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凡夫俗子读国学之论语篇(论语选读学习篇)

时间:2023-11-19 05:58:27 阅读:115 作者:天涯不回头

凡夫俗子读国学之论语篇(论语选读学习篇)-第1张

文/王行健

写了三天的文章回过头来看有了新的发现。一切创作都来源于“灵感”,而一切“灵感”都是过往积淀接受感官刺激后的反应。从我记事开始,老爸的床头就没断过书。所以我虽学业不精(数理化对我犹如天书),可看“闲书”的兴趣却一直伴着我,闲的时候就想看看书或者一些影像资料之类。于是,阅读量加上经历与思考就有了这些关于《论语》的释读与感悟。

《论语》成篇一定不是随意的,不管辑《论语》的人是谁或者谁们,他或他们都一定是真正理解了夫子思想的精髓!《论语》立体的刻画了一个人,说得再具体些就是它用语言记录了一个人的行为,有着这样行为的这个人成为“万世师表”一直“譬如北辰”般地被人仰望!

凡夫俗子读国学之论语篇(论语选读学习篇)-第2张

由于《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便一直被其主导着去讨论人性“本来的善恶”,我觉得没有意义,人的“善恶”是被教出来的。杨绛先生说人之所以伟大就是人本身。我们群居协作,创造文明、传播文化。所以论语开篇便讲:学而时习之……这个“学”就是人类一切既往知识的传承过程,老话讲孩子能看懂脸色、听懂语气就要教了,由此就开启了一个人“学”与“习”的一生,“学”与“习”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夫子给出了答案———叫做“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你由心而想去做的事都在规矩之内。

凡夫俗子读国学之论语篇(论语选读学习篇)-第3张

接着《论语》就强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我们怎样面对质疑。“朋”这个字,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广雅》释:“朋,比也;朋,类也。”有“和而不同”的君子一同相互切磋琢磨,会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开玩笑说不要跟臭棋篓子下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夫子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这样才能让人进步而成为有仁德的人。“这就是三迁”的孟母造就了“亚圣”的原因。人不可能不面对不理解甚至质疑,因为所受教育和所经历的不同,别人不认可是很正常的事,那怎么办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不着生气,笑笑继续做好你自己就行了,还是杨绛先生说的那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是一种智慧(很难做到的一种修养)。

接下来,《论语》开始循循善诱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做为人的根本。“孝悌”就是!如果说“学而第一”界定的是作为个体的一个人该如何完善自我的话,那么第二则语录就是告诉我们作为家庭的一员该做什么。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做到孝老爱亲,那么整个家庭、家族就和谐了,进而就可以扩展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那么整个社会国家就都和谐了。这不是对人性的桎梏,更不能说是为宗法制度服务,我相信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提倡“有教无类”的夫子一定是个朴素的民本主义者,一定是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找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该有的根本才能做到“本立而道生”,才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论语》,一本不厚的书,却是一本越读越厚的书,那么多人皓首穷经的追求“六经注我”后的“我注六经”足见其厚重与魅力……


王行健,黑龙江哈尔滨人。网名天行健,号务本堂传人。师范毕业。受家学熏陶,自幼迷恋文史哲,尤其钟情古汉语和诗词,几十年讽咏不辍,在熟读背诵儒家经典中,逐步加深理解和诠释,且渐生感悟。有《蚊矢斋诗词》,《论诗》,《凡夫俗子读国学之论语篇》,对诗词写作及诗词理论略通并有心得。

#论语解读#


原创作品,欢迎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