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

时间:2024-02-23 00:00:01 阅读:82 作者:淺歩蜩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

谢屋村位于于都县岭背镇东北部,依山傍水,风光独特。该村有700余年的建村历史,留存了大量古民居建筑群,内有500多年历史的明代建筑——步蟾坊,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典型——“九井十八厅”。2014年该村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1张

全村约有农户700户,总人数约3200人,面积大概为2平方公里,谢姓人口户数占98%以上,下辖有坊牌组、九井组、营内组、下坪组、昌坪组、上屋组、干新组、洋坪组、下屋组、溪背组、老屋组、上排组、干背组、郭屋组等村小组。谢屋村耕地面积 1156 亩,主要位于村庄西侧,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番薯为主。全村主要植物种类有棕树、榕树、皂角树、香樟、桂花树、白兰花等,周边山体有竹林覆盖,家养牲畜以鸡、鸭、猪为主,无大型野生动物。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2张

一、村名沿革

据谢氏家谱介绍,南宋末年(1279年),谢屋村一脉先祖谢孟清从兴国大都来到于都打猎,来到象山(现谢屋村后面的就叫做象山),觉得此地不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同时还有蜿蜒环绕的河水浸润滋养,实为难得的风水宝地,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便决定在此开基建宅,带着族人迁居至此,繁衍生息。当时四周还住着肖姓、李姓、吕姓、杨姓、温姓等姓氏的族人。

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谢氏传到第六代时,开始越传越昌盛,其余诸姓氏的村民便自动迁徙到其他地方了,故望族谢姓族人逐渐发展形成了自然村谢屋村,为了怀念其他姓氏的乡邻,在他们居住过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以他们姓氏命名的地方,如:肖屋、温屋、吕坪、杨坪等。

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谢屋村被改为大屋村,90年代又改回谢屋村。

自谢孟清迁入,至今已繁衍28代,虽然谢屋村只3000余人,但谢姓后人早已扩散到岭背镇禾溪埠、水头、上营等其他各村,已有1万余人之多。自明朝谢宁开始,训敕子孙,务于耕学,村中民风淳朴,尊师重教崇尚文化,家家户户重视后代教育,谢氏子孙勤于进取,在明清时期乃至民国时期,有众多子弟出任各地各级官员,据家谱记载,自恢复高考制度后,共有一千多人考取了全国各大专院校。当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3张

二、传统建筑

村庄建筑因地势高低错落而建,传统建筑集中连片,主要在村中心地带,大部分古建筑及传统建筑保存较好。主要有牌坊、祠堂、民居、家庙等。

古建筑大部分为砖木结构,风火墙,悬山顶。特别是该村的明代步蟾坊,是一座全木结构建筑,该坊为歇山顶,四柱三间四楼重檐式木牌坊。整个牌坊分顶楼、明楼、次楼,坊楼檐下均以四层三朵斗拱出檐,檐角起翘。由四根立柱、八根戗柱支撑。

明代正统六年(1441),于都知县王琳等人旌表该村谢宁中举而建,曾于明代成化二十一年维修,是谢屋村标志性建筑。

这里有着很好的古村落环境,以步蟾坊为中心,周边分布的谢氏祠堂群、谢氏家庙、福神庙、谢氏民居等大批乡土建筑与其相映成辉,组成和谐的有机整体,使村庄更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4张

三、谢氏谱序

水头初修谱序(一)

