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六十四卦排序由来(六十四卦排序由来)

时间:2023-11-19 13:45:30 阅读:772 作者:他说他姓苏

六十四卦排序由来?《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起于乾坤两卦,乾坤易之门故它是在乾为天,坤为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的这种思想指导下诞生的六十四卦的排列循序是以卦象的错综规律进行排列,这种规律是一种社会自然状态下运动的的规律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六十四卦排序由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六十四卦排序由来(六十四卦排序由来)-第1张

六十四卦排序由来

《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起于乾坤两卦,乾坤易之门。故它是在乾为天,坤为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的这种思想指导下诞生的。六十四卦的排列循序是以卦象的错综规律进行排列,这种规律是一种社会自然状态下运动的的规律学。

为什么把乾(1)卦排列第一呢?孔子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里的天,就是宇宙虚空,地球之外的虚空世界。看得见的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可它们的依附处却无所触摸,无所见。所以,六祖说的好“犹如虚空自含日月星辰”,这也是儒家的“天”的概念。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这个“无”,也就是六祖所说的“虚空”,也就是儒家的“天”。这个“天”,《易经》用卦来表示就是乾卦。儒家文化是讲天地人合一的,所以卦象自然包含天地人三才。上有天之笼罩,下必须有所承载,正如生物之雌雄,人之男女,必须配合才能有变化,所以乾卦第一。坤(2)卦次之。于人事,乾为老父,坤为老母。于自然,乾为天,坤为地,人以及其它生命在天地之间繁衍,生存。所以,《系辞传》说:“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由此看,天地形成以后,没有马上出现人类。而是处在一种集聚能量的准备工作。其状态就像小草正从地面下屈曲欲出的状态,因此坤之后就是屯(3)卦,取象就是一棵小草屈曲欲出。从卦象看,屯卦上坎为水为冰,下震为雷。雷之欲爆发,上为坚冰掩盖,实际上就是地球上的冰川时期。这个时期,没有人类,没有文化。用十二地支来阐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成于寅。寅为春,万物萌发,生机盎然。那么,屯卦相当于丑的时期。屯卦之后,是蒙(4)卦。蒙卦,山下有水,雾气迷蒙。取象杂草覆盖,其间有人。外卦艮为少男,故卦辞有“童蒙”之义。童蒙者,儿童有待启蒙也,比如人类初成,亟待教化。所以,蒙卦相当于寅的时期,人类刚刚形成。有了人类,麻烦就来了。为什么?人有三大原始习性,贪嗔痴。就是贪心,仇恨心和愚昧心。这三毒,就是罪恶的根源,所以人又被称为万恶之源,也不是没有道理。人类诞生了,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所以蒙卦之后就是需(5)卦。可是,在当时,用于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食物的获取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彼此部落之间、种族之间的争夺自然难以避免,于是就出现了诉讼,诉讼不合乎心意,就出现争斗乃至于战争。所以,需卦之后是讼(6)卦,讼卦之后是师(7)卦。师,就是用兵打仗,就是战争。这是一脉相承的,顺其自然的。到了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仍然有争讼,有战争。其根源都在于人的贪嗔痴,在于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在于人类屈从于欲望、愚昧和仇恨,而没有遵循智慧的力量。所以,佛家提倡用智慧来代替愚昧,用慈悲来代替仇恨,用利他来代替自私的贪欲。