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

时间:2023-11-22 01:08:49 阅读:723 作者:承慯残年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第1张

木匠花三年手工打造20多辆木制车辆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第2张

近日,在贵州遵义,

山里的木匠毛凤翔向记者展示他三年来所打造的木质车辆。

木质敞篷跑车、木质婴儿车、

木质极品飞车、纯木自行车……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第3张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第4张

20多辆各类造型的车

都是毛凤翔纯手工实木打造,

且还可以在安全路段

供村里小孩们玩乐。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第5张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第6张

打工新鲜事木质敞篷跑车(木匠手艺人做玩具汽车)-第7张

据毛凤翔介绍,

家里的长辈都是做木制工艺的,

6年前,

他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

由于从小就对各类车感兴趣,

他便开始钻研木制创新技艺,

最终打造出了这些木质车辆。

如今,

技艺成熟的他不断创新各类木制造型。

(来源:中新视频)

除了毛凤翔,还有很多手工艺人因为

技艺精湛受到广泛关注——

贵州“山村小木匠”火“出圈”

被赞“现代鲁班”

“山村小木匠”安旭在抖音等平台上火了。仅两年时间,这个贵州山村“95后”男孩就收获了近900万粉丝。在网友眼里,他有一双魔幻的双手——几块不起眼的木头,经过他的巧手,摇身一变成了金箍棒、高跟鞋、嫦娥五号模型……

木匠,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是制造或修理木器、制造和安装房屋木质结构的工人。但安旭不同于传统木匠,他有着天马行空的创意,有人称赞他为“现代鲁班”,也有人说他是大山里的“男版李子柒”。

曾活跃在乡间的手工技艺木匠多年来逐渐萎缩,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经消失。如何让乡村木匠承载的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继续传承,安旭的成功“出圈”或许能带来启示。

“不务正业”的少年

打开抖音搜索“山村小木匠”,焚寂剑、金箍棒……许多游戏里的道具,被他搬进现实,制作得惟妙惟肖。安旭的视频通常在家中木房子里拍摄,出镜的也都是他的家人或亲戚。视频展示整个木匠活的过程,简简单单却能以一种真实打动人心。

2021年5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驱车来到贵州省凤冈县永安镇龙山村,拜访视频中安旭的家。那天,安旭身着一件白色亚麻衫、一条黑色收脚裤,加上清秀的眉眼,令人顿生清爽之感。

在父母眼里,安旭的“不务正业”早就初露端倪。他从小就爱画画,而且画得很不错。“上小学时,班里的男同学喜欢找我给他们在身上画龙,画一个会给我5毛钱。”安旭说。

家里的墙上、课本里的空白处,都被安旭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画。说到这,安旭妈妈杨正菊抬眼来了一句:“就是不爱学习。”

父母一直希望安旭能找一份稳定踏实的工作。他干过修车工、洗车工,也在奶茶店当过店员,但没有一份工作是他喜欢的,没想到唯独爱上了木匠。

2019年初,在母亲的建议下,安旭开始跟着一位名叫黄冬的师傅学习家装,比如制作吊顶、柜子、床……仅仅3个多月,安旭便熟练掌握了别人几年才能掌握的全套制作方法。从此,他与木匠手艺结下缘分。

安旭对木匠的最初印象,来源于他已经过世的爷爷。爷爷是个木匠,现在安旭居住的这栋木质老房子,就有一部分是爷爷自己盖起来的。安旭爸爸安加孝回忆,在他小时候,安旭的爷爷常被村里人请去做木匠活,一天工钱能有1元多。那时候都做木房子,谁家有男孩子结婚,也要打柜子、椅子等家具,所以对木匠的需求量很大。到本世纪初,人们开始建砖房或砖木结构的房子,家具也都是到县城或镇上的家具店购买,村里的木匠少了,愿意学木匠活的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

