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

时间:2023-11-19 12:00:12 阅读:382 作者:倍加的爱着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1张

文/杨宏伟

河北获鹿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南海山村地处太行山东麓,是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属半丘陵地带,因背靠海山岭、面朝太平河而得名。七十年前,中央决定在南海山村成立中央外事学校。尽管在这里办学时间不长,却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外事人才,成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奠基之作。中央外事学校从这个小村庄走进北京城,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在南海山创办外语专科学校

说起我党的外语教育,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纷纷来到延安,支持我党的敌后抗战,外语人才的缺乏日益凸现出来。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中央就把培养外语干部列入正式议事日程。1941年3月,为了加强与苏联的交流合作,中央军委指示,设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队,常乾坤任队长。不久,发展为俄文大队(下属一、二、三队)。1941年11月,中央决定将抗大三分校改为延安军事学院,院长是徐向前,后为陈伯钧。12月,俄文大队转为延安军事学院俄文科。 1942年6月,军事学院俄文科调整为军委俄文学校, 校长曾涌泉。1944年6月,学校增设了英文科,因此更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校长是曾涌泉,后为杨尚昆。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坚持办学,虽然还很不规范,但这成为我党外语教育事业的最早雏形,培养了一批军事翻译干部和外语师资力量,为今后创办正规化的外语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批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华北解放区。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2张

◆1943年,军委俄文学校旧址。

1946年1月,延安外国语学校部分师生到达晋察冀党政军首脑所在地张家口市,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内成立外语系。6月,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的外语干部训练班师生转入华北联合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的外语系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浦化人任院长。12月,因战事华北联合大学转移至束鹿县(今辛集市)路过村。1948年5月,学校迁至正定县城天主教堂。(同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改名为华北大学,校址仍设在正定。华北联合大学的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的外文班合并为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这个时候,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面对新的形势,中共中央敏锐地意识到,我党的外交人手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实需要,要建立新中国,并使之走上国际舞台,必须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外事干部队伍。为此,决定成立外事学校,培养外事干部,为新中国外交工作提供人才储备。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3张

◆1948 年伊莎白·柯鲁克和叶剑英在南海山外事学校。左一叶剑英、左三柯鲁克、左四伊莎白·柯鲁克。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实行战略转移。撤离延安前夕,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周恩来亲自组织安排,把从南京、重庆和北平撤回的外事干部编成一支队伍,3月9日,这支队伍离开延安向东进发,东渡黄河来到晋绥解放区。5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以这支队伍为班底,在山西临县三交镇双塔村成立中央外事组,主任叶剑英,副主任王炳南,顾问马海德。下设三个处,即研究处、编译处和新闻处。中央外事组成为新中国外交部的前身。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4月,中央外事组随即迁至西柏坡附近的柏里村,对外称“工校英语班”。进驻西柏坡后,中央外事组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筹建中央外事学校。中央外事组专门组成了由叶剑英、王炳南、浦化人等人参加的筹建小组。1948年6月,经过紧张筹备,以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师生为基础成立中央外事学校,原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浦化人任校长,隶属中央外事组领导。叶剑英是中央外事组组长,又是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因此外事学校党和行政的领导关系都在华北军政大学。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4张

◆华北联大外国语学院院长浦化人(左)。

当时,在学校选址问题上,筹建小组确实动了一番脑筋。经过走访考察,筹建小组拟选址在获鹿县南海山村。村里刚搞完土改,政治稳定,经济基础好,有足够的房屋居住,而且距华北军政大学所在地南新城村3公里,距石家庄15公里,距西柏坡40公里,交通便利,是理想的办学场所。叶剑英将这些情况汇报给周恩来时,周恩来十分高兴,当即表示同意。学校成立之初,华北联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学生只有二十多人,加上其他学校转入的学生共三四十人,以后又陆续招来进入解放区的平津等地的进步大学生和解放区的优秀中学生,全校学生达到七八十人,这就是外事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分散住在南海山村的老乡家里。

实行正规化的管理与教学

中央外事学校属部队编制,实行军事化管理。从一开始,中央对学校的建设就提出了很高的标准,要求办成一所正规化的外语专科学校,很多中央领导参与到办学中。学校成立之际,按照中央安排,刘少奇组织召开了中央外事组会议,对外事学校的教育方针进行专题研究,并作出指示。会后,印发了《少奇同志关于外事学校教育方针的指示》。

