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丁家洲的前世今生之五,最美汀州城在哪里

时间:2024-03-30 10:00:01 阅读:104 作者:轻言爱

丁家洲的前世今生之五,最美汀州城在哪里-第1张

曾是喧哗的汀洲街

道光元年(1821年)编《皖省志略》卷二记载:“江中之洲曰下荷叶、曰下港(横港)、曰曹韩、曰白沙、曰千金(紫沙洲)、曰新涌(新洲,即今老观)、曰小芜(小湖洲)、曰钱溪(钱湾)、曰丁溪(丁家洲)。”丁家洲与今天的老观嘴还是“江中之洲”,称为“丁溪”。道光以后,随着江水不断将上游的沙土冲入江中,鹊头山的险要逐渐颓圮,城洑镇的商市也逐渐萎缩。城洑镇的商户陆陆续续择地另起炉灶,下流十余里的丁家洲便是当时最理想的选择。

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沿长江一线激战,铜陵县城数次反复易手。《民国安徽通志·大事记》记载:咸丰五年“八月壬辰(1855年9月12日)清铜陵典史张颁瑞收复铜陵县。戊戌(9月18日)太平军由北岸来扑,复失之。”民间有说清军攻破铜陵县城,太平军从北门经十里长山逃走,指的就是这一场战斗。仅仅六天,太平军又从北门反扑,攻破北门。足见铜陵县城的战略地位之要。《清史稿》第四百七十五卷《洪秀全传》记载:咸丰七年(1857年)十二月“杨载福督师东下,焚夺陈玉成所派战船略尽。连日焚华阳镇,复望江、东流,疾趋安庆,破枞阳、大通镇,进克铜陵,驰入峡内,与红单船合。寇望风瓦解。”这里的“峡”,指的是今南夹江。“红单船”是广东用于海防的战船,船上可以安装大炮数门,相当于今天的战舰。战舰竟然驶入了夹江,想见战事之激烈。《清史稿》第四百一十五卷《黄翼升传》也记载:“(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规江南,奏设淮阳水师,荐翼升领之,即授淮阳镇总兵。十一年,破贼於黄湓镇,又败之方村。进攻铜陵,决城东北堤,从决口入据之。”这些战斗都发生在铜陵县城北部,无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无疑都要驻扎或经过城洑镇。城洑镇百姓为躲避战祸定会倾巢出逃,致使其商业元气大伤是必然的。

《广韵·屋韵》:“洑,迴流”。城洑镇面对着波涛汹涌而迴旋的大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千百年后,轰隆隆坍塌到大江里,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城洑镇的最终消失当在清末民初。

丁家洲泛指现安平对江老仁丰圩内钟仓河(古新沟)两岸的大片土地。最早的居民当然是丁姓后裔,以务农为生。所以杨万里诗云“鸟居鱼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万人”。随着兵祸、天灾,以及商品交换的萌芽,陆续有一些零星移民来到长江边的新沟口(古称犁洲头),他们在老仁丰圩两侧搭临时草棚或搭建简易房舍。因为没有土地,他们多以出卖苦力或从事芦编、制糖、粮油棉加工等手工业劳动。也有人从事针头线脑小商品贩卖或从事蔬菜贩运等活动,这是初期的商业经营形式。犁洲头也便成了周边居民经常造访的露水街和季节性农产品和手工产品交换的场地。犁洲头的名称并不广为人知,人们挂在嘴边的仍然是“到丁家洲去”。“丁家洲”便逐渐成为这一特别地段的专有称呼,而其他地块则另有了自己的名称。直到清代中叶,城洑镇的一些有规模的商铺迁到这里,丁家洲才开始繁兴起来。至上世纪初,丁家洲商业达到鼎盛时期。

“汀洲”名称的产生有不同说法,比较为大家接受的是:随着商业的繁荣,这里聚集了查、叶、张、翟、汪、王、吴、朱、盛等十余户大商号。加上更多的小商店和小作坊,可约二百余户,一千多人口。以农为业的丁姓人家便迁至仁丰圩内集中居住。该村落邻近太平街,呈一字排列,人称“丁家排”。丁姓族人在丁家排建了祠堂,宣示宗族的存在和宗脉的根基。其族人仍以种菜为主。远近闻名的“太平街臭干”也产自这里。丁姓人迁离了,但人们仍习称位于犁洲头的商业街为“丁家洲”。商户们人多财旺,逐步掌握了话语权,大家对以“丁”氏为地名感到委屈,于是众议,将“丁家洲”改为“汀洲”。音未变,不致遭遇误解,又去掉其中的“丁家”的影响,免得外人说众姓都派生于丁家。再是“丁”字加了三点水,既有文采又显气派。但从此却制造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误读字“汀”( dīng)。1928年民国铜陵县政府执行省政府《关于户口调查登记规则》,改全县十五个耆为七区十五联保。1939年设立乡镇,1940年撤区保正式设立二十个独立乡镇。于是,在这一系列行政区划变动中,官方文书内开始出现了“汀洲乡”、 “汀洲街”。“汀洲乡”政府设在太平街。然四乡八邻几乎没有人称其为“汀洲街”, 即使有人说“到汀洲街”去,也会说成“到丁家洲街上去”。