在安旭妻子王双玉眼里,安旭对木匠活近乎痴迷,且追求完美,有时候能一天一夜不睡觉地雕磨木料。

这两年,安旭也在不停地学习,木工书翻了一遍又一遍,有不会做的榫卯结构,他会去网上找教学视频,一点点摸索。如今随便说个什么玩意,他都能用木头做出来。

不平凡的木匠技艺传承

在安旭家里,最多最显眼的就是木材、木工工具和他制作的木质手工艺品,加上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木头的香气,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木匠生活和浓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安旭告诉记者:“最初想做抖音时,家里人都反对。”一开始他是想试试,看用木头做一把剑发到抖音上能不能火,火了之后是不是能赚点钱;而今天的安旭,考虑更多的则是如何传承木匠技艺。

“李子柒是我的偶像,因为她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并传承中华文化。”安旭说。

除了外出,安旭几乎每天都会在自家院子里做木匠活。他弯着腰,手持刨子一下一下地在木板上快速推动,不一会儿,额头上的汗珠滴了下来。打磨木板发出的嚓嚓声,如同音乐会的前奏紧抓人心,让人对整个作品心生期待。

拿到一块木料,要先刨光,再粗磨,然后细磨;湿木料容易变形,比如做剑就不能用湿木料;做一个东西,脑子里要出现一张图纸,用什么样的榫卯结构……聊到木匠活,安旭有说不完的话。

去年,安旭做了一个墨斗发到抖音,但却少有网友知道墨斗是什么。“木工是一门传统而古老的行业,木匠的鼻祖、春秋时期的鲁班,发明了墨斗。”安旭介绍。

过去,房屋建筑并不是单纯的体力活,动土需要仪式,伐木需要仪式,上梁也需要仪式。因此,木匠不仅是建筑者,更是敬神祭祀的参与者。传统木匠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行规和做工准则,这些文化,正在随着乡村木匠队伍的萎缩逐渐衰落。

安旭试图寻找作品与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关联,并将丰富的木工手法与木匠文化元素,烙印在作品中。目前,他正在制作的8层文峰塔模型,正是凤冈县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地标建筑。

在他的影响下,更多人开始了解木匠手艺和文化。有些网友主动找到安旭,想要学习木工手艺。县里的中等职业学校,还邀请安旭为在校生教授木工课。

“世外桃源”式的生活

从安旭家的院子向外望去,一座座翠绿色的山构成一条波浪线,连接着天空中的云彩。午后,充足的阳光洒向院子,一派田园风光,如同“世外桃源”。

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安旭对这里充满依恋。他也曾在浙江、上海等地打工,但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在他看来,做着自己喜欢的木匠活,同时赚一些钱,还能有家人陪伴左右,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安旭的父母过去一直在凤冈县城打工,为了支持儿子的事业,他们辞职回到老家。这两年,安旭制作了100多件作品,在他的视频中,父母也经常出镜。

“比如,浏览量最高的一段视频,是给妈妈做一个手镯。妈妈大半辈子都没有买过首饰,想让她高兴一下。”安旭说,他希望看到视频的网友们,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如今,安旭主要负责做木匠活,短视频选题的策划是群策群力。安旭提出创意,全家人会坐在一起商量,各自提出意见想法,可行的创意就继续细化视频脚本和拍摄方案。

安旭粗略算了一下,入驻短视频平台以来,两年时间他赚了40多万元,其中有广告收入,也有木质工艺品卖出获得的收入。安旭说自己很怕开直播,因为一直播就有网友争相购买他制作的东西,但做出一个复杂的物件,至少需要好几天,根本没法满足网友的需求。为此,王双玉去年开始对接工厂。目前,由安旭设计制作的一款天鹅台灯和一款足球样式的存钱罐,已可以通过厂家来大批量生产。

在王双玉眼里,安旭是个浪漫的人。王双玉喜欢穿高跟鞋,安旭就想做一双高跟鞋送给她。但用木头做一双能穿的高跟鞋难度很大,要使用雕刻刀一点一点地去掏空。做出的第一双高跟鞋根本没法穿,安旭就再做一双,直到第三次,鞋终于穿上了脚。虽说木头鞋既不舒适也不实用,但这样的执着还是打动了妻子和万千网友。

去年,安旭对自家的这栋木质老房进行了改造,厨房墙面钉上了一排竹子,与屋外院子里的竹篱笆相得益彰。安旭和妻子指着竹篱笆下的空地说,过段时间太阳花就会开放,特别漂亮。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传统手艺人回来了