这是多么的伟大。儒家的理,道家的清,也都是倡导人们去私欲,同样了不起。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地从自己的内心下手,来校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呢?太少了。大多是拿着尺子去量别人,去修行别人去了。修行的事,绝对是修正自己的过失,这一点必须明确。经过一番战争之后,于是世界上又出现了暂时的和平,犹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大乱之后方能够大治,这也符合易理。也就是动极生静,静极生动,永远循环不止的道理。所以古今中外,从来没有永久的战争,也没有永久的和平。因此,师卦之后就是比(8)卦。比者,和也,亲也。比卦,上坎下坤,水流地上,水土本来相克,而这里土得水润,水得土载,故为亲和。六十四卦中,有坎的卦有十五个,都有艰难、险阻之意,只是轻重、大小不同而已,唯有比卦,没有艰险之意。然而,卦辞却有“不宁方来”字样,此即祸福互依之义,也是居安思危之义,可见圣人用心。其上六爻辞“比之无首,凶”,就是告诫人们,不要沉溺安逸之中,要像六二所言“比之自内,贞吉”,也就是自心要亲,就是慈悲;自心要安,就是平和;如此才是比的真义,才没有凶咎;否则灾难很快到来。比卦之后是小畜(9)卦。小畜的意思就是小的积蓄。畜做蓄讲;不过牲畜在当时就是财富的象征。牲畜的大小、多少就是表示财富的多少。所以,小畜理解为小的牲畜也不算错。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世界和平了,经济发展了,人们的口袋里面有钱了,银行有存折了,这就是小畜。可是,人有钱了,麻烦就来了,所谓“男人一有钱就变坏”就是这个意思。故九三爻辞说“舆说辐,夫妻反目”。舆就是车,说就是脱。车轮掉了,车能不翻吗?所以,许多夫妻能够患难,却无法同享福。鉴于此,《大象》告诫说:“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就是告诫君子,生活安逸了,要把精力集中在修文学,勉德行上面,千万不要沉溺娱乐之中。否则,如同上九爻辞之“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月望即满月之时,满招损也,所以君子一定要“德载”,否则凶也。德载,就是行履之事;所以小畜卦之后是履(10)卦。《序卦传》言:“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这也如同管子所言:“仓廪富而知礼节”。孔子对管子非常尊崇,曾告诉弟子:如果没有管子,我们大家今天还停留在蒙昧人的时代。这里顺便提一句,管子是红灯区最早创立者,是妓女供奉的祖宗。履者,礼也。履,就是行履,就是怎么去做,怎么把圣人的倡导落实到行为上。要时刻想象着自己是踩在老虎尾巴上那样战战兢兢地做人做事。如果能够这样地去实践圣人的教诲,那么即使真的踩在老虎尾巴上,它也不会咬你,因为你处世为人刚而中正。所以卦辞说:“履虎尾,不咥人,哼”。如果你能够按照礼的规范去做,那么你就会得到完美的结局,就履卦自身而言,是“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从六十四卦的系统来看,就能够迎来一个太平盛世;因此小畜之后是泰(11)卦。泰卦,上坤下乾,地上天下,看起来与“天地定位”、“天尊地卑”相矛盾,实际上这是体用交汇的例证。天尊地卑是体,天气清而地气浊,阳上阴下。而在起用的过程中,阴阳发动必然导致位置变更,否则何以致用?爻如此,卦也如此。泰卦,地上而地气下降,天下而天气上升,恰好天地交融而万物诞生。泰者,通也,阴阳相通。圣人做易,乾始至泰共十一卦,说明泰来之不易,经过争讼、战争、载德、行礼,最后才能得到太平盛世。从爻的阴阳看,乾以下10卦阳爻数目为30,坤以下阴爻数目也是30,所以爻之阴阳平衡也就是卦之中和,也就是圣人的理想社会。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平衡状态下,圣人仍然谆谆教导我们:“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否则“其命乱也”。大家注意,“泰否反类”,因此六十四卦主要以“相对”的原则来排列以说明这种规律:否极泰来,泰极否来;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如此反复,无所终止。这种“相对原则”是符合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的。