汀洲街呈丁字形。主街即建于仁丰圩堤两侧,当地人称之为“上街”。上街随南夹江和仁丰圩堤的走势,为南北走向。街道长约一公里,宽约四米,一色四方青石板街路。上街最盛时沿街商铺鳞次栉比,前店后坊分工有序。从上街的中间西侧开口,经过下行约一米高的长石台阶,便是一条西向的街道,直指南夹江,是为“下街”。下街比上街略窄,两旁商铺较上街并不逊色。汀洲街的商号喜欢以“隆”为名称吉语,如盛兴隆、汪义隆、翟其隆、张复隆等,以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汀洲街的商业贸易多以为农业农民服务为主。如铁器农具、农产品加工。其中尤以农副产品加工门类齐全,如豆腐坊、砻坊、碾坊(加工稻米)、糖坊(做米糖)、糟坊(制酒)、糕坊、黄烟店等。百姓生活用品也不乏经营南北杂货、百货京货、布匹绸缎、洋烟米酒等。此外直接为百姓生活服务的理发、洗浴、茶楼、餐饮、医疗、中西药等,应有尽有。大商号中最为显赫的是查氏广益号,规模大,经营面广,号称有三坊两店一棚。所谓三坊即糟坊、碾坊(碾米、磨粉)、糕坊;两店是指在上街和下街各有一个杂货店;一棚为木材大棚(经营上下水木材生意)。

汀洲街商业虽然兴旺,但流动人口并不多,其主要服务对象仍然是周边农民,所以一直是早喧晚偃的露水街。诚信立业之风、无欺无讹之道成为汀洲街的商家公奉的原则,使得汀洲街的繁华经百年而不衰。

丁家洲的前世今生之五,最美汀州城在哪里-第2张

已是萧索的汀洲街

据传农历七月二十二是财神节。汀洲街有俗,七月二十二做“太子会”。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丁家排村头有一座太子殿。四间砖木结构的庙宇,可约一百多平方。殿内供奉着两个太子和五路财神等其他各类菩萨。有一位尼姑住寺料理香火。太子的来历已无法查考,民间有传说这两个太子一个是文太子,一个是武太子,相当于文财神和武财神。也有人说供奉的是龙王的太子,主管镇压洪涝妖灾,保佑农民风调雨顺。周围百姓遇到病疫烦事和家有婚丧红白喜事,也会来太子殿烧香许愿或还愿。太子殿终年香火不断。

太子会由汀洲街当地的商会组织,除灾荒年外,每年都要在七月二十二日做太子会,每十年要做一次大会,以庆祝财神诞辰,祈求生意兴隆四乡平安。会前汀洲街道的商会主事们要在一起筹划,确定会仪规模、拟定办会程序、筹集会须钱款,安排组织分工。大会为七天,小会三天。逢会日,大家将两位太子的神象抬出殿来,供置在上街中段的一个大商铺里(常由翟其隆商号承担),供人祭祀。出会时,人们抬着两尊太子神象行于队前,商店老板的家人和伙计们装扮成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比干、闻太师、黄飞虎等封神演义中的戏剧人物随后,又有云灯、花篮、高跷、蚌灯、旱船等伴行。一路锣鼓喧天、笙管齐鸣。逢大会时还有滚龙助阵,浩浩荡荡来回巡游于汀、太两街和周围村庄。沿途有百姓放鞭炮迎接,还有的因为居住不在路边便提前备礼递书,恭请太子光临舍前,以讨得吉祥。会期结束后大家又隆重地送太子塑像归殿。

铜陵县历史上经济生产是农业为主,其传统习俗也基本上是围绕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进行的。汀洲太子会是铜陵民俗中少见的商业习俗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汀洲街不少住户迁出,此后的仁丰圩改建,汀洲街所处地段成了圩外地。1956年,国家实行合作化改造,汀洲街设有规模较大的供销社(内设新华书店)、合作杂货总店和粮站、棉花收购站、糖业烟酒供应站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仍然是铜陵县小集镇中较为繁华的集市街道。1963年始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通至胥坝的客轮通航,汀洲街设有客运码头,政府交通部门也在此设立了汀洲航运管理站。

鹊头山崩塌,城洑镇消失在江流中,汀洲街直接面对大江口的回流,年复一年无可奈何地崩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因大规模建设需要,江砂市旺,一大批南北东西的砂石商贩蜂拥而来。南夹江集中了成群结队的挖砂巨船。汀洲街出现过短暂的畸形繁华。而江砂的大量采掘也加速了江岸的坍塌,很快,下街房屋迅速倒塌,上街也从南段开始快速萎缩。到本世纪初,政府实行移民建镇,街道居民整体他迁,汀洲街终于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了。

汀洲街从成市经鼎盛到衰微,前后仅一百五十年。

作者:耿宏志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