《指示》主要内容为:1.教育方针中,不只要培养外事干部,而且要培养翻译干部,因为翻译工作是很重要的,若方针中只提出培养外事干部,将来会有些同志轻视或不愿去做翻译工作。事实上有些同志将来适宜做翻译工作的,故现在应将培养翻译干部作为外事学校教育方针之一。2.与外事有关的业务课程应当占80%,一般政治课占20%,因为外事学校毕业的学生不将业务搞好,将来出来工作是难胜任的。3.党的建设及思想教育由支部去进行,这样支部工作才不流于空洞。4.蒋管区即新民主主义外交政策不专设课程,组织几个报告即可。5.课程中增加中国近代外交史。6.外交上之外文译语及各种词类应列入学习课程,并将满清办洋务以来之外交译语及各种词类字条加以整理,若有不正确的加以改正。7.注意中文的学习,以加强写作及翻译时文字的通顺及精确。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5张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6张

◆中央外事学校旧址。

根据刘少奇的指示精神,学校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方针。明确了学校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架构,校长下面设有组织、教育、总务三个科。中央外事组派温剑峰任组织科长,余森任教育科长,张子丰任总务科长。政治助理员A班是霍明,B班是吴明,C班是刘耕园。明确了课程设置及实施原则,课程分政治课和业务课两类,政治学习时间占30%,业务学习时间占70%。规定学制本科二年、预科三年,实际上,由于工作需要,不到一年绝大部分同学陆续分配到有关外事部门工作。叶剑英对学校工作抓得很紧,按军队要求管理学校,经常召集师生召开座谈会,向师生讲话提出具体指示。学校每周用一天的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每天坚持读报一个小时,主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事政治、中央文件和整党整风文献。不定期地到华北军政大学礼堂听政治报告,听过朱德讲国内形势、廖承志讲国际形势、萧克讲军事形势、马彦祥讲白区民主运动形势等。业务学习只有一个英语专业,全校共有本科两个班(即A班和B班),预科一个班(C班)。教师有马海德、戴维·柯鲁克和伊莎白·柯鲁克夫妇、白蒂•葛兰恒等,以及曹汀、刘耕园、李正凌、周南等。

在艰苦紧张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外事学校成立的时候,解放战争局势已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处于战略决战的前夜,获鹿县城、石家庄市已解放半年多时间,为中央外事学校办学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但是学校白手起家,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十分简陋。学校没有校舍,师生分散住在老乡家里。没有教室,就在宿舍、院子里上课。从老乡家借来的木板,白天当黑板,晚上当床板。没有钢笔、用高粱杆代替,写字用的是粗糙的土纸。由于物资匮乏,铅笔、墨水、土纸、煤油等都是限量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常常出现断档。这个时候,他们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就地找来树枝、石块,在平坦的沙土地上练习拼写。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7张

柯鲁克夫妇

外事学校在南海山期间,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全国解放指日可待。面对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师生们感到压力很大,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办学目标,为新中国培养急需的外事人才,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每天5点钟,天还不亮,学生们就起床,以班为单位,排好队伍到村西的打麦场跑操。跑完操,进入早读时间,背诵单词,练习口语,房前屋后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上午下午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各科老师轮番上课。晚上点起小煤油灯继续上课,大多是自习,温习学过的知识,练习翻译写作能力。有时还组织分组讨论,讨论时事政治,交流学习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8张

◆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外文班学员在校门口合影。

尽管生活条件比以前有所好转,但粮食、蔬菜供应还是十分紧缺的。当时学校只有两个炊事员,学生们轮流帮厨。师生们吃的大都是粗粮,很少吃一顿细粮。经常吃的是窝窝头、土豆、小米饭、鬼子姜等,但这也不管饱。学生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是男同学饭量大,不够吃,女同学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男同学。为了不给老乡们增加负担,师生们发扬我党优良传统,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他们自己开了一块菜地,种了一些萝卜、白菜。还在村南盖起了猪圈,养了十几头猪。课余时间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到田里劳动,到猪圈喂猪。这样一来就大大改善了伙食。每到有菜、有肉吃的时候,师生们都主动地分给老乡们一起享用,老乡们无不佩服这些知识分子就是有办法。

当时,毕竟还是在战争环境办学,师生与老乡们经常躲避国民党飞机的侵袭。1948年9月,敌机进行轰炸的次数越来越多,主要目标是华北军政大学所在地南新城及附近的村庄。中央要求外事学校对国民党飞机的袭击和破坏要提高警惕,加强防备,减少损失。按照中央的要求,校领导作出紧急部署。在轰炸最频繁的几天里,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天未破晓的时候即起身,轻装,带上一天的干粮和水,每人扛上一把铁锹,躲到村外的道沟里,道沟七八尺深。师生与老乡们在道沟的两壁内侧用铁锹挖出一个个约三四尺深的洞,就是现在所说的猫耳洞,敌机袭击时,师生与老乡们躲在洞里十分安全。敌情过去后,师生们就走出猫耳洞,在道沟里继续上课,天黑后再回到村里。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9张