你还记得夏季纳凉的竹床吗?还记得儿时街边的铁匠铺吗?还记得爷爷锯木的嚓嚓响声吗?不知何时起,竹编、刺绣、木刻、剪纸等手艺渐渐走出了日常生活和大众视野。跟着时间不停往前走的我们,也将它们丢进了回忆的角落。

这些年,互联网大潮下,短视频平台把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再次拉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中。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技术,古老而低调的老手艺被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光与热”遇到短视频

9月23日,李年根正带着竹编制品在深圳文博会展示。平日里的大多数时候,他与竹为伴。竹编,是他坚守了50多年的活计。“对很多事我都不会多想,只想钻研竹编。”他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李年根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洞村乡竹编的第五代传人,年幼时便跟着做篾匠的伯父学手艺。

在他的记忆里,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篾匠,编织的多是竹筐、簸箕、晒垫等农业生产需要的工具。渐渐地,竹制品被工业流水线上的塑料制品替代,篾匠也越来越少了。

割舍不掉竹编的李年根没有转行。2019年,有人建议他在网上展示竹编手艺。发布了几次视频后,他的账号吸引了很多“粉丝”。

“世界变得很快,短视频让素不相识的人也能看见竹编之美。”年过花甲还能涨粉400多万,这是李年根从未想过的。

真正的热爱让“李年根”们发出了光与热。不少手艺人通过短视频,从“小世界”走上了“大舞台”。

同样是被朋友建议拍短视频的,还有酷爱画画的木工安旭。与做了一辈子篾匠的李年根相比,他算是“半路出家”。

25岁的安旭老家在贵州省凤冈县永安镇龙山村,前些年,曾辗转上海、浙江等地打工。做汽车美容、进工厂干活、开洗车店……直到2019年他开始学习家庭装修中的木工活。

“木工活和绘画有相通之处,每次干活时,我都非常享受制作的过程。”开始制作短视频后,没多久,一则仿照热门影视剧中“焚寂剑”样子制作木剑的视频,让160万点赞、40万留言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了他的账号。

2020年,安旭因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频走红。目前,他有近900万“粉丝”。

精湛的手艺让他们“破圈”

给妻子王双玉赠送的教师节礼物,在安旭9月发布的视频中,数据最高。一块晦暗发旧的木料,在巧手下变成了崭新的书架,细心的安旭,还绘上了麻雀枇杷图。

当看到安旭把书架和从屋外采来的鲜花递到妻子手中,手机前的网友与王双玉均解颜而笑——原来,透过屏幕,幸福也会传递。

“要做有创意的产品,带给大家新意”,安旭说,构思视频时,他会偏重产品创意、展示过程和表达亲情。在他的账号里,数据最高的是为母亲制作木质手镯的视频,“老人大半辈子没买过首饰,我就想让她高兴高兴。”

“这是无价的奢侈品”“小伙淳朴又上进”“又让我想家了”,不少网友看完视频后动容地说。

短视频的表现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突出,在短短十几秒内,就能把老手艺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展现出来。在新技术、新载体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认为,传统老手艺需要安静的场景与心境,以慢工、细活的方式进行创作,不但制成的作品工艺精良,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还可获得难得的精神放松与价值实现,因此众多“90后”“00后”自然会为老手艺所吸引。

