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

时间:2023-11-20 16:23:59 阅读:585 作者:风景旧曾谙

2020年7月13日《莆田侨乡时报》脱贫攻坚0版3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1张

黄石惠村:

主打特色牌 铺展新画卷

“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这是郭沫若先生上世纪60年代来到莆田,当看到诗画般的南北洋风光时,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艾草飘香的季节,记者走进南北洋的一个水乡——黄石革命老区村惠上村。这个村,距离“全国十大最美母亲河”木兰溪入海口段的宁海桥近在咫尺,而宁海桥是南来北往的交通咽喉,奔腾的江水激荡着汹涌的海潮。惠上村内众多纵横交错的河沟,同样连着大海的脉搏,和着大海的节奏,春江潮水连海平。

在村里河沟修缮现场,记者见到村支书方玉芳——他毕业于集美水产学院,供职于原莆田县水产公司。单位改制后的2015年,他开始担任村支书一职。几年来,村里一些原来是蒲草丛生的河道、河沟,经过彻底的整治,如今已同木兰溪下游399条内河一样,与木兰溪互联互通,成为65平方公里城市绿心的一环,成为一江春水看潮生的美丽乡村,成为镶嵌在兴化湾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木兰溪下游乡村惠上,汇聚着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一批产业集群,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凯歌中,正在释放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2张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3张

江面开阔,河道深深,激情满满,端午节前后的赛龙舟,是木兰溪下游人家的保留节目。

琢玉能为器 点石可成金

哪里有工艺美术,哪里就有莆田的能工巧匠的身影。“莆田制造”跟着巧匠们走向全国。

每天凌晨3时许,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的县级市四会,其城区的“天光墟”就渐渐热闹起来,玉器加工户提着装满翡翠的篮子陆续入场。摊位上,或亮起应急灯,或点燃蜡烛,映照得白色塑胶盘中的各款玉佛、玉扇格外晶莹剔透。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场内人头攒动,借助计算器讨价还价,交易到上午10时,人群渐渐散去。

人们有所不知的是:在“天光墟”的这些玉器加工户中,近百分之七十的是莆田人!

“惠上村的一个传统特色产业是工艺美术,包括木雕和石雕。玉待切磋方润泽,器宜磨琢始生光。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方文桃的带动和指导下,惠上村人将木雕和石雕产业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革命老区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强大‘引擎’!”方玉芳告诉,惠上村人方文桃先贤,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莆田的工艺美术发展的进程中,这位先贤培养了一拨又一拨的后起之秀,惠上村的发展离不开他的领衔贡献!

熙春鱼港千帆集,出海云涛万网张。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包括惠上村的一批莆田木雕、石雕艺人来到广东四会,他们敏感地捕捉到四会玉器产业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四会玉器产业,依靠一双巧手扎成珠蛱蝶,凭借一颗匠心嵌就玉鸳鸯。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莆田人非常注重玉器的雕刻技艺,把每一件作品都精雕细琢,创造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奋斗不止,幸福方可期。凭着过人的胆识和超群的技艺,他们的生意十分红火,工厂也渐渐地发展起来。渐渐地,有的逐渐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业界巨头。

在这批人的影响下,陆续有不少莆田人来四会淘金。特别是进入90年代末期以来,莆田人更如潮水般涌向四会。到现在,在四会从事玉器加工产业的莆田人已经超过5万,拥有大小摆件厂20多家,挂件厂2000多家,年产值达数亿元,年产值和从业人数均超过当地总量的60%。刚刚30出头的方国营,在四会的翡翠城拥有4000个摊位,已经是当地一张响当当名片;现在,头脑灵敏的他又开始做电商这一块,并吸引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到来!

惠上村的人功不可没!

