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34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解密璀璨而独特的中华玉文化)

时间:2023-11-19 04:03:08 阅读:870 作者:幻想海洋

34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解密璀璨而独特的中华玉文化)-第1张

  7月2日上午,“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第二讲“陕西关中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在线上举办,主讲人为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云辉教授,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会长、故宫研究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徐琳研究馆员担任讨论嘉宾。

  刘云辉,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编著出版《周原玉器》、《陕西出土东周玉器》、《陕西出土汉代玉器》、《北周隋唐京畿玉器》、《中国玉器通史》(隋唐五代卷)等专书8部,发表研究中国古代玉器论文80余篇;徐琳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博专业(本科)和南京大学历史系美术考古专业(博士),工作于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从事金玉器的保管与研究工作,专注于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古代治玉工艺》《古玉的雕工》等,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篇——明代》(上下卷)《山川菁英——中国与墨西哥古代玉石文明》《域外神工——故宫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器》等书。发表论文及专业文章80余篇。

34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解密璀璨而独特的中华玉文化)-第2张

  齐家文化分布范围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出土的玉器之多,在中华远古文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陕西关中地区发现的齐家文化玉器问题,较早关注并发表她们高见的先后有邓淑苹、杨美莉、黄翠梅三位台湾学者。邓淑苹很早就指出长安上泉村、宝鸡贾村原陵后村、扶风案板坪村均出土过琮璧组配的实例,并认为它们属龙山—齐家文化玉器。刘云辉连续20多年,多次走访关中地区陇县、宝鸡、凤翔、麟游、长武、扶风、武功、西安、铜川、澄城、韩城等地的博物馆、文管会等文物收藏单位,发现了不少有明确出土地点出土时间记录的玉器。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最西端的陇县不但出土了齐家文化玉琮,而且出土了齐家文化的石斧和玉刀。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陇县杜阳镇川口河也发现(采集)26件齐家文化陶器(张天恩先生将其称为齐家文化川口河类型)。在西安东郊老牛坡发现了晚于陕西龙山文化又早于商代文化的老牛坡类型遗址,出土了不少类似齐家文化的红陶双耳罐(以平底器为主,带耳器是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显著特征),在老牛坡类型遗址墓葬中还发现了不少随葬石璧的例证,它和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墓葬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石璧非常相似。位于秦岭南麓丹江上游商洛市的东龙山文化,发现的双耳罐、单耳壶、高领折肩罐等川口河类型的陶器,以及墓葬流行随葬石璧及玉器的现象,似可认为一部分川口河类型的齐家文化人群,曾成规模的来到关中东部及丹江上游,推动了当地文化的明显变化。

  刘云辉教授认为在关中地区发现较多的齐家文化玉器,这与齐家文化部分先民向关中地区迁徙发展有关。齐家文化先民向东拓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距今5000年来的降温事件,引起了持续近千年的西方、北方文化向黄河中游聚合,由于气侯变冷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植被进一步草原化,以粟作为主的农业生产难以为继,逐渐向游牧经济转化。齐家文化部分先民向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湿润,土壤相对肥沃的关中地区,甚至丹江流域迁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关中地区不但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齐家玉器,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齐家文化陶器,有观点认为玉器可作上层交流网而获得,但易碎难以长途搬运的实用陶器,不可能是交流而获取,它无疑是先民迁徙后在当地制作的。

  另外,在关中地区(当然也有河南、山西、山东)西周春秋战国部分墓葬或遗址也发现了不少齐家文化的玉器,过去我们常当作同期墓葬和同期遗址所制作的器物,现在应重新审视。商周及其以后时代发现的许多齐家文化玉璧、玉璜、玉琮等也说明了当年齐家文化制作玉器之多,影响时间之长。刘云辉教授同时认为商周王朝并不制作礼制含义的玉琮,尤其是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不再制作玉琮了。他们对于早期玉琮中蕴含的观念已经陌生,只是将玉琮当作一个流传下来比较神秘的器物加以收藏并再利用。其主要理由是周代语境中无琮字,不少完整未盗高等级墓葬中並不随葬玉琮,有些随葬的玉琮则完全是早期遗物,且玉琮在墓葬中居为定所。有些被打洞,有些被改制。

34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解密璀璨而独特的中华玉文化)-第3张

  最后,刘云辉研究员总结说,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上述玉器,无疑是齐家文化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若干例“琮璧组配”玉器的发现更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其中有些玉器材质上乘,体量庞大、制作精美,其等级价值之高并不亚于齐家文化的核心区出土的玉器。因此,对陕西关中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有必要再深入研究。

  担纲讨论嘉宾的徐琳教授结合对故宫传世齐家玉器整理经验和研究,对刘云辉先生讲座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徐琳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博专业(本科)和南京大学历史系美术考古专业(博士),工作于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从事金玉器的保管与研究工作。徐琳专注于中国古代玉器研究。早期研究元代钱裕墓出土春水玉绦环,因将带钩与钩环复原在一起获得了老一辈专家及同行赞誉。后对玉器深入研究,博士论文也以汉代玉器为主题。先后主持承担一个国家课题和两个院课题,并参与多项玉器课题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与《古玉的雕工》,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篇——明代》(上下卷)和《山川菁英——中国与墨西哥古代玉石文明》《域外神工——故宫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器》等书等,执行主编《中国传世玉器全集》八卷本。发表《辽代玉魁考》、《汉代用玉思想研究》系列、《玉人的启示》等故宫院藏玉器研究系列、《玉器沁色》研究系列等论文及专业文章8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玉器学术研讨会做大会发言及做多场学术讲座。同时,工作中注重玉器器物学的研究与鉴定工作,将考古出土品作为标准器,对故宫博物院院藏大量的传世玉器进行“库房考古”式再研究鉴别工作。例如,她从故宫博物院藏的史前玉器中找出200多件齐家文化玉器,又对其中20多件玉璧进行研究。这些玉璧中有5件乾隆御笔玉璧,说明至少到清中期,齐家玉器已有出土并进入宫中。

  郭大顺、王方、易华、李新伟等资深考古学家、玉学专家与广大玉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在线参会。

  “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系列活动由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主办,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甘肃网、《丝绸之路》杂志社承办,讲座由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玉雷主持。

34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解密璀璨而独特的中华玉文化)-第4张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