因此,泰卦之后就是否(12)卦。《序卦传》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否者,塞也。天上而天气清而愈上,地下而地气浊而愈下,是以天地不交,阴阳不通也。中医的痞症,就是气机不通而形成肿块之类的疾病。所以,一人阴阳不通则成病,一家父子不通则家败,一国之君臣不通则国亡。但是,否之运也不是永久的,故上九爻辞曰:“倾否,先否后喜”。《象传》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虽然说否极泰来,但是需要过程,非一蹴而就。君子于否的状态时,要安道守命,等待时机。但是,不是消极等待,所以必然与人有往来。往来的人,皆同类也,所以否卦之后是同人(13)卦。故《象传》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人卦,上乾下离,日附于天,同类也。卦辞言:“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于野者,待时而动也。利涉大川者,往来也。为何而往来?为君子之志、圣人之学而奔走也。奔走的结果,就是君子之道大昌,故次之大有(14)卦。同人卦和大有卦的不同在于上下卦形颠倒,同人卦上乾下离,日尚未上天故不明;大有卦离上乾下,日高悬天中,故光明普照。同人,乃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大有,则大有所得也。此时,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如此才能如其上九所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天佑之”者,就是自己佑护自己,天才能佑护你。什么意思?就是你自己先要做到遏恶扬善,就是佑护自己;那么上苍才能佑护你。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学佛的人,亦或者学道的人,总是希望寄托在佛、菩萨和神仙身上,殊不知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你没有自己的努力,如何能够与佛、菩萨、神仙的力量相感应?所以,大家无论学习什么,必须先要明理,不能迷信。当人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往往容易自我膨胀而失去了准星。所以越是得意时,越要谨慎而为;越是有成就时,越要谦卑。故《序卦传》言:“有大者不可盈,故受之以谦”。卦辞说:“亨,君子有终”。谦(15)卦,就是谦卑而不自满的意思。上坤下艮,坤为平地,艮为高山。高山藏在地下之象,乃象征自我这座大山坍塌倒地也,故而谦卑。大凡人之所以骄傲,都是把自我看得很高。比如一个人,有才能,可是如果自视甚高,就容易骄傲,狂妄。在单位就容易违抗领导的命令,也会受到同事的冷遇甚至排挤。如果不能及时反省,他就会处处觉得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最后一事无成。非是命运冷落了他,实在是他不懂得自省的缘故,不懂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不过,谦虚固然好,也要有尺度;如果过分谦虚,反而让人觉得虚伪。而当你处在大而有的时期,又能够做到谦虚,那么你周围的一切必然是和谐的;因此《序卦传》曰:“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者,和悦也。就豫(16)卦而言,作为一个君主,你的国家一定是安定的,你一定受百姓的拥戴。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利于你召集大众,顺时而动,顺时而为,或者用兵,或者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都是非常适合的。作为君子,应该像六二爻辞所言“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意思是操守要如同磐石一样坚定不移。蒋介石的名字就是取于此。对照蒋氏一生经历,与豫卦非常符合,我曾撰文专门说明。好了,国家和悦了,百姓安乐了,自然就愿意跟随君主。也就是百姓随君主,小人随君子,君子随圣人。是故,《序卦传》曰:“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随者,从也。