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为什么总有一些讨厌鬼在鸡蛋里挑骨头(为什么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

时间:2023-11-19 21:18:33 阅读:212 作者:看远方

为什么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我们为什么每天都很焦虑?哦不,我并不打算谈你没钱的问题,这个话题以后再说,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总有一些讨厌鬼在鸡蛋里挑骨头(为什么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第1张

为什么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

我们为什么每天都很焦虑?

哦不,我并不打算谈你没钱的问题,这个话题以后再说。

我只是想说,总有一些讨厌鬼在无事生非。他们看不见我们的成果,满眼都是我们的毛病,成天鸡蛋里挑骨头。

烦生厌,厌多了,你就焦虑了。

也许你擅长烹饪,你精心做了一道菜,吃的人第一句话却是“有点咸了”。你一定在想,你怎么就看不到,这盘菜的选材、色调、装盘,饱含了我多少用心和努力呀!

也许你喜欢干净,你花了一天时间打扫房间,把垃圾扔出房门。家人进门后,第一句话却是“门口的垃圾袋都有味了”。你一定在想,你怎么就看不到屋子里有多么干净呀,为什么只关注了外面呢?

你因此而苦恼,但你为了伪装出自己从谏如流,心胸开阔,还不能因此而直接发脾气。但不爽的情绪在潜意识里不断累积,内心焦虑感与日俱增。

终于有一天,某件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时,情绪爆发。但对方却莫名其妙,因为他只感觉到了这最后一件事情,却对之前你“累积“的事情无感。

于是,事情的局面往往会变成这样:你在暴怒中,他在委屈中,你的暴怒最终归于厌恶,他的委屈也最终归为厌恶,于是下面的事情就发生了:冷战、绝交、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就希望去分析他对你挑毛病“是否正确”。然而,任何一个问题都是由无数的偶然产生的必然,如果不将所有偶然全部分析清楚,那么就不可能存在所谓“客观上它是否正确”的问题。

因此,想要分析谁对谁错,这就是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所有的形而上学问题都没有答案。所以,分析谁对谁错永远都是徒劳的,即便问题最终“解决”,那也是休战,而不是和平,永远不会有一方真正的满意。这就是为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

我们无法改变他这个现状,但不爽的感觉是真真切切的。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观点,我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还是从自身入手吧。毕竟,我们的目标很单纯,尽量减少因此而产生的焦虑。毕竟,活着还是要开心才对。

难道要像阿Q一样自我安慰吗?当然不是。当面对其他人的指责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你不会态度好点吗?”

“你不会好好说话吗?”

“你难道看不到好的方面吗?”

“难道因为一样没做好,你就否认全部吗?”

这往往是你面对责难时的第一反应对吗?

其实并不是,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他说的是对的。

什么?你没感觉吗?好吧,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一日,乡村小教堂的神父正在准备吃午饭,村长急急火火过来向他忏悔:我今天又办了件错事,老王和老李打起来了,我因为跟老李关系更好,所以断案时有所偏袒。

神父静静的听着。

村长接着说:为什么我总是犯这种错误呢?如何能够正确的公正和义气呢?

神父说:上帝曾经指点过你呀。

村长大惊:上帝从来都是静听忏悔,却从没有开口指导呀!

神父说:如果上帝不曾指点过你,你怎么知道这样做是错的,而主动跑过来忏悔呢?

村长遇事时的第一反应是“义气”,他自己是这样觉得的。但他内心其实是可以明辨是非的。也就是说,他并不像他自己所想的那样,只想到了义气,而是他内心已经想到了“公正”,只是被“义气”的强烈所遮盖而不自知。

把话题说回来,当你面对指责时,你的第一反应究竟是“他说的是对的”还是“他态度不好”呢?

我想,看到这里你已经明白了,并且正在对号入座。当你思绪平静,内心掏空后,回忆起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也许已经意识到,你的第一反应是“他说的是对的”。只不过,你的第二反应过于强烈,把第一反应给遮盖了。

争吵往往因此而起。因为挑毛病的人不存在你的第二反应,只有第一反应才是你们之间的共鸣,然而第一反应被遮盖的你没有意识到这些,分歧也就产生,并且越发严重,导致了开篇说的那一幕。

如何才能挖掘第一反应,减少愤怒的产生呢?

俗话说,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王阳明说,心即理,致良知。

稻盛和夫说,作为人,何为正确?

他们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真理不在外部“公断”,而在自己的内心,内心所作出的第一反应都是准确的,这就是所谓的“人人都有良知”,也即“天理在我心中”,用心学的话说就叫做“吾性自足,无需外求”。

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不到自己“良知”的存在?

并不是良知不存在了,而是因为有些东西遮蔽了我们的良知。它们是:欲望和闲思杂念。

你肯定会说,我就要求对方态度好点,至于上升到这个高度吗?

你为什么希望对方态度好点?因为如果对方态度不好,会泯灭你的努力付出,进而会让你颜面丧失。归根到底,你并不是在意对方态度不好,而是内心渴求对你劳动付出的认可,鼓励,甚至是称赞。而对方的反应恰恰相反,才会激怒了你。

你付出的劳动究竟是为什么?

一盘好菜,是打算让食客美餐一顿,还是受到食客的夸奖?

清扫房间,是为了让环境整洁宜人,还是受到家人的夸奖?

一件工作,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岗位使命,还是为了领导夸奖,升官发财?

说到底,激怒你的不是他的态度,而是你的欲望没有被满足,甚至因为对方的言辞,让你觉得自己的欲望越发的无法达成。

在欲望中,你已经忘却了做事的初衷,在闲思杂虑中,你钻进了牛犄角,才会越来越焦虑。

你不是没有良知,而是良知被遮蔽了。你要光复你的良知,就必须去除你的私欲,摒弃闲思杂虑。这不是什么大公无私,而是为了你自己能够开心一些。

遇事时,先不要因对方的以偏概全或态度恶劣而愤怒。告诫自己先静下来,然后挖掘自己内心的良知,用良知的第一感觉去判断他说的对还是不对。如果是对的,那么先考虑问题该如何解决和改善,此时你的怒气自然就会平息下来,而关注焦点自然也就放在了更有意义的地方。

这就是所谓的“天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精髓“致良知”,这就是稻盛和夫哲学精髓“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也是城主一直强调的“存在即合理”的原因。而“存天理”点燃前提则是“去人欲”。

“换位思考”也好,“设身处地”也罢,这些人人都信口拈来的成语,真正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原因就在于内心良知总是被私欲所遮蔽,是非对错被抛在一边,只关注了欲望所在。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致良知”,能够总跟着良知的第一感觉去行事,那么他就会是一个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从谏如流的人,是一个被人人都欢迎的人。

“吾性自足,无需外求”。良知不是学来的,良知如同本能一样,本来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它。所以,什么天理、上帝根本不存在。天理就在你心中,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圣人从未有过,做到了“致良知”,每个人就都是圣人。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