于邑之族多名阀象山谢氏其一也谢氏之产多伟人惟康先生其一也先生起家多进士予继领多荐同会者下尝语予日吾象山之谢其先本晋太保文靖公安之裔世家间之邵武在南末时有讳师稷翁姑徙号兴国之竹坝宋末有讳孟清甫又自竹坝徒居于之象山今将十世矣旧谱失坠予编有谱欠详屡欲增而修之未暇予曰先生若自著某敢措一词自是宦遊南北疾阳暌隔久之成化中先生告归余亦以侍亲辞幸复同休致余特往象山拜焉先生喜甚留款累日余因得以闻所闻见所见者焉入其里淺其山水之奇秀登其堂喜其规制之朴素询其主位面坐者若惟崇惟新惟彦惟兰惟学辈规圆矩方足为谢氏之贤父兄阅其鹜序而立若志常志温志徳志亷志雄志通辈兰茁玉立足为谢氏之佳子弟又考其先世若庆宗诚举诚可怀恭文清文英文亮诸公皆积善累仁足为谢氏久远之祖又察其内闸若李王舒曾邱陈江周谭罗诸氏皆淑质懿行足为谢氏有徳之妇余乃作而叹日天之佑谢氏如此之盛哉谢氏之子若孙如此之多且贤哉自是往来仅十年而先生去世所谓谱者竟未脱稿鸣呼惜哉又十八年是为正德改元其子祐敬承父志命姪国勲叙次宗谱具书微余序空卷首以俟余时行年八十有九亦既老矣疏弃笔砚亦既久矣辞之可也而义不容乃口述其概令儿辈序之日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郡邑之存志也一家之中上自鼻祖下至耳孙原其初本人之身要其极什百千万而至于无算也不有谱牒远则忘其所自出近则薮世以上之字讳亦或不知下至祖免之亲相视如塗人故三世不修谱比之不孝而谢祐氏所以拳拳于谱必欲成編颁之族人正以尊祖敬宗睦族保姓而统散合离者良有在于斯也吾知其先大人之灵无复遗恨必将含笑于九京矣余谨推本而序之如此谢氏雲礽尚胥诸无忝前人

正德元年丙寅夏月 望日

乡进士四川顺庆府儒学教授

勅封承直郎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

邑人袁端自中书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5张

水头初修谱序(二)

粤稽太古三才既分我祖源流自有来焉生生不己益远益蕃地里世次沧桑更变孰能究其详悉惟说者谓成周之世周宣王封舅申伯于谢而谢之得姓盖本于此其后传有陈留之谢东山之谢最后有我象山之谢世传宋孝宗时谢师稷为集英殿修撰祖居福建邵武迁江西赣之兴国其源实自东山而来至宋末兴国竹坝谢氏之族昌盛蕃衍有分来于都水头择今地居者我一世祖孟清甫也益以其始居此地后人遂尊为一世祖地肖象形故日象山时文丞相天祥勤王大捷于都谱牒兵火无存我先尊大夫大人有谱意欲后增世次再详编列系图未及而考终焉迄今又四十余年嗟未岁月如流今之视昔亦后之视今也谱不断修失其流源世次后有以祖坟为无主者以同宗为路人者人伦不明风俗颓败皆原于此为可罪哉畅然惊觉遂谋诸弟姪辈佥曰是于是乃命姪之秀者曰国勲继我先大夫大人之志本而修之增而详之前朝既远勿论可也人亦有言自昔以降吾谢族最盛雅道相传名宦贤人极多子史具载可考亦不用述惟由宋来自兴国竹坝迁来今地将三百年已十世矣可中或顕或隐或老或少或勤诗书或力农业或前人善之可取或后人悉之不恢一一直而状之所居祖宅及各处坟墓象而图之各项醮祭接官等田明而记之

勅命奏议暨诸诗文但可采者节而未之一则以慰先灵于上世一则以示后人知祖德之源流兼以劝懋共勉于善以世继世光前振后于百千万世者也勲其敬而成之母忽

正德元年岁次丙寅七月望吉日

七世七十三岁嗣孙祜志祥再拜谨序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6张

四、谢氏统一字派

1、中华谢氏通谱全国统一字派(2013年,申伯公90世起启用)

旺族威雄久,昌隆德懿俊。嵩高南国式,容智胄昆泉。

卓越超群著,懋勤冠世贤。东山时雨济,宝树锦华添。

永泽忠良胤,长芳美善言。宗联环宇达,谱绪万家缘。

2、贛南谢氏族谱联修统一字派(1948年,申伯公101世起启用)

忠信诒芳久 乾坤化理周 唐尧垂典则 宜圣振儒修

品谊辉奎壁 性坚胜柏松 居官存雅爱 在位早登庸

海宇群伦仰 中华多土扬 满堂新富贵 千载发祯祥

(清瀚林院编修民国江西省省长谢远涵原作)