从什么?从和悦也。有谁不喜欢,不希望处处和悦呢?随(17)卦,上兑下震,雷动泽中,水自然随之而动。兑为少女,震为长男,阴从阳也。但是,随和悦不能盲目地随,和悦有正有邪,因此自有大义于其中。所谓大义,即圣人之教诲。君主以百姓之和悦而动,臣则随君,欲则随理,恶则从善,此即随卦之真谛。如果你违背了这个大义,沉溺于悦乐而不能自拔,那么就是失去了生机,国家会衰败而走向灭亡,人的身体会败坏乃至死去。因此,随卦之后就是蛊(18)卦。蛊者,败坏也。蛊卦,上艮下巽,风在山下,为山所迫,不得畅通。风,就是阴阳二气。风行天上,通畅无阻,所以天德无垠。风为山阻而不畅通,新陈代谢的功能就大大降低,食物就容易腐坏生虫。凡是社会到了蛊的时刻,都是政治腐败之时,败坏之极。而在蛊的状态,“君子以振民育德”,就是不能任其败坏,反要振臂高呼,提振纲纪,进行改革。而改革自上而下者易而有序,符合礼仪之道;自下而上者,多乱之,历代农民造反、起义莫不如此。所以君王一定要出面,领导改革;因此蛊卦之后为临(19)卦。临者,君临天下也。“咸临”、“甘临”、“知临”、“敦临”,乃君王下临百姓的态度和方式,“教思无穷,容保民万疆”乃君王临之目的,如此则如上六爻辞所言“吉,无咎”。所以,临卦是为君王以及君子如何面对、应付蛊之败坏的局面而出现的。好了,君王知道如何“临”民了,可是还有一件大事不能忽略,那就是观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天意,因此临卦之后为观(20)卦。《序卦传》曰:“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这里的“物大”指的是什么,古人肯定早有论述,我没有拜读,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挥。我认为就是天。在儒家的思想里,没有什么比天大的,天子,天之子也。君子、小人、百姓也是如此理解:世界上天最大。所以,君王亲临百姓的同时,自己一定要敬天、祭天;同时也倡导百姓敬天、祭天;故《彖传》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虽然有重视风调雨顺的意味,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统治,犹如历代君主对宗教的态度和使用。天也敬了,百姓也临了,还不够。治理国家必须两手抓,文武并轨,一张一驰,一开一合。所以,司法、刑罚这些东西不能丢。于是,噬嗑(21)卦出现了。《序卦传》曰:“可观而后有合,故受之以噬嗑”。噬嗑者,咬物之状。物硬故须咬,民硬则须刑,故卦辞言:“亨,利用狱”。《象传》则说:“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其六爻之爻辞多以身体之伤,如灭趾、灭鼻、遇毒、灭耳,暗喻对国家之害;而伤害皆来自内不能遵循圣人之道,外不能安守国家之法也。所以,噬嗑一卦,乃治理天下之大用,古往今来不可偏废。但是,刑罚必须宽严得中,否则严如秦之暴政,必然导致民怨载道,天下大乱而速忘。因此,君王还要在刑罚的同时,一定要明察秋毫,不可乱用刑典。故噬嗑之后为贲(22)卦,《序卦传》曰:“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故受之以贲。”贲者,纹饰也。也主文采。“苟合”者,乱用狱也。故《象传》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明,即明察;折,即偏颇。易理即阴阳之道得中,故文采即文治,以备刑罚之偏也。文武之道的要领都告诉你了,可是你不遵循,还是或偏于刑罚,如秦之暴政;或偏于安逸,如宋之溺乐;那么阴阳失措日益严重,祖上留下的老本也吃光了,社会就必然发生大的动乱。于卦象上,就是群阴剥阳之象。因此,贲卦之后就是剥(23)卦。剥者,削夺也,阴夺阳也。于易理,阳为君子,阴为小人。于朝廷,阳为忠臣,阴为奸臣。于百姓,阳为良民,阴为劣民。而剥卦之五阴对决一阳,阳寡不敌众,必乱也。一阳孤立,硕果仅存,所以君子要善护其身,身安道也安,故卦辞言“不利有攸往”也。而正是这仅存的一阳,卦体自下而上完全颠倒过来,又重新生发出活力来,这就是复(24)卦。因此,《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在六十四卦中,除了乾坤二卦,就是坎离二卦,然后就是姤复二卦,都是消息之机所在。复者,返也。一阳由剥之上返回到复之下也。