在李年根看来,娴熟的手艺是吸引点击的关键。“只要我想做,就没有做不出来的物件”,夏季纳凉的竹床、开学季的拉杆箱、中秋时的月饼提篮,李年根总是应景地编织出新作品。

李年根精湛的手艺让他成了“网红篾匠”。不少热爱传统手艺的网友被他感染,徒弟马彪就是其中之一。

老家在四川南充的马彪,在上海从事了10多年的数控编程等工作。刷到李年根的视频后,他思虑良久,决定学习竹编。

从老家到新余有1000多公里,马彪曾因此有过犹豫。不过,对技艺渴望的他还是毅然奔赴洞村乡,拜师李年根。

“师傅的作品打动了我,他对竹编有着极致追求。”马彪对记者说。

以传播促传承

脱离了日常生活的手艺不易传承,一些传统手艺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

成为“网红”以后,李年根和安旭都觉得生活有了更多盼头。开设短视频账号以来,他们赚到了以往从未想过的收入。对手艺人来说,这是能继续坚守和传播的难得基石。

“干活儿就是要做到最好。我想学会更多技术,把木工的活做得更精致。”痴迷木工活的安旭说。绘画全凭爱好、木工活常通过网络自学的他认为,自己在技艺上还有待提升。

同时,他还在考虑,如何让更多技艺精湛的老木匠走进大众视野,让木工技艺与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展现。

“你会支持手艺人吗?”在很多短视频的结尾,手艺人都用上了类似的网络话术。这是他们的期盼,不仅为了保持流量,也为了有更多人关注、传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

“学竹编很苦,很多年轻人学不了多久就走了。”李年根惋惜地说,竹编常与刀、竹为伴,稍不留意就会割到手;磨炼基本功更是欲速则不达,选竹、破篾、编织等等都需要时间沉淀经验。

“如果竹编失传就太可惜了,希望能招来好徒弟。”李年根对记者说,当下他最紧要的事是传播竹编文化、传授手工技艺。

“我们不缺文化欣赏者、消费者与传承者,缺的是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桥梁。”萧放说,手艺传播与传承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传播促传承尤为重要。

“手艺是一辈子的事,我想在竹编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放弃了城市生活的马彪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与师傅一样,他开始重复破篾、编织等工作,在山野间继续探寻天地之广。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赵琛)

非遗 短视频,让传统老手艺“破圈”

你会到偏僻的小山村观看一位花甲老人编竹筐吗?你会去遥远的古镇欣赏一位姑娘在院子里染花布吗?或许不会,可当这些“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拿起手机,走进屏幕,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观看和点赞。

互联网大潮下,短视频平台把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再次拉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中。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技术,古老而低调的非遗老手艺被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抓住机遇传承创新,增强非遗项目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传统老手艺的传播者和传承人面临的崭新课题。

1、转变——老手艺“抖”出新花样

【案例】乔雪是非遗乔家手工皮艺传承人。2020年,乔雪和团队在抖音平台做了200多场直播,一场直播最多同时在线人数过万,累计卖货近300万元。目前,乔雪的抖音账号已经吸引了57.1万粉丝,获赞298.7万。她还创立了自己的皮艺制品公司,并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乔师傅”。

制作手工皮艺制品是一件耗时又耗精力的事情。一件手工皮艺制品的打造,需经过绘图72个小时、雕刻10万刀、敲击60万次、上色3360分钟,共计126项工艺流程。自从学习手工皮艺开始,乔雪便坚定地坚持手工技艺的打磨。“手工缝线形成的纹理,是现在最先进的仪器都达不到的。”乔雪说,让年轻人把传统手艺“背”在身上,才是真正的传承。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态被一点一滴地改变,如今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记录和传播非遗老手艺。富含古典之美的非遗文化产品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新的文化体验方式也让众多非遗传承人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

江西新余洞村竹编非遗传承人李年根从9岁开始学习竹编,今年他已61岁。四五十年前,手艺精湛、效率极高的李师傅闻名乡里,大家都喜欢买他的竹制品。但随着时代发展,制作周期极短的工业化产品严重冲击了传统手工艺品的生存空间,李师傅从事的竹编行业也备受影响,他的同门师兄弟和徒弟们纷纷转行。

短视频的表现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突出,在短短十几秒内,就能把非遗老手艺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展现出来。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技术、新载体的助力下传播开来,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许多年轻人都有能力选择、培养自己的爱好,开始追求心灵的抚慰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认为,传统老手艺需要安静的场景与心境,以慢工、细活的方式进行创作,不但制成的作品工艺精良,在手工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还可获得难得的精神放松与价值实现,因此众多“90后”“00后”自然会为老手艺所吸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中提出,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鼓励新闻媒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等,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办好有关优秀节目,鼓励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