◆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

10月下旬,在蒋介石亲自督促下,驻扎北平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组织一支多达十个师的快速机动部队南下偷袭石家庄。接到中央外事组转移通知后,浦化人校长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动员部署。28日,外事学校全体师生吃罢中午饭,打好背包,整好队伍,开始向赞皇县转移。学校不是战斗部队,但为了防身,每人发了一颗手榴弹揣在腰间。战争年代,行军转移是常事,师生们早已适应了这种环境。在行军转移中,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年逾六十的浦化人校长和柯鲁克等外籍教师,本应得到照顾,可以骑马,可是他们坚持与大家一起步行,把马匹让给体弱有病的师生,或驮运书籍、教材及物品。长途行军十分疲劳,但每当停下休息,不少同学还掏出书本在路边学习。第二天中午,师生们来到赞皇县的山沟里,这里是老根据地,群众觉悟高,早为师生们安排了食宿。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学校很快安顿下来,继续上课。蒋、傅偷袭石家庄的阴谋被挫败后,11月5日,外事学校全体师生返回南海山。

外事学校在南海山的日子里,师生与老乡们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发展成为新中国外交家的摇篮

1948年12月5日,平津战役打响。随着平津战役的节节胜利,国民党部队退缩到北平城内,北平成为一座孤城。12月15日,中央外事学校师生奉中央外事组指示随军北上。这天师生们早早起床,将所住过的屋子和院落打扫干净,将借用老乡的物品全部归还,将水缸挑满水,依依不舍与老乡们挥手道别。由于当时北平尚未解放,学校先迁到良乡县城。良乡县位于北平西南20公里,是北平的西南门户。自秦朝建县以来,因“人物俱良”而得名。这里有文庙、昊天塔、乐毅墓、清行宫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师生们被良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染,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即将诞生而欢呼雀跃。这一切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校很快恢复上课,除业务学习外,还进一步加强政治学习,重点开展入城纪律的教育,因为有些学生将参加北平、天津等新解放城市的接管工作。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10张

◆南海山外事学校。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随后,外事学校搬迁到北平东郊南巷御河桥。这里原是日本驻华使馆的一个兵营,日本战败后,这个兵营曾被国民党某政府机构占用。北平解放前夕,旧政府工作人员把所有的桌、椅、床、柜等用品席卷一空。师生们不得不在地板上睡觉,坐着小马扎上课。尽管条件很艰苦,但师生们的情绪很高涨,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为了满足建国后外事工作之急需,中央指示扩校招生。6月,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30多名学生并入外事学校,改称为外国语学校,仍隶属中央外事组领导。校长浦化人,副校长刘仲容。学校设英文、俄文两部,英文部主任初大告,俄文部主任杨化飞,教务处长李遇安。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到9月份,全校师生已达到1000多名。有幸的是,10月1日,这批师生在校长浦化人的带领下,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历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11月,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正式成立,外事学校隶属外交部领导。1950年3月,浦化人调任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刘仲容继任校长。

1953年夏季,学校第一次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第一届四年制新生主要是从京、津、沪、宁等大城市招收的高中毕业生,外事专业属绝密专业,学校招生按国防军工院校标准,提前到中学选拔推荐。这一届共招新生94人。1954年8月,外国语学校经高教部呈国务院批准,改称北京外国语学院。行政领导关系由外交部转隶高教部。这一时期,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文专修学院、北京俄语学院并行发展。在教学方面借鉴苏联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过实践和创新,逐步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1959年2月,中央决定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设有六个系八个专业和一个留苏预备部。1960年9月,留苏预备部撤销,成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个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院校之一。1994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至今。列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走出的驻外大使400多名,参赞1000多名,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它是北京外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院百科)-第11张

中央外事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她开启了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几经变迁,发展成为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数十年的办学历程中,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秉承“外、特、精”的发展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创建了英语系、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等七十多种语言学科,是我国开设语种最多、国际交流最广泛的外国语大学,是外国语言文学和国际问题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国家改革开放建设发展输送了一大批外交、翻译、经贸、新闻、金融等涉外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不愧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注明转自《党史博采》。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dangshibocai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