一阳在上,即是初生,生机所在,故《彖传》言:“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而天地之心本无所见而又无处不在,惟有发露之初阳为其踪迹也。故人心之善恶也是一念之端,故修行唯心是为,看护好这一念。卦辞有“朋来无咎”“七日来复”之句。朋者,同类也,卦仅一阳力微,故需要朋来相助。七日者,有人言复乃十一月卦,一阳初生;姤乃五月卦,一阴初生;从五月到十一月为7个月;有人言十二地支至7为冲,冲则动,所以反复。我觉得,一卦六爻,从初爻至上爻再回到初爻即是7,同理从上爻到初爻再回到上爻也是7,一爻一日,故“七日来复”。此解释当最为合理。复卦继剥卦之后,一阳初现,乃治乱之始,故须养足精神。怎么养?静心息虑,安养初阳这一圣胎。静心者,诚心第一。故复卦之后为无妄(25)卦。《序卦传》曰:“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为什么复则不妄?天地之心已现,理明也,故不妄。所以无妄者,不妄思妄动也;妄则有灾。心不动,有灾也是外来,故“勿药而喜”。为何?心不执着也,心中无物,则灾不能为大而自去也。无妄之心,即无思无为之心,即天地之心。以如此之心治世,乃圣人之道也,何愁盛世不得。故无妄之后为大畜(26)卦。故《序卦传》曰:“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此大畜,非仅指物质之蓄,德行之畜,实乃心之更加广大光明也。从修行的角度,心性发露,继而安之,而后畜之,继续养之,道自成也。所以说,《易经》何尝不是一部修行的经典啊!若能如此,则必如《象传》所言“何天之衢,道大行也”。所以,大畜之后是颐(27)卦。颐者,养也。养什么?养心第一,养德次之,养人继之。故《序卦传》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养也。”卦辞有“自求口实”之语,即人之自养也,亦如学佛之自度也。对于君王,以圣人教诲养己之德,才能养百姓。对于君子,如如不动才是至养,才能更好起用利益于国家。养之大义如此。反之,如果人之不知养心,不知养德,唯求私欲而养,则德死矣,圣人之道不存焉。如同食物可养人之性命,然过于贪吃则有食胀而死之危。所以,颐卦之后为大过(28)卦。大过者,大的过患,有棺椁之象。其卦上阴为凋零,下阴为无生气,所谓“本末弱也”,故有死相。过之大者,莫过于死。中间四阳太实,于心则我欲充满;故君子必须去我欲,我欲去则天理方行;否则生也如死,仅一行尸走肉耳。但是,逢大过之时也正是有为之时,而能挽救者非大德大位之人而不能。有大德大位之人,则能够力挽狂澜,至少能够把国家从生死边缘拉回来,但是还是处在险地之中;否则难逃国破家亡之厄运。物极必反,此是易理之再三强调的。所以,当事物进入到大过时,意味着走到了极致,必然发生变化。故《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29)者,险也。也就是说,事情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只是量变,还不能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由死地而退回到险地,已经是得到了改善。可是,进退毕竟皆是险地,那在险地中应该如何呢?卦辞言:“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孚者,诚信。心亨者,心通也。心通则无所挂碍,故利于行。行有尚,当然是以圣人之道为崇尚而有所作为。所以,《象传》言:“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就是不但自己按照圣人要求做,也要教导别人这样去做,迁过改善,去应付险境。诚信是坎之道,坎中实也。心通者,则非离莫属,离中虚故流通无碍。所以,坎卦之后自然是离(30)卦。六十四卦,乾坤为体,坎离为用。道家修行主要从坎离入手,佛家也不例外。只是道家的坎离更注重身体,而佛家的坎离更重视内心。内心的坎离怎么讲?就是坎为诚,离为明。人心诚才能心制一处,心制一处才能无事不办。心诚到极点自然就无所用心,无心可用。离中虚,虚即空;离为明,空明不二乃离之真道。以此为宗旨,自然能够离开险地而到达光明之境。离,丽也。日月丽,天地丽,一切本来如此,乃是从险地得出方才有暇领略而已。承上所述,既然脱离险地,面对天地山川之丽,人就必然有所感。故离卦之后为咸(31)卦。咸者,感也。感什么?感情也。两性相感,两情相悦,于是夫妇之道盛焉。夫妇之道贵在长久,故咸卦之后为恒(32)卦。恒者,久也。德恒为要,德不恒则自招羞。然,“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33)者,退也。