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

时间:2024-05-05 14:00:01 阅读:802 作者:愫暮离癸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1张

“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

中华文明历经了数千年的岁月洗礼,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一个。究其原因,是中华文明大一统的观念融入了每个华夏民族儿女的血液中。每到民族危难时刻,华夏民族都能迸发出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之强,足以撼天动地,令任何入侵者铩羽而归。那么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有了这种大一统的观念呢,这一切的渊源都来自一个人――秦始皇!我们在历史课本里看到有关秦始皇的关键词可能只有一个,暴虐!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其实是别有用心者书写的。我们今天还原真实的历史,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去看一下真实的秦始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2张

一、年少有为,拨乱归正

公元前247年,坐标,秦国故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县)。

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缓缓的登上了王城最雄伟的宫殿前的台阶,伴随群臣的呼喊,登上了象征帝国最高权利的宝座上。在权利斗争无比惨烈的宫廷中,这看似一片祥和的气氛后,实则内忧外患危机重重!

不像我们听到的那样,小嬴政一出生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的国君。老国君死了就登基晋级,大权独揽。真实的历史是,他一出生就是在当时的赵国和母亲一起作为人质。秦国大将白起,坑杀了赵国三十万大军。在当时的人口基数非常少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一夜之间整个赵国一多半的男人都死掉了。作为人质的嬴政母子在敌国的待遇可想而知,自然尝尽了屈辱。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3张

在吕不韦的设计下,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乡,他也没有享受到王子的荣宠。而是和他的仆从赵高,在都城外找了一座小茅草屋,开启疯狂学习模式。文韬武略,日夜苦学。此时的他才8岁,直到他的父亲死后才搬出来。老国君死因不明,也没有留遗诏封他为新国君。当时的秦国王庭,有非常多的公子。大家一起争夺王位,嬴政是在校场比文比武,靠着自己的努力坐上了宝座的。

登基后又用了十年左右,除掉了犯上作乱的嫪毐。又让吕不韦告老还乡,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对待功臣的态度,他一生都没有杀过一个功臣,也是历史上的唯一!

至此,宏图霸业便翻开了帷幕。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4张

二、统一中国,奠定中华千年大一统格局

随着周朝分封制的土崩瓦解,被分封于各地的诸侯势力开始了相互兼并的战争。中原大地分裂成了七个国家,弱肉强食是这片土地的生存法则。野心和权谋,合纵与连横。凡是刚成年的男性都会被迫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血染大地,浮尸千里!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孟子 梁惠王上》

如果,当时的中原大地是被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统治,便会结束这种民不聊生的局面。

一开始的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任谁也无法相信,就是这样一个边远弱国,经过数代国君的苦心经营,到嬴政登基时已经有了厚实的家底。嬴政又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秦国军队一跃成为足以横扫天下的雄师。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王翦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攻破最后一个堡垒,齐国。这一年,嬴政38岁。不到十年,结束了中原混战。百姓也结束了流离失所的的生活。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5张

历代王朝中,若论帝国版图,秦朝是排不上号的。但是和秦始皇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相比,此后的王朝很少有够能与之比肩。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废除了奴隶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在奴隶制统治下,如果你是奴隶,一辈子都是奴隶,和牲畜没有两样。而在封建制下,只要你肯努力,就能翻身成为贵族,贵族不努力也会吃不饱饭。在秦国的疆土上,如果你开垦荒地三亩以上,种田五亩以上,在这里工作三年以上,那这块土地就是你的。放在当时,这一制度是非常先进的,划时代的!

