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王崧舟从今天起(王崧舟的哪些书值得读)

时间:2023-11-21 09:31:46 阅读:925 作者:无水钓鱼台

点击上方蓝色“现代与经典”即可关注我们,添加小编个人微信xdyjd2005,可私聊。

王崧舟从今天起(王崧舟的哪些书值得读)-第1张

王崧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诗意语文”倡导者。着有《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王崧舟与诗意语文》等,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先后在全国29个省份开设观摩课1100多节次、讲座650多场次,其语文课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东方名家》等栏目播出。

王崧舟从今天起(王崧舟的哪些书值得读)-第2张

01

至少,在初中毕业时,我还是个木讷之人。

班主任评语:“该生性格较孤僻,不太合群。望今后要团结同学。”

母亲人前人后总护着我,理由:“我儿子是个老实头菩萨”。

我的改变,因为“朗读”。

李欣频说自己拼命阅读,“因为读书救过我的命”。我说,自己痴爱朗读,因为朗读改写了我的命运轨迹。

我进师范,不到一月,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起“恐怖事件”:班主任赵玲老师要我参加学校的朗读比赛。

当赵老师在办公室一本正经、一脸严肃、以一种“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决然向我提出要求时,我面若死灰,手脚冰凉,脑子一片空白。

“为什么找我?”

“你的音质在男生中是最好的!”

这就是理由。

于是,长达一个多月的炼狱生活。

读什么?郭小川的诗——《团泊洼的秋天》。

怎么读?赵老师教我读。她教一句,我读一句。她哪儿读快,我哪儿读快;她哪儿读慢,我哪儿读慢;她哪儿升上去,我哪儿升上去;她哪儿降下来,我哪儿降下来……先是跟着读,再是听我读,最后是放手让我自己读。

每天早自修,在老师办公室练读;每天晚自修,在自己寝室练读;每个周末,去琴房占位,不是练琴,而是练读。

在空无一人的琴房,我对着墙壁大声朗读:“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团泊洼的秋天》)

我突然觉得自己厚颜无耻,恬不知耻,简直堕落到无耻之尤的地步。

当我将“感到厌烦,感到肉麻”甩向雪白的墙壁时,我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无耻、这么放纵、这么做作。更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容许无耻、放纵、做作在自己身上像葛藤一样蔓延。

大赛如期举行,我一举夺魁。

以后,我变得更加“无耻”,并渐渐习惯于这种“无耻”。我“无耻”地与班花合演《兄妹开荒》,“无耻”地成为与另一群女生一起跳《青年圆舞曲》的男生之一,“无耻”地一次次参加校级、县级、市级、省级演讲比赛,并对自己的“无耻”沾沾自喜。

“朗读”,埋葬了1.0版的“王崧舟”;“朗读”,孕育并诞生了2.0版的“王崧舟”。因为朗读,我的命运轨迹被重新书写。

02

说到朗读,必须说到美国“朗读之父”——吉姆·崔利斯。

他在他的《朗读手册》中,给“为什么朗读”列出如下理由:

第一,朗读是婴幼儿学习字词的最佳路径,听进去的东西才能成为儿童“大脑屋”的基础,而字词更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按此推论,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给孩子朗读才是学习更基础的基础。

第二,朗读安慰孩子,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向孩子说明或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

苦于找不到亲子之道的父母,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原来朗读才是亲子教育的最佳路径。

第三,朗读使孩子提前建立词汇基础。

第四,朗读在孩子的脑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

第五,朗读为孩子创造背景知识。

第六,朗读使朗读者本人成为孩子的阅读典范。

第七,朗读在儿童内心植入阅读的渴求。

王崧舟从今天起(王崧舟的哪些书值得读)-第3张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华安回忆儿时经历,念念不忘的就是“晚上八点的朗读”——

周末,一整个晚上我们三人围在床上一起朗读、讲故事,整个晚上。从《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到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从花木兰到《三国演义》,我们的视野地平线简直是一种无限宽阔的开展。母亲和我们这种亲密相处方式,说起来就彷佛是现代亲子教科书里会鼓吹的一种知性教育范本,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也不过就是晚上与母亲的温存时刻,而且,为了不睡觉,讲故事朗读的时间,能拖多长就拖多长,愈长愈好。(出自《亲爱的安德烈》)

我本人推崇朗读的理由,则是震撼于吉姆·崔利斯在书中所说的最后那句话——

让自己优雅地老去。

这是由一位流行病学家、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语言心理学家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的逻辑推演如下:

年轻时词汇量越大,思维越缜密,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性越小;

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他们朗读;

儿时的朗读,为你的晚年筑起一道坚固的“阿尔茨海默症”防火墙。

从此,你只管优雅地老去。

03

如果,我的个案已属明日黄花,优雅地老去又尚待时日。那么,关于朗读,有没有当时得令的事例呢?

