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戏曲发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时间:2024-03-23 06:00:01 阅读:901 作者:埃菲铁塔

导语:

戏曲这个词语最早是由宋朝的刘埙提出的,但真正把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统称的却是从国学大师王国维开始的。在他的《宋元戏曲考》中,他提到:"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从那以后,戏曲便成为了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统称。

戏曲的起源:傩戏(傩舞)

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戏曲的源头是先秦时期具有祭祀含义的偏歌舞性的一种地方戏剧——傩戏。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戏曲发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第1张

图 1为傩戏表演中所佩戴的面具

傩戏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因为它的故事性要弱于它的宗教色彩,比起后来的元杂剧和折子戏,它甚至不能完整的讲完一个故事,比起故事性它更像是借着讲故事去排演一出歌舞。但是正是这种原始的歌舞形式的戏剧,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在歌舞中增添了更多的故事情节,才会有后来表现手法多样的各类戏剧。

傩戏起源于巫术色彩浓厚的商朝,是一种用来驱鬼酬神的重大祭祀仪式,而在祭祀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歌舞就是最初的傩舞。最初的傩舞是相当单纯的,仅仅是用来祭神,并不具备故事性,硬要说的话只能是在向鬼神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向往。但随着先秦时代逐渐消亡,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傩舞的仪式不断地补充、扩大,宗教色彩也在逐渐减弱,逐渐从一个祭祀仪式变成了一种举国上下共襄盛举的习俗,就如同庙会一样。

而随着这种活动的广泛流传,越来越多的世俗文化进入了傩舞表演的仪式中,而这种仪式的功能也逐渐从酬谢鬼神变成了娱乐大众,而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发展,其中逐渐添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还有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充分体现了它的民间化趋势。但是尽管这个时候的傩舞已经初步具备了戏剧的部分特点,但它从性质上而言仍旧是傩舞,因为这个时候的傩舞尚未完全具备戏剧的特点——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还相当单一。

直到元曲的出现,还有元杂剧的兴盛,傩戏吸收了戏剧表演的特点,才逐渐嬗变为我们所说的傩戏。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戏曲发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第2张

图 2为傩戏剧目《孟姜女》

巧的是在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考》中也有说到这个问题:"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有曲词剧本的戏曲是从元代才出现的。

戏曲的成熟与繁荣:元杂剧与元曲

比起尚且稚嫩的傩舞,依托元曲而生的元杂剧已经基本具备了戏曲的基本特点,已经显得成熟了。

自从宋朝之后,城市中始终有供各种节目演出的勾栏酒肆,这为元杂剧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一种社会上的先决条件,而史书上也曾记载,元代的统治阶级尤其偏爱戏剧与戏曲表演。所以,不论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求还是为了普罗大众的文化需求,元杂剧都仿佛野火燎原一样快速的传播开来。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戏曲发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第3张

图 3为壁画《元代街市图》中的元杂剧演出场景

而作为统治阶级的心头好,就如同唐朝以诗词取士一样,元代也以词曲取士,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曲艺文化在知识分子阶层的传播。另一方面元代对汉人的轻视和统治阶级在用人上的任人唯亲导致了文人阶层的下沉,让他们更加接近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更能了解广大人民的精神诉求。而众多文人的怀才不遇,也激发了他们在曲艺创作的热情。

自唐宋以来,各种话本传奇层出不穷,它们为最初的元杂剧出现提供了曲折动人、过程完整的故事,也早已塑造好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饱满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也为元杂剧的初步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元杂剧的全国性传播象征着具有大量精神需求的市民阶级开始出现,而元杂剧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也为后来明清戏曲种类的丰富多彩做好了准备。

戏曲的繁荣:明清剧种

明清剧种丰富多彩,数不胜数,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以有"国剧"美称的京剧为例。

谈到京剧,就不得不说起京剧的起源——四大徽班进京。

京剧的前身昆曲起源于明朝末年,最初只是苏州昆山一带的民间曲种,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徽商开始走向全国,而钟爱昆曲的他们开始自己蓄养昆曲班子,也就是徽班,甚至于家乡的灰板如果到外地唱戏,他们遇上了也会大手笔的捧场,而徽班多了,各个徽班之间的竞争也就激烈了起来,他们角色斗艺,要分出个高下来。赢了的会受到万人追捧,住了的就几乎是绝了财路,渐渐地就演不下去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徽班的优胜劣汰。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戏曲发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第4张

图 4为明代《南中繁会图》中的昆曲表演场景

乾隆年间,乾隆七下江南,当地的官员富商为了讨好乾隆搜集优秀的声色歌舞,甚至不惜花重金包装,这也为徽班进京创造了客观条件。而徽班常年漂泊,接触各个戏种,博采百家之长,不断改进昆曲,使之更加符合人们的口味。

所以四大徽班进京后迅速称霸了京城戏坛,而在京城有着更加丰富的戏种和唱腔,而他们都无力与早就有着十分强大的国民度的昆曲相争,最后只能选择归顺。

在此基础上,昆曲进一步发展,在道光年间终于演化为京剧。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戏曲发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第5张

图 5中所画人物为同治道光年间戏曲界最有影响力的十三位表演者

京剧被称为"国剧"正是由于它有着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国民接受度——前身是火遍大江南北的"百戏之祖"昆曲,形成于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京城,融合了所有戏种的优点,更能让人接受。而从京剧兴起开始,京城中掀起一股"捧角"之风,极大的丰富了普通百姓的闲暇生活。

小结:

从酬谢鬼神的傩舞到人人钟爱的京剧,我国古代的戏剧表演从单一的歌舞到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就连受众也从贵族变成了普罗大众,不断夸大的影响力更是说明了普通市民阶级也有着不弱于贵族文人的文化与精神需求。而不断丰富的表演形式与日渐浓厚的故事性更是说明了人民在艺术行为中的地位。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