阴进则阳退,妇进则夫退,小人进则君子退。唯有退才能不与之争,而全君子温润之德。而大凡争者,多为利往;争利则忘义,非君子之道,圣人之训;故须退避。尤其功成名就,能不贪恋富贵而急流勇退者,则如其上九爻辞所言;“肥遁,无不利”。肥者,非财富,乃德丰也;德肥才是真利。但是,遁也非伏而终老不用,一旦时运变迁,国家需要,自当再鼓而前。故《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大壮(34)者,阳壮大阴退缩也。阳过壮则易躁进,欲速则不达。从遁隐出山到为朝廷用,中间需要洞察事态,故须谨慎而不能贸然而动,此大壮之所戒也。虽然圣训如此,但是人在大壮之时,多难以自制而不得不进,故大壮之后为晋(35)卦。晋者,进也。故《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怎么样去进?圣人再三告诫:“顺而丽乎大明,柔而上进”。顺者,顺天道而为;大明者,明德也;柔而上进,晋之大义也。《象传》言:“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就是说,在进的过程中内要清楚明了,外要昭示圣人之训,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则由光明而陷入黑暗之中。故晋卦之后为明夷(36)卦。晋卦,离上坤下,日出地上,光明之象。明夷卦,地上离下,日入地上,日落黑暗之象。《序卦传》曰:“进必有伤,故受之以明夷。”为什么进必有伤?不遵循圣人之训,急躁冒进之故也。既然受伤,那么该怎样应对呢?《象传》言:“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何谓“用晦而明”?即以晦藏明,以晦养明,而明不息灭,如文王被囚而演周易也。《序卦传》曰:“夷者,伤于外,必返家也,故受之以家人。”所以,明夷卦之后是家人(37)卦。此是圣人语,我则不如此认为。我理解为,在一个晦暗的时期,以沉溺于家庭安乐的表面形式来养明,来养道,故受之以家人。但是,与家人相处,也有家人之道,即如卦辞所言“利女贞”。为什么?因为君子在家养道,女人应当辅之。怎么辅助?贞也。女贞才能正于内,而不是以男女情欲勾牵丈夫;这样丈夫才能更好养道。若能家家如此,则家正而天下也正,即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家道通天下之道也。按照这样的宗旨去处理家政,那么小家和美,大道得养也。反之,则家不安,道不宁,何以济天下?故家人卦之后是睽(38)卦。《序卦传》曰:“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为什么家道穷?未履圣人之训也。女不贞故家道乖,夫妻反目也。睽卦,上离火而愈上,下泽水而愈下,同床异梦,水火不容,故家道穷也。外乃晦暗,内家道穷,君子内外交困,陷入难地。故《序卦传》曰:“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睽卦之后就是蹇(39)卦。蹇者,阻塞不通,险在前也。临蹇难之时,君子一要反身修德,二利见大人,三需朋友相助,有此三者则难可解。故蹇卦之后为解(40)卦,《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蹇难虽然得以缓解,但是不能万事大吉,掉以轻心,还要继续迁过就善,减少私欲,培养福德,故解卦之后为损(41)卦。《序卦传》曰:“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者,减也,减私欲也。故《象传》曰:“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所谓“为道日损”就是这个道理。修行是加法,也是减法。所谓减法就是减少私欲,即清心寡欲;所谓加法,就是积累德行。故损卦之后就是益(42)卦。益者,增也。《象传》曰:“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此即损益之道也。损过增善,则阳越升而阴越减,德行越增越满,大有一触即发之状。故《序卦传》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43)。夬者,决也。”决者,裂也。德行越增越多不是好事吗,为什么决裂?又和谁决裂?原来,大凡人之处世,当才能显著或者有所成就之时,难免生高傲之心,德行丰沛时难免有鹤立鸡群之势。