必须说一说我曾经的同事——丁宁老师。

丁宁被我的同事们誉为“最美新娘”。新婚前,作为班主任的她,一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没请过一天假;新婚第三天,她穿着一身红礼服站到讲台前,仪态万方,光彩照人,惊艳了所有孩子。

她所带的班级,一度七颠八倒、杂乱无序。她又年轻,又无带班经验,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是,谁也不曾料想,短短一个学期,班级面貌却已焕然一新。

秘密就是,她在班里一直践行“能量朗读”。

每天晨会,她带着孩子们大声朗读——

我知道,我不是因为偶然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我是主动想来的,我是为了继续前生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而来的,我是为了通过各种苦乐顺逆的体验来历练自己而来的,并由此完善、成长和提升。

我是因为爱这个世界才来的。所以,我将用全然的爱来接受这个世界,并用全然的爱让世界更加美丽。

我深深地知道,物质不能让世界美丽,唯有美德、智慧与爱才能;物质不能拯救人类,唯有美德、智慧与爱才能。

我要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当孩子们普遍自卑的时候,她带着孩子们大声朗读——

我知道,我的缺点和不足不是我的自愿,那是因为,我是从有缺点和不足的爸爸妈妈而来的。但我知道,选择这样的爸爸妈妈,是我的自愿。我选择的目的,是要来到这个世界,与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和提升。所以,对于这些缺陷,我不抗拒,我全然地接受,我要通过今生的忏悔、忍受和努力来弥补。

当孩子们普遍迷茫的时候,她带着孩子们大声朗读——

我知道自己的梦想有多么重要。它就是一粒种子。无论我有什么样的梦想,上天都会来帮助我、成就我。如果我是一粒小草的种子,天地就会帮助我成为一株小草;如果我是一粒鲜花的种子,天地就会帮助我开出一朵鲜花;如果我是一粒楠木的种子,天地就会帮助我成为参天大树。

……

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岁复一岁。大声朗读,持续朗读,观想朗读,专注朗读。

奇迹,就此诞生!

04

朗读,当然有着诸多价值。

克里斯托弗在有40万名学生参加的ACT(美国高考)中,获得满分。消息一出,轰动全美。

各大媒体蜂拥而至,记者提问接二连三: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外班?”

“你都上过哪些课外班?”

“你怎么可能不参加任何课外培训?”

“你的基础和理解力难道是天生的吗?”

“究竟是谁在帮助你?”

答案让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所有记者大跌眼镜。

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克里斯托弗的父母每天为他朗读30分钟。

我估计,一个“克里斯托弗”,足以让千千万万个“孩子无缘清华北大的中国父母”捶胸顿足、仰天长叹、老泪纵横、追悔莫及。

有追悔之意的,恐怕不只是中国父母。

合该欧尼尔倒霉,竟然去了一所号称“疯人院”的末流中学当校长。不改革,估计他自己就得被送进“疯人院”。于是,欧尼尔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把“阅读推广”作为课程核心。推广的主体当然是全体教师,而他的要求近乎“变态”——

不仅要让学生每天看到大人读书,更要让学生每天听到大人读书。

于是,每天的学习,从聆听10分钟的教师朗读开始;每天的学习,又在学生自己10分钟的默读中落下帷幕。

其实,每天10分钟的教师朗读不过是个药引子,要对治的患者是大批视阅读为吃药的“疯人院”的疯子们。

疗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阅读兴趣被激活,这是短效。持续默读各类书籍,甚至等公交、坐地铁时也在默读,这是中效。长效则令圈内同行羡慕嫉妒恨:第一年,“疯人院”考试成绩突飞猛进;第二年,“疯人院”招生人数大幅提升;到了第三年,“疯人院”的阅读成绩在整个波士顿高居榜首,而招生计划之外等待入学的新生名单竟然长达15页。

媒体纷纷慨叹,这所中学“疯了”!

波士顿的这所“疯人院”,会不会引发成千上万所中国中小学的疯狂改革呢?我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校长效仿、借鉴、创造性地转化欧尼尔的“变态之举”,只不过他们不必为此向欧尼尔缴纳专利费。

我倒是觉得,朗读的核心价值并不在这里。

聚焦克里斯托弗的时候,他的父母被遮蔽了;照见“疯人院”所有学生的时候,那些每天当着学生的面大声朗读10分钟的大人们被掩盖了。

而朗读的核心价值,却在这些人身上。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朗读者。

朗读,是对朗读者的疗愈;朗读,是对朗读者的确证!

这是朗读的核心价值,也是朗读的最高境界。

王崧舟从今天起(王崧舟的哪些书值得读)-第4张

麦家在央视《朗读者》朗读那封从未发表过的《致信儿子》,与其说是读给儿子的,毋宁说是读给他自己的。套用麦家在小说《解密》前言中的一句话:

朗读“让我变得宽广坦然,上帝(宇宙)在我身边,我敢对魔鬼发话。”

麦家的朗读,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自我救赎,也是一次蓦然回首的自我照亮。魔鬼不在门外,朗读结束的那一刻,我想,麦家与上帝(宇宙之光)同在。

在朗读的疗愈价值幽暗未明之时,早有人开出了《小说药方》。艾拉·柏素德和苏珊·艾尔德金,两位剑桥大学的毕业生试图通过阅读小说引导读者对治生命中的疑难杂症,以实现心灵的疗愈。