2、传播——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

【数据】据统计,在快手短视频平台,每3秒钟就有一条非遗视频产生,有超1500万个非遗内容创作者在快手上生产非遗相关内容的视频,他们一起创造了超2245亿的视频播放量,获得超67亿点赞,创收超15亿元;平均每个视频至少被6263个人看过,被187个人赞过。《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1.4亿,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涵盖率达97.94%;濒危非遗相关视频在抖音获赞超1亿次。

非遗技艺是人类宝贵的历史财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非遗与短视频的结合,使其再次成功进入大众视野中,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度与关注度,为非遗“活”在当下、实现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0年10月23日,抖音面向全国手艺人、手艺商家的“看见手艺”计划正式开启,这项计划通过流量扶持、费用优惠、官方培训等多项举措,发挥视频直播、电商作用,助力传统手工艺被更多人看见。2020年,包括10位非遗传承人在内的85位手艺人通过电商实现年收入过百万元。今年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总额较去年增长15倍,新媒体为众多老字号打开了新销路。

吴罗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朱立群把织布机搬到抖音平台,吸引了近10万年轻人围观。在年轻人喜欢的平台上,朱立群化身“朱伯伯”,科普服饰制式、推广织罗技艺,仅半年时间就吸引了近10万粉丝,收获130多万点赞。其中,人气最高的一条短视频获赞14万。网友纷纷为“朱伯伯”精湛的传统技艺所折服。

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朱立群在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开辟出属于手艺人的一席之地。“2015年以前的丝织品订单中,出口占到八成,现在这个比例倒过来了,主要都靠国内。”朱立群说,过去基本不抱希望的散客订单,竟也渐渐成了工厂销量的重要部分。

销量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朱立群看到了属于传统手艺的“未来”。墙内开花墙内也香,他希望通过电商让更多人看到、买到好的丝织品,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上这项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技艺。

在非遗传承过程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苏绣传承人、“90后”女孩杨雪为了学习苏绣技艺,跨越千里,扎根苏州镇湖。经过十年潜心学习,她成为苏绣青年传承人中的翘楚。从荆楚大地到江南水乡,从线下工作室到线上平台,杨雪编织着她和苏绣的未来。

2018年,杨雪在抖音免费教了一整年苏绣,创下一节课超百万点赞、近千万人观看的纪录。为了不让屏幕中的绣品色彩失真,她的教学视频从不开美颜,镜头也经常对着手部拍特写,一场直播下来,观众甚至见不到她几面。用她的话说,“苏绣比我的脸重要”。

即使不露脸,网友们的参与度也超乎杨雪的想象。她曾经办过一场8小时的直播,有粉丝从头跟到尾。更多人表示想购买她的刺绣,催促她上架新产品。有网友留言说:“这样的手艺人值得花钱保护!”她惊喜于粉丝对苏绣的热情,表示未来也将在商品橱窗上架更多创意产品,让更多人领略苏绣的魅力。

3、传承——非遗需要更多年轻人“接棒”

【思考】许多非遗传统手艺脱离了现在的百姓生活,成为专门传习的技艺,一些小众且地处偏远的非遗文化渐渐被大众遗忘,绚烂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非遗项目的传承愈显艰难。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后继无人,非遗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价格高、竞争力不强。非遗产品销量不畅,极大地影响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互联网大潮中,非遗如何传承创新,不仅是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

作为江西吉安第四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吉安薄酥饼制作工艺传承人肖承勇对非遗传承充满忧虑。薄酥饼好吃,接班人却寥寥无几。“做薄酥饼这么多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人来学,特别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肖承勇说,做薄酥饼整天跟油、面等“打交道”,工作环境不够“体面”。

时代进步,许多传统技艺的手工制作环节被机器替代,但不变的是肖承勇身上传承这项技艺的赤诚之心。肖承勇从17岁开始当学徒,至今已潜心研究这项技艺26年。现在,他在吉安吉州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建有一万多平方米的薄酥饼生产车间,身边带的一批徒弟,也基本已经出师。肖承勇希望尽自己所能擦亮这张美食名片,让传统技艺永远地传承下去,也让这份美丽“乡愁”愈发浓郁,回味绵长。