而此时如果不能躬身反省,懂得敛藏,将会出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结局。结果,道之难成而遭夭折,如上六之辞“无号,终有凶”。所以《象传》曰:“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居德者,居德自傲,居功自傲也。君子于世,不可能孑孓一人而独来独往,总是要和人打交道。当你从这个群体决而裂之,又必然走向另一个群体,和许多新的对象建立起联系。所以,《序卦传》曰:“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44)者,遇也,不期而遇。夬卦一阴在上,为众阳所迫,阴阳有决裂之象。姤则一阴在下为初生,有渐趋向上之势,故有“女壮”之意。譬如你来到一个新群体,一切重新开始,对待所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要从细微处入手,言行谨慎,防微杜渐。这样,即使小人增多,敌意增长,也无碍于道心,也会被你感化;于此,则圣人之道也就易如风行天下一样,畅通无阻得到传播。遇到的人多了,自然就会聚集在一起。故《序卦传》曰:“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萃(45)卦,取泽水聚集大地之象。由于圣训得以广播,大家得以聚集,正是有为之时。聚会做什么呢?卦辞有“王假有庙”,“用大牲吉”,所以萃乃祭祀之象,祭祀祖先,祭祀天地,和观卦相似,都是发挥精神治理,为政治服务,只是形式更为具体。“聚而上之,故受之以升。”祭祀天地祖先,是崇高的精神层面的事,所以能够提振人心,故谓之“上”。所以萃卦之后就是升(46)卦。升者,歌舞升平也。升卦应该是第六十四中第二个高峰,犹如刘秀之光复汉室。第一个为泰卦。一个国家,圣训广播,民心聚集,不忘祭祀祖先天地,自然就会繁荣昌盛。而君子之德之善,也要随之而上升,而高大。故《象传》言:“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总会出现瓶颈状态,好像停滞了,甚至倒退。政治、经济如此,修行也是如此。所以,升卦之后就是困(47)卦。《序卦传》曰:“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卦上泽下水,水下潜而泽中无水,故为干涸之象。处困之道唯贞,坚贞顺天,不屈己志。泽在上而无水,故困在上;困在上必返下,故受之以井。井(48)卦,水在井中,可以养人,故能解泽中无水之困。所以,井需要经常维修,修井如同修心;但是,井毕竟有所废弃的时候,这就需要重新打井,于是变革之事继之而来。井卦之后就是革(49)卦。所以,《序卦传》说:“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改变也。井养人,养而元气充沛,方能起而变革。革,“改命吉”,此即“革命”一词之由来也。后世许多词汇。成语皆来于《易经》。而最能够代表改革的物品,就是鼎。鼎乃国之重器,历代以为宝物。大禹曾制作九鼎,以象征九州。一言九鼎,概来于此。所以,革卦之后就是鼎(50)卦。革去故,鼎取新。井以水为用,鼎以火为用,均是君子致用之时。除了君王,“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震(51)卦,于人事为长子,但是古往今来继大位者有几人为长子?震为动,为威,故《象传》言“君子以恐惧修省”。概大凡长子者,多不懂得震之大义,以致大位传于他人。但是,物不可以终动,动必有止。故震卦之后就是艮(52)卦。艮,止也。止什么?动静顺天,当止则止,不盲动,不躁进,不越权,不逾位,随礼而行,尊理而止,故《象传》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思不出其位,并非不思,止震之躁进非不进;故《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艮卦之后为渐(53)卦。渐,渐进也。如人之长行,力量、速度要得当使用,开始宜缓进,然后慢慢调整;若开始便快速奔跑,到后来已无气力,而不能致远。治理国家,个人修行皆如此理,张弛有道也。由渐进而进,非是没有目的,必然有个目标,故“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因此,渐卦之后是归妹(54)卦。古代有诸侯一娶九女,姐姐嫁过去了,妹妹也跟随过去,即“妹归”也。渐卦、归妹卦皆以女子、夫妇为题,以阐圣训。渐,男女婚姻父母定,人未谋面,伊始故须渐进,相互适应;继而婚嫁有了归宿。是以,男应居德,女宜贞吉。