若你上网成瘾,对治的药方是小说《沃夫·索伦特》;

若你便秘,对治的药方是小说《项塔兰》;

若你优柔寡断,对治的药方是小说《举棋不定》;

若你失眠,对治的药方是小说《睡眠之屋》《惶然录》;

若你害怕老年生活,对治的药方是小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若你患有高血压,对治的药方是小说《终点之城》;

若你患有都市疲劳症,对治的药方是小说《被谋杀的城市》;

若你患有抑郁症,对治的药方是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若你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对治的药方是小说《右边第二颗星》;

若你患有花粉症,对治的药方是小说《海底两万里》(总算有了一部你熟悉的小说,但你绝对想不到,它竟然可以对治花粉症);

……

阅读是一种自我疗愈,朗读何尝不是如此?

我虽未对此做过系统梳理和研究,但我实实在在的经历和体验告诉我,相应的朗读确能对治相应的生命之症。

当我陷入对先父的哀思时,我朗读《惟知音者倾听》(一篇怀念父亲的拙文);

当我顿感沮丧时,我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当我压力倍增时,我朗读《兰亭集序》;

当我幻灭感涌上心头时,我朗读《大鱼·海棠》;

当我怯懦时,我朗读《等待日出》;

……

那一刻,朗读成为一种强大而温柔的能量,从自己的身体发射,被自己的心灵接收。你的哀思在朗读中净化为更深挚的爱,你的沮丧被“大江东去”击得粉碎,你的压力在你俯仰天地之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的无端的幻灭之感随着大鱼一起飞向了辽远的天空,你的怯懦因为阳光般热烈的朗读的加持而膨胀为一脉强有力的心跳。

从审美性朗读进入反思性朗读,从反思性朗读跃向历史性朗读。在这样一个永无止境的意义澄明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更真、更善、更美的自己。

面朝自性,朗读花开。

05

明白了这一点,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会再将朗读看成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你给孩子朗读,同时也是给自己朗读。

你在朗读,朗读也在读你。

你的朗读,成为孩子的镜子;聆听你朗读的孩子,也成为你的镜子。

朗读,互相照亮;朗读,互相成全。

至此,我们才可以开诚布公又不失优雅地谈论朗读什么的问题了。

根据吉姆·崔利斯的研究,0—15岁,是朗读的最佳时期。

问题是,这段时期的身心发展无疑是一条迁流不居的长河,时而细小,时而浩大,时而平缓,时而激越。作为朗读者的大人,该如何把握呢?

我想到了一套工具。

这套工具是山东师大潘庆玉先生向我郑重推介的。它就是由加拿大当代著名教育家基兰·伊根创立的“认知工具理论”。

0—3岁,孩子处于“具身认知”阶段。这个时期,情感、音乐、模式和节奏是孩子的认知工具。因此,这个时期的朗读,情节并不重要。理想的朗读,要注重声音,要有好的节奏和韵律,要有大量重复。

3—7岁,孩子处于“神话认知”阶段。这个时期,故事、比喻、神秘感、心理成像、游戏与玩耍是孩子的认知工具。因此,这个时期的朗读,情节是关键。理想的朗读,要注重故事的吸引力,要有神秘感,要有矛盾的冲突和张力。

7—14岁,孩子处于“浪漫认知”阶段。这个时期,现实局限与极限经验、英雄主义联想、惊异感、知识及人文内涵、改换背景是孩子的认知工具。因此,这个时期的朗读,要眷注孩子的英雄主义情结,要贴近与孩子息息相关的家庭冲突、社会活动、友情和初恋等情节,要满足孩子的“白日梦”。

14—19岁,孩子处于“哲学认知”阶段。这个时期,现实世界的抽象意义、能动的参与感、追求权威和真理、元叙事理解是孩子的认知工具。因此,这个时期的朗读,不再以“情节”为中心,而是以“思想”为中心。那些关涉生命终极思考、历史思辨、批判现实主义的材料往往成为理想的选择。

王崧舟从今天起(王崧舟的哪些书值得读)-第5张

选择的确是一种挑战。但这是你必须付出的努力——

你不是担心孩子的专注力吗?那就每天专注而热情朗读10分钟,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印象。

你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坚强吗?那就为孩子朗读有关英雄、有关勇气、有关战胜恐惧的故事,并让孩子想象性地进入这些人物的世界。

你不是期待孩子善良吗?那就为孩子朗读各种富有吸引力的童话,几乎所有的童话都以善良为终极关怀。

你不是要改善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吗?那就为孩子朗读他最喜欢的读物,并试着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心得与收获。

你不是苦于无处宣泄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吗?那就安静地和孩子一起朗读吧!

……

这些,不正是你作为朗读者的初心吗?

儿童文学教育专家王林老师在为《朗读手册Ⅱ》所写的推荐语中这样说道:

父母们在朗读这些故事给孩子时,最重要的是“爱”和“信任”。有对孩子和阅读的爱,你才不会把共读当成负担;有对孩子的信任,你才不会总担心孩子听不懂。

带着爱与信任,和孩子一起朗读吧!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