另一项重要的举措,是统一了文字。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带来了民族的认同。中华文明几千年能够延续不断,这是至关重要的。反观那些没有统一文字的国家,多是四分五裂的,比如今天的欧洲。试想如果没有这种统一,我们今天可能一个省就是一个国家,出个省就得办签证。正是秦始皇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6张

三、秦朝二世而亡的2个重要内因

1、纵容赵高,为帝国的延续留下隐患。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究其原因,原因很多。一味将原因归结于秦始皇的苛政,也有失偏颇。反而是他对赵高的过分宠爱,为王朝的延续埋下很大隐患。在他死后,赵高一改常态,利用便宜之权,勾结李斯助胡亥登位,而心怀慈爱的长子扶苏却因此而惨死。从此,赵高大权在握,帝国这个机器被他搞得乌烟瘴气。

实际上,秦始皇是一个超级工作狂,统一六国之后,每天处理各地来的奏章,一天只休息两个小时,过度透支了身体。作为一个皇帝,竟然没有娶过皇后,后宫中仅有的十几个妃子也是母亲帮着取的。如果不是大量的史书上的记载,真的难以置信。话说有一天,秦始皇由于忙于政务很久都没有去后宫了。但是出于帝国传承的需要他在赵高的催促下来到了后宫,与一个妃子行完房后,就问了说你是哪里人呢。妃子说是胡人,后来这个妃子怀孕后就有了秦二世胡亥。如此仁爱之君怎么能用荒淫二字形容呢。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7张

《史记》记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身体已经病入膏肓,然而,他忌讳身边人谈“死”字。因此,直到自己驾崩,都未将身后事安排妥当,甚至有可能他根本没有想传位的问题。这反而给了赵高、胡亥机会,结果二人又拉来李斯,软硬兼施,三人密谋,赐死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8张

2、驻兵边疆,造成帝国内部空虚

造成秦帝国快速覆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秦始皇的边疆政策。从他的边疆政策中体现出他作为千古一帝的恢宏气慨与格局。

扫平六国之后,秦国拥有百万雄师。在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流氓其实是没有什么机会的。然而令人非常惊异的是,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当项羽带着两万人马打到帝国心脏咸阳城时,那百万大军始终没有出现。有人会说项羽不是打败过二十万秦军吗,其实经证实,那不过是二十万给秦始皇修墓的囚犯。那么那百万雄师去哪里了呢。蒙毅蒙恬兄弟带着三十万大军驻守长城,抵御匈奴。二十万守边疆。

王翦领五十万守南越,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港澳这一大片领土,足足是中原面积的两倍之多。又从关中地区抽调了几十万原来的秦国人,来到南越定居,和当地人通婚,汉化当地人。留在咸阳城内的秦国旧部已经不足三成!并且秦始皇在王翦病逝后,对继任的赵佗下密诏:中原但又不测风云,南海军队切勿北上勤王,当断然封闭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赵佗听后跪下大叫到,陛下,南海军乃老秦人根基之所在。秦王有难,何以不能北上勤王。秦始皇说到: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9张

如果没有蒙毅蒙恬北据匈奴,那么中原大地可能会有诸多游牧民族的侵袭。没有赵佗守南越,那么今天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很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为华夏版图。

后来赵佗在归降汉文帝时,奏章里这么写到:老夫身定百夷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戴甲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是汉。何也,不敢被先人之故。翻译成大白话,老子地多人多,不比你差,之所以会归降你,不是怕你,是不敢违背对先人的诺言。这位先人,就是秦始皇!至今这份奏章在博物馆里还能查到。当然,这段并无确凿史证,即使奏章是真,也只是出自赵佗一人转述,是非曲直也只是他一面之辞。但话又说回来,即使如此,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秦朝朝堂之上,应该是有这种声音的

秦始皇英明一世,秦始皇死前犯的三条错-第10张

写在最后的话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数千年的历史里,中华文化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下,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的秦国很可能有不少地方遭到扭曲与抹黑。汉朝在取代秦国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性,把这个短命的帝国塑造成了暴虐的国度。讽刺的是,自汉朝之后的历代王朝,都继承了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一套国家运作体系,正是碗里吃着肉,嘴里骂着娘。这是任何史书都无法抹去的功业。今日的华夏儿女,之所以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都离不开秦始皇这样一位伟大帝王的功劳,也是他制定的一整套制度泽利后世百代封建王朝

相信,对于秦始皇的功过是非,还将继续争论下去……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