此即圣训也。能够按照圣训去做,就会有大的收获,故《序卦传》曰:“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丰(55)卦,为什么为大?庄稼丰收是为大,离火得震木之生助是为大,日明于空而雷动以和之是为大;但万物之大莫过于德大,故德大才是丰之要义。丰卦多述日晦昧之象乃反证“明”之重要,不可为丰之外象所迷惑,要见到繁荣之下的各种弊端,病绳之以法;所以丰又有治狱之象。纵观历代,无论人或事,盛乃衰之始,生乃死之端。此乃自然之理,也是易理再三所明示。圣人之所以苦口婆心,再三啰嗦,无非是希望人们能够顺天应时,尽量使得和谐生活得以延长,多些幸福,少些痛苦而已,亦即菩萨悲心也。奈何世上诸人,不能体会圣意;即使有所领悟,也多难以运用;即使有所运用,也难以恒久。故,历史的车轮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序卦传》曰:“穷大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者,众也。”是以,丰卦之后为旅(56)卦。旅,离家在外也。所谓“旅者,众也”,乃是背井离乡的人太多。人在旅途,心更不稳,所以更需要德贞,才能逢凶化吉。旅卦爻辞多凶,即是告诫。“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人流落在外,能有个落脚处是希望所在;而有几人能够得以容纳?所以只好见缝插针,有孔便入了。故旅卦之后为巽(57)卦,取风无所不入之意。人处巽之时,有困难只能拜求官员,所谓“利见大人”也。而君主,则应该广泛布施百姓,君子则奉君命而行事。这样一来,百姓能够从艰苦中得到安乐,从流离中得到慰籍,故《序卦传》曰:“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说也。”说者,悦也。故巽卦之后为兑(58)卦。兑,悦也。百姓安乐了,正好开始讲习圣人之道,图以重整旗鼓,继续安定。人们安定了,喜悦了,苦难就消散了,危机也就解除了。故兑卦之后为涣(59)卦。涣者,散也。于流民,涣则不聚集而闹事、造反的危机得到解除。于个人,涣则内心平和无滞碍,外则随理而顺时。于君主,则君臣猜忌消除,国家重新安宁。于是乎,又要祭祀天地,祭祀鬼神,祭祀祖先,热闹非凡了。但是,虽然患难解除了,人们欢天喜地,仍要懂得节制,故《序卦传》曰:“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涣卦之后为节(60)卦。节,节制也。“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有了制度节制,但是能不能按照制度来处理,能不能依法处理,这就涉及到诚信问题。故《序卦传》言:“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节卦之后为中孚(61)卦。中孚者,信也。强调的是司法信用,制度信用。如果司法、制度都没有了信用,那必乱也。所以中孚卦也有刑狱之象。下卦中,几次出现刑狱的卦象,乃预示在事物走向后期时乱象众也。到这个时候,即使按照司法办事,也只能是小修小补了,尽量使损失、灾难降低到最小限度;也就是说,还有小的过患。故《序卦传》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所以,中孚卦之后为小过(62)卦。小过卦,有飞鸟之象。鸟飞空中,音传而已。也就是打雷难下雨,政令难行也。所以卦辞说“可小事,不可大事”。“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此是《序卦传》之解释。圣人认为,小过卦时,“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也就是,人们的行为归于恭敬,死丧礼仪过于悲哀,使用过于节俭,所以产生小的过患;那么既然过分了,就应该给予接济,所以小过卦后为既济(63)卦。既济卦的意思是该结束的要结束了,结束的时机和条件成熟了。为什么?因为事物发展到最后,人们流离失所,司法也失去诚信了,物质匮乏而不得不过度节俭,已经山穷水尽了,所以到了尽头,就是既济,灭亡的条件既济。但是,物极必反,终而复始,旧的结束就是新的开始,故《序卦传》曰:“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既济卦之后为未济(64)卦,虽然六十四卦“终焉”,而世界又“始焉”。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