1995年兴国等14县谢氏族谱联修新增字派

谱联逢盛世 家乘庆重光

3、于都谢氏族谱联修统一字派(1948年,申伯公101世起启用)

联修为和宗 亲睦乐时雍 祖德昭宏远 人文奕世隆

惠民以甘霖 安邦有英雄 彪炳光史乘 伟烈咸钦崇

前贤垂恩泽 复嗣应克躬 建设新大陆 振奋旧家风

4、岭背水头孟清公房字派

孟庆诚怀文 惟志国如延 民天尚芳裕 永世继其先

从来本源远 光大振声联 书香绍祖德 荣昌启象贤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7张

五、宗祠

1、谢氏宗祠

谢氏宗祠宝勳堂位于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坊牌组。始建于明成化五年,经清代及1986年多次重修。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封火墙,悬山顶,面阔三间,二进三厅,前设院落及门楼。面阔10.5米,进深35.5米,占地面积425.3平方米。麻条石天井,青砖铺地,下厅饰藻井,中厅悬“宝勃堂”匾,天井两侧山墙均设门。门楼砖石结构,四柱三间三楼,磨砖对缝照壁式墙,门额嵌“东山世家”石匾。各楼均饰有砖雕斗拱。顶楼楼顶一瓶插三戟。

2、谢氏存正公祠

谢氏存正公祠位于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洋坪组。建于清代,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封火墙,悬山顶,面阔三间,二井三厅。宽9米,进深30米,面积270平方米。方形石檐柱,檐廊饰卷棚。麻条石天井,上天井两侧山墙设门与外相通,外墙饰门罩。

3、谢宁公祠

谢宁公祠位于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坊牌组。建于清代,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封火墙,悬山顶。面阔三间,二井三厅。面阔9米,进深35米,面积315平方米。谢|宁明正统元年举人,于都知县王琳等人为旗表其中举,在祠堂左侧建有步蟾坊。

以上的三座祠堂,祠堂门前屋后的路面几乎都是用古代河卵石,铺就的石街路,而且三祠堂相通。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8张

六、红色文化

谢屋村是红色村。长征集结出发后,该村谢宝金把中革军委仅有的手摇发电机从于都背到了延安。革命前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影响了一代代的谢屋人。

“我的伯父谢宝金年轻时力气很大,能挑起150公斤的重物,1934年在于都参加长征,主要负责保管一台重达140斤的军事委员会发报用手摇发电机。它不仅是一台发电机,更是毛主席和党中央沟通的桥梁。”谢宝金的侄子谢林贵激动地说。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推进到中央根据地的腹地,10月10日晚,中央主力红军准备进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临行前,一位首长对谢宝金说:“这些设备是中革军委的‘耳朵’和‘眼睛’,你要确保万无一失。”“首长,你放心,我一定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它们。”随后,谢宝金踏上了长征路。谢林贵回忆道。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9张

“由于当年中革军委只有一台发报机和一台发电机,便派了一个128人的加强连保护这些设备。开始有8个人轮着抬发电机走。随着长征的进行,伤亡人数逐渐增多,只剩下我伯父谢宝金、段九长和钟起汉3个人负责抬发电机了。谢宝金说‘即便只有我一人,也要背着它到延安’,伯父这种精神,还被毛主席赞扬了。”谢林贵回忆到伯父对他说的话。

红色文化传承:学习伯父红军精神帮助村民借钱修“红军桥”

时间回到2015年10月,谢林贵的老家岭背镇谢屋村,一座水泥桥被大水冲垮彻底毁坏,这座桥是上世纪80年代,已退休的谢宝金又主持修建了一座水泥桥。谢林贵称这座桥为“红军桥”。

为了方便村民出行,谢林贵四处奔波筹钱修建新桥,无奈寻找相关部门未果后,他说:“我家里的房子刚建完,用光了所有的积蓄,要不然他可以承担建桥的10万余元费用。如果有个人愿意免息借钱给他修桥,他愿意承担3年还清的偿还责任。”在他的号召下,社会爱心重新修复了这座桥,村民的出行又恢复了。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概况,于都县新陂乡高田村名胜古迹-第10张

(作者:宜春学院大一学生 谢敏宇;供稿:于都县志办)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