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浅谈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与载体保护(乡村文化与乡村发展)

时间:2023-11-21 10:15:51 阅读:384 作者:潵荹哋貓

乡村文化与乡村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乡村文化与乡村发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浅谈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与载体保护(乡村文化与乡村发展)-第1张

乡村文化与乡村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包括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内容。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保护好乡村文化载体势在必行。

乡村文化的四种突出表现形式

要了解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就要弄清乡村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首先是农耕文化。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地方知识、农业信仰、农具文化、节气文化、农业生态文化等。丰富的农耕文化,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塑造人的良好品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是乡村手艺。乡村手艺所包含的思想、道德、信仰、愿望等内涵,使手艺的价值超出其使用价值而成为教化载体。像木匠、瓦匠、石匠、篾匠、编织、刺绣、酿造、美食制作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淳朴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

其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的,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各类以花、果实、农业场景和农事活动为主题的节日活动,成为近些年乡村发展的新业态。

其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习俗等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领域十分广泛。

乡村文化的三大主要载体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

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边界、民居、院落及其排列方式、街道、路口、公共建筑、祠堂、庙宇、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村落形状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

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

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文学、地方戏曲、信仰活动以及街头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

保护乡村文化载体的两个原则

在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基础上,保护乡村文化载体要遵守两个原则。

第一,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助于维系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强化农民把家庭责任与维护土地的责任、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生活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尊重农民的创造,像好婆媳评选、设立村级功德银行、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实行积分制、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第二,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农家院落及其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亲缘关系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也是为什么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传统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责编:彭翠楠)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