莆田人的到来,对提升四会玉器的工艺水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创造性地将木雕、石雕的技术运用到玉器加工上来,不但大大地提升了四会玉器的工艺水平,还让“摆件”这种中高档玉器产品成为四会玉器的主流产品之一。

“惠上村外出流动人口5163人,占全村人口的六成,主要流向广东的四会、广州等。这些在外致富的村里人,带动并积极参与家乡的各项建设,作为革命老区村的惠上村,像村里出名的龙舟摆渡一样,从此驶上了快车道,按下了快车键!”方玉芳提到的成功人士包括:

经营翡翠的方志民,先后向惠上小学捐资303万元;

经营沉香的方程洪、方国远、方国芳各向惠上教育委员会捐资111万元;

上面提到的四会市万兴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国营,同样向村里教育委员会捐资111万元。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4张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5张

古民居那高挂的灯笼,映照着百般的神韵,映照着百年的红元素。

古韵来相伴 敲开致富门

晴窗透日桑榆影,晚露湿秋黍禾香。

作为木兰溪下游鱼米之乡的惠上村,除了工艺美术村这张靓亮的品牌外,还有一张名片也照样是响亮的:兴化米粉之乡。村里的米粉年产量高达300万千克!

这是惠上村另一个传统的特色产业,它正在焕发出新的魅力,长长的“银丝”,将惠上老区引向小康之路。

宽阔的河沟,碧浪千层,清风十里,勃勃生机的岸上,摆放着一排排晒米粉的竹篾。惠上村人在碧海波平中,唱响了致富的福音——

叶秋莲是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十几年来,丈夫的去世,大女儿的癫痫病,再加上自己患有腰痛,这让她这个农村双女户家庭举步维艰。在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陈鸿霖的挂钩帮扶下,她于2018年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领到了一份工资,上初中的二女儿学业成绩优异,日子开始红火了;贫困户、单亲家庭程桂兴的女儿顺利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并于去年保送到该校研究生部;夫妇俩都患有身体残疾的方顺枝、郑瑞兰,不但住上了新房,儿子还考上了莆田一中,一家人开启了新生活。

村里的方万首老人,他做的兴化米粉是当地一绝,更绝的是,他是在自家阳台上晒米粉的!

一幢精美的、大气的楼房吸人眼球,这便是方万首的家。四楼的楼顶上,整齐的摆放着米粉。

“我们家每天只做500斤米粉,大家说我们做的米粉晒在阳台上,是绿色食品,都要提前预定的。其实,做米粉的是四个女人:母亲、堂婶、妹妹和我,女人心细,做的米粉自然有味!”方万首的女儿方珍莲笑着说。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6张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7张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8张

左:在小洋楼屋顶的米粉,既是美食,也是大产业。

中:麦秆编织成的垫子,是专门用来晾晒米粉的。

右:做米粉时使用的木框。

依靠米粉传统技艺,赶上好时代过上好日子的方珍莲,白天做米粉,晚上则扭起秧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幢古色古香的房子前,是一个红砖铺就的大埕,屋内摆放着莆田乡亲熟悉的车鼓,这是她家的旧居。

车鼓队队员陈玉金现场稔熟地表演起车鼓技艺:锣鼓咚咚中,宛如执铁板抱铜琶唱着大江东去!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9张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10张

车鼓队队员陈玉金现场稔熟地表演起车鼓技艺。

和声鸣盛世,雅乐庆阳春。村里人还热衷于“莆田十音”:在演奏时,弓法齐整、音色甜美、韵律明快、气氛热烈,既有江南丝竹之音乐艺术风格,又有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惠洋是莆田十音的发源地,起源于唐,形成于宋,盛于明清,延伸至近代,已有千余年历史,被誉为“太古遗音”和“古韵风骚”,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

地旺人勤,做大传统产业;春浓日暖,唱响“古韵风骚”——那一条条宽敞的道路,那一幢幢漂亮的楼房,都是惠上老区村强力振兴的缩影!

“集盛唐古典之精英,留霓裳之遗响”,传承千年的民间瑰宝“惠洋十音”,正在为跃马扬鞭于奔小康征程的惠上村儿女擂鼓加油!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11张

莆田这个村全国出名有玄机(莆田十大村名单)-第12张

莆仙十音八乐”,以其丰富的传统曲牌、独特的演奏方式和古老的传统乐器,成为绽放在莆仙大地上的一朵传统民间音乐奇葩。其中,荔城区黄石“惠洋十音”和涵江“文十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莆田侨乡时报 凌明信 编辑:吴智杰)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