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王煜全-要闻评论,马斯克为什么以特斯拉命名

时间:2023-12-16 00:00:01 阅读:951 作者:聼兲訧掵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7月初的一个消息,今年晚些时候,特斯拉准备开放充电桩给非特斯拉电动汽车使用,也就是说其它汽车品牌也可以使用特斯拉充电桩了。

王煜全-要闻评论,马斯克为什么以特斯拉命名-第1张

这个消息的来源是美国白宫的一条简报,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是足以在产业界引发热烈的讨论了。

消息之所以来自白宫,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去年美国政府推出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极力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总计75亿美元的补贴。让白宫来宣布特斯拉的开源计划,说明它也享受到了政府基建资金上的支持。

很多人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不管是哪家汽车品牌,都希望能够跟用户深度绑定在一起,让用户使用自己的产品。为什么特斯拉会显得如此无私呢?

特斯拉开放充电桩,其背后是两层意义深远的产业布局,都是向服务转型,符合我们提出的从"卖产品"转型为"卖服务"的理念。

第一层是成为电动车时代的能源服务商,就像燃油车时代的壳牌石油。

在电动车时代的可以类比的中国公司就是宁德时代。宁德本来是一家电池供应商,也就是给车企做配套的,现在开始做换电站,也就是为车辆换电池,实现快速补能。未来换电站如果规模足够大,就是社会的底层基础设施了,本质就是提供电能的能源服务商,类似于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企业,成为电动车时代的"加油站"。

同样是补能,特斯拉目前还是以快充为主,现在是第三代,最高功率可以达到250千瓦(KW)。这是目前市面上功率最大的充电桩之一,大多数电动车自建的充电桩功率在200千瓦以下。功率大说明充电速度也快,在理想状态下Model 3充电15分钟能够补充250千米续航,拥有绝对的速度优势。

目前全球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厂商很多,但是考虑用户是否方便充电的不多。这也可以理解,车还竞争激烈,在市场上没有垄断地位,还要花费巨量成本铺设充电桩建基础设施,肯定是得不偿失的。特斯拉是市场领跑者,也是少数几家给用户安装私人充电桩、也建设公共超级充电桩的厂商之一。

这样,特斯拉开放充电桩,直接把充电功能面向所有第三方车企,不光方便了更小的车企,自己也进入到了能源服务领域,不光有电动车,还有遍布全美的充电服务,想象空间就更大了。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有3.5万个超充桩,平均每个超充站有11个充电桩。美国投行高盛预测,一旦特斯拉充电桩增长至50万个,充电服务将会给特斯拉带来超过250亿美元的年度营收。

特斯拉现在开放充电桩也有天时地利。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全美正在使用的电动汽车200万辆,基数虽然小但是增长很快。美国的公共充电站有多少呢?只有5.5万个。这里既有慢充也有快充,如果只算快充的话只有6000个,其中特斯拉就占了1400个。

平均算下来,一个充电站要服务36辆汽车,充电站经常人满为患,未来可能还会持续紧张。根据麦肯锡的建议,电动车产业要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状态,所需的充电站应该是现在的20倍。在充电基础设施紧缺的大环境下,特斯拉把公共超充开放出来,把充电补能服务提供给所有的电动车车主,自然也会得到产业各方的支持。

其实充电并不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活儿。在美国,很多老牌的充电桩制造商比如EVGo、ChargePoint、Blink在2010年前后就开始铺设充电桩了,但是并没有一家具有绝对优势,参与的企业很多,但每家的份额很小。

今年开始,电动车充电领域出现了一连串兼并收购的热潮,施耐德电器收购了EV Connect、ABB收购了InCharge Energy来进入充电市场,Blink Charging也在通过收购来扩张充电桩数量。

一方面说明电动车产业发展很快,很多初创企业都有机会;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技术门槛不高,竞争非常激烈,产业终局不好判断。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胜出者一定属于具有大规模量产能力,同时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充电服务的公司。特斯拉靠着绝对的电动车保有量,拥有一线的用户体验数据,同时进入能源服务领域,自己的车加上自己的充电桩,为用户提供服务自然会更顺手。

所以特斯拉未来有机会成为能源服务提供商,成为取代壳牌石油这样传统能源服务商的底层基础设施。

王煜全-要闻评论,马斯克为什么以特斯拉命名-第2张

第二层则更为长远,是成为未来的交通出行服务提供商,也就是Robotaxi运营商,是自动驾驶时代的Uber和滴滴打车。

特斯拉的理想是做交通出行的服务商,让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子完成日常通勤后,自己开出去拉活接单,不光不需要交停车费,资源还能有效利用,车子还能帮主人去赚钱。按马斯克的测算,一辆自动驾驶的车交给特斯拉运营,一年能给车主赚3万多美元,连续赚11年,是相当不错的生意。而特斯拉把车主们的车统一调度起来,不需要太多投入就能做成最大的网约车平台,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交通出行即服务"的理念。

在自动驾驶得以实现的时候,如果自己同时作为能源的提供者,把充电站经过自动化改造,自己管理调度的无人驾驶的汽车连充电都无人化,才能真正实现网约车大平台的自动运营。将来还可以把这个平台和电商、影视娱乐等应用打通,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就像今天的通信运营产业,未来在交通出行服务领域将出现真正的巨头企业,也许会超越今天的苹果、微软,成为市值最高的企业。这才是特斯拉的星辰大海。开放充电站只是通向这个光辉未来的一级小台阶。

其实数字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核心理念转变就是服务规模化,企业要积极调整,主动转换观念,从“卖产品”升级为“卖服务”。这方面很多产业都有相似性,一个类似的产业就是云计算。亚马逊最早有很多服务器,任务不饱和就想着租出去。不完全是亚马逊洞察到了这个商机,而是当时正好有提供计算和存储的服务器资源。如今亚马逊云AWS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时代的底层基础设施,服务生态也成长了起来。

王煜全-要闻评论,马斯克为什么以特斯拉命名-第3张

你还想到有哪些产业出现了类似的服务升级现象,你想过把自己公司的业务从产品向服务升级了吗?欢迎留言交流,加入讨论。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科技产业的底层思考逻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