中山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4,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3位、珠三角排第4位,6项指标全面达标。

每一个数字都是中山美好生态环境的具象化,水、土、气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造水清、土净、天蓝的生态环境,中山多管齐下——

在水源保护方面,水污染治理作为中山两大攻坚战之一,一直是生态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5月5日,中山启动水污染治理大兵团作战,年底将累计推动超400条河涌进场施工。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133条河涌整治主体工程,整治涉农行政村73个,全市累计8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达标。

在土壤保护方面,十年来,中山完成383家重点行业企业和3个重点工业园区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回应100%,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加快推进全省首个工业固废方面的立法项目,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印发《中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中山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问题,构建城市管理新模式。

在空气保护方面,中山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全市域禁燃高污染燃料的城市之一,清洁能源改造走在全省前列。2016年,中山在全省率先提出以“集聚发展、集中治污”理念建设“共性工厂”。2021年“共性工厂”理念升级为“环保共性产业园”,为全市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融合升级、实现减污降碳发挥更大作用。

用好“最强大脑”,打造智慧环保体系

近日,为进一步推广企业环保自检自查工作,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升级版“码上办”,在环保检查的关键点位设置自检自查二维码,企业扫码上传环保点位的巡检照片,通过后台AI自动比对,就可以完成一次日常巡检。

这是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利用科技助力环保的重要体现,十年来,中山建成了包括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智慧化管理平台等在内的多个数据监管系统与平台。

在此基础上,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构建了“一库、一展示、一门户、三体系、N平台”的数字化业务体系——中山环境管理的“最强大脑”,中山“线上生态环境局”硬核亮相。

其中,“一库”为生态环境专题库,融合58套国、省、市、局系统数据,“一展示”为生态环境综合展示,“一门户”为综合业务门户,为生态环境部门及企业用户提供一键协同、一网通办服务。“三体系”为生态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与运行维护体系,“N平台”包括智慧大气平台、智慧水环境平台、智慧土壤平台等。

目前,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实现了智慧化环境管理的初步转变,随着可信计算平台、应急指挥平台、智慧低碳平台的陆续建成,“线上生态环境局”将开启生态中山新征程。

非凡十年广东答卷(中山市生态环境管理局)-第2张

岐江公园内生机勃勃。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一线案例】

从“人防”转向“技防”,环保手段再升级

作为中山生态环保“铁军”中的一员,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科长单启怡与同事们处于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最前线。

他们的所有工作都指向一个目标:打赢这场“战役”,守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在治水攻坚战中,单启怡和同事们主要聚焦深入落实水污染防治、组织全市河涌水质监测等方面工作。

这些工作不可谓不细,但他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与破坏水环境的行为斗智斗勇,而新技术的引进让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控实现从“人防”向“技防”的转变。

中山已于2021年8月7日在全省率先完成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并投入正式运行。平台每小时接收监测数据6000多条,同时搭载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743路实时监控视频,能够对水体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测,便于及时发现流域水污染事故,快速开展预警响应。

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发现的典型案例之一是超标排放、私设暗管排放重金属(总铜)废水案件。2021年8月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监测到二坊涌pH监测指标异常。

“我们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多次蹲点,经过初步判断和科学核准,发现该公司存在故意污染环境行为。最终涉事公司除了支付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金之外,还支付了因严重破坏环境而加罚的惩罚性赔偿。”单启怡说。

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成为环保卫士们的“第三只眼睛”,目前通过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的报警信息,已移交环境违法线索45单,其中7家已立案,项目成效已初步显现。

【数读】

近十年,中山市先后开展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排查等专项执法行动90余项,完成4689个“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排查整治

近十年,中山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43%

与十年前相比,2021年中山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减少约88.5%

建成各级主题公园等239个,森林、湿地主题公园41个,大型主题生态公园镇街基本全覆盖,细胞公园、口袋公园村居全覆盖

中山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17年的66.7%提高至2022年(截至8月)的83.3%;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苑世敏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通讯员】邹丹

【作者】 苑世敏;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