新的媒介技术与自媒体传播方式,为深藏民间或者偏僻乡村的老手艺打开了天地,传说中的“天工巧手”居然存在世间。手艺人不需要环节论证,也不需要“传承人”头衔,鲜活地走到世人面前,分享他们开物成器的巧艺智慧与幸福快乐,同时也让自己的手艺获得欣赏的粉丝与消费群体,可谓一举多得。

萧放指出,抖音、快手等作为广为大众熟悉的自媒体平台,具有直观快捷的传播特点,在展示、传播传统手艺方面有特殊优势。它通过自媒体的方式直接联通了手艺人与欣赏者、消费者,将传统手艺直接推到年轻人面前,让传统技艺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打动一批批年轻人的心。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将老传统变成了新时尚,对非遗手艺重回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在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需求多样的中国社会,我们不缺文化欣赏者、文化消费者与忠实的文化传承者,缺的是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桥梁。”萧放说,非遗传播与非遗传承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今天,以传播促传承尤为重要。对于老手艺,年轻人只有了解、理解之后,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享受它、传承它。消费与欣赏会促成一种以传统为时尚的国潮。国潮之下,老手艺也就获得生存空间,而且也让传承人获得文化自信,由此为非遗传承带来动力与活力。

(来源:光明日报)

有一道光亮,叫互相成就

传统手艺人“回来”啦!在短视频平台,他们凭着精湛的技艺“圈粉”无数,从“小世界”走上“大舞台”。

这种情景,也让一些手艺人感到惊喜。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老手艺借力新媒体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一道光亮照进现实。

多年前,一些手艺人曾经感叹过:手艺还在,行业没了。这种感触,是客观现实,但也有些盲目悲观。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确实让传统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黄昏”。在流水线廉价方便的批量定制工业品面前,费力耗时的手工生产动摇的不仅是市场,还有许多手艺人的那颗坚守老本行的初心。

随着用武之地越来越少,于是一些散落乡间、街头巷尾的手艺人纷纷外出务工,这些打工人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而这也加剧了行业的“凋零”。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对于手艺人来说,关于“时代”的这个辩证法同样适用。在时间的长河中,所谓的穷途末路,或许转眼就是柳暗花明。进一步讲,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一个包容与融合的时代,传统手工艺的生机也可以孕育于所谓的现代化危机中。

近些年,随着国风回潮、返乡创业的兴起等,“乡村好物”成了香饽饽,传统手艺人的春天回来了。互联网的浪潮,把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再次“卷”回大众的视野中。

2020年,手艺人安旭因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频走红。目前,他有近900万“粉丝”。开设短视频账号以来,安旭赚到了以往从未想过的收入。

对于手艺人来说,能做多久、走多远,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变与不变”的理解,手艺人能否很好地拥抱时代、拥抱变化,巧妙地进行传承与创新,决定了他们能不能赋予行业和手艺新的生命。

这方面,“网红篾匠”李年根做到了。李年根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洞村乡竹编的第五代传人,娴熟的手艺成了他在网上聚集人气的关键。短视频让素不相识的人能够一起看见竹编之美,也让人们在精雕细琢、一针一线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更让这位年过花甲的手艺人涨粉400多万。

于是,流量有了,销量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李年根”和“安旭”们觉得生活有了更多盼头,而这也让行业有了更多希望。

对于已经进入时光深处,逐渐淡出一些人视野的传统手工艺来说,因为坚守匠心的手艺人的存在和创新,它们得以焕发新的生机;而对于手艺人来说,在这个流量和注意力经济盛行的时代,有着绝活的他们借助自媒体的窗口,成功地“借船出海”,重新找到记忆一个时代、传承一种文化、阐释一种情怀的舞台,让老手艺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隔着屏幕都能传递出一种惊艳时光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由此可见,匠人与自己的行业是互相造就的,而他们与短视频平台之间同样如此。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的“打开方式”,而平台也因承载了老手艺的那些“看点”“卖点”,进而成功为自己引流。

其实,再回到一个人与其所处的时代,又何尝不可以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呢?

(来源:工人日报 徐新星)

本期编辑:甘皙 程莉莉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