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正文

梦露:关于玛丽莲(玛丽莲梦露为何如此迷人)

时间:2023-11-20 03:46:28 阅读:281 作者:凘裂魡爧靈

梦露:关于玛丽莲(玛丽莲梦露为何如此迷人)-第1张

《玛丽莲·梦露 : 谎言与真相》:[丹麦] 唐纳德·斯波托 著/ 徐海幈 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 / 2022-4


文丨云海

1962年5月19日的夜晚,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为肯尼迪总统举办的盛大生日庆祝会上,电影女明星玛丽莲·梦露用沙哑的嗓音,献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也在座。6月1日晚,梦露在完成电影《濒于崩溃》一天的拍摄任务之后,也仓促地度过了她36岁的生日庆祝会。

8月4日,梦露被发现死在了海伦娜5街自己的家中。初步尸检结果是“有可能系自杀”,但最终死因被判定为“巴比妥酸盐重度中毒——服药过量”。无独有偶,仅在一年之后,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

一代巨星骤然陨落,死因却成迷,还引发了外界一系列的传言。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猜测当中,有的声称梦露的身亡与肯尼迪有直接的关系,有的认为梦露死于谋杀,凶手的目的在于掩盖其它阴谋,甚至联邦调查局和中情局也牵连其中。

关于梦露的死因,以及关于梦露的一切,真的如同半个世纪以来人们所传言、所想象、所认知的那样吗

曾经为奥黛丽·赫本、戴安娜等人撰写过出色传记的唐纳德·斯波托博士,在他的《玛丽莲·梦露 : 谎言与真相》一书中,试图对关于梦露的一切说法做出回应。为此,他获得独家授权,通过大量长期封存的信件、日记、预约记事簿、医疗档案、政府解密文件等材料,以及对150多名未曾公开发声人士的采访,对梦露的生平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以求还原一个真实的玛丽莲·梦露。在完成这项工作以后,作者坦言,“我最终成为了(梦露的)一名粉丝。”

都说幸福的人生是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这句话几乎就是玛丽莲·梦露一生的写照。1926年,刚出生不到半个月的诺玛·珍妮(1946年与福克斯公司签订合同前几天才改名为玛丽莲·梦露)就遭到未婚母亲的抛弃,被送到博朗代夫妇家寄养。7岁时与母亲短暂居住了几个月后,很快因母亲犯病入院,由母亲的朋友格蕾斯收养,期间还曾经入住过孤儿院。

颠沛流离的童年,以及父母亲的缺席,让梦露终其一生都担心自己被抛弃而极度渴望安全感。即使成为大红大紫的女明星后,也摆脱不了童年不幸生活的阴影。尽管早就承认私生子这样充满巨大耻辱的身份,但直到生命的尽头,她都一直怀着自尊又耻辱的感觉,忍受着它带来的压力。

也许是经常处于被抛弃的恐惧和担忧中,梦露的童年梦想就是被崇拜者包围其中。而监护人格蕾斯一早就发现了梦露身上的潜质,自小就对梦露灌输明星的梦想,并为此做了全面的计划和培养。在她多年的调教下,还在上中学的梦露就懂得如何利用化妆品引起外界的注意,加上过早发育的身体,梦露渐渐地变成了中学时代的“明星”。为了努力摆脱复杂难懂的过去,梦露总是在完善自己的外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全新的女孩。不过,作者指出,在青少年时期,梦露还只是一个为自己的出身感到害臊,有些孤僻和害羞,但是可爱、天真、一心想引起人们注意的女孩。

尽管拥有充满女性魅力的外表,且一心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过上正派体面的生活,但是,成为明星的道路注定不会一路平坦。1947年,初出茅庐的梦露在参演了《斯库达,嚯!斯库达,嚯!》《危险年代》等几部电影(镜头少得可怜)之后,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弥补在电影表演经历和表演专业培训上的空白,梦露在福克斯公司当学徒,固执地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一切自己一无所知的知识,此后还在别人的资助下学习戏剧表演。而在福克斯公司半年的合同到期以后,失去经济来源的梦露,一度连吃饭都成为了难题。

作者指出, 这段时期,没有人看到她在喜剧表演方面的潜力,没有人估量过她与生俱来的才华,人们对她的潜力和才华视而不见,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对迷人年轻的金发美女持有的刻板成见。可实际上,“在如同布娃娃和小猫一样的外表之下,玛丽莲是一个强悍、泼辣、精明的女人。”(资助人露西尔语)作者指出,梦露显然很有头脑,她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应当在什么时候摆出一副戏剧性的姿态,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书中,作者有多次毫不吝言梦露的才华。在他看来,梦露至为重要的长处,就是应对危机、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她对“日历丑闻”事件的处理,让人们充分见识到她的这一能力。

1952年初,当25岁的梦露突然大红大紫的时候,一张流传全国的日历上的裸女照片将梦露推向了舆论的聚光灯下。面对负面新闻引发的危机,梦露通过先发制人的策略,主动将自己交给媒体和公众发落,结果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灾难,不但形象丝毫没有受损,反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梦露先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所有问题。然后,她请求记者和她单独待一会,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碰到的麻烦”:“那时候没钱买吃的,也没钱交房租。我认识的一位摄影师叫我为一本艺术日历拍几张裸照,我赚到了救命的50块钱……他们希望我说那个不是我,可是我撒不了谎。我该怎么办啊?”1952年3月13日,报纸上出现了一篇题为《玛丽莲·梦露承认自己就是日历上的裸体金发女子》的报道,并很快得到了美国各地和欧洲媒体的转载。

作者指出,梦露通过自编自导一场精彩的曝光活动,用最坦诚的方式对自己的魅力做了宣传,同时还让人们看到了她坦荡、显然也纯洁无瑕的心灵。她展示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出生贫寒、脚踏实地的劳动女性,人们当然都会对这样的女孩产生同情

在书的最后,关于梦露的死因,尤其是对于各种阴谋论的传言(如《玛丽莲·梦露的一生及其离奇的死亡》《令人迷惑不解的玛丽莲·梦露死亡事件》《玛丽莲:最后一条》等等作品所宣扬的),作者给予了坚决的抨击,直言这是一场“面目可憎、耸人听闻的大骗局”。

在研究了医疗记录之后,作者最后得出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迷恋梦露的心理医生格林森为了留住这个客户,要求她服用镇静药物,试图“用药物永远地控制住她”,正是心理医生和管家1962年8月4日晚的那次不当用药(镇静剂灌肠),夺走了玛丽莲·梦露的生命。而在悲剧发生后,心理医生和管家为了保住自己的事业,立即串通一气,这才编造了一套阴暗恐怖的说法。

在《玛丽莲·梦露 : 谎言与真相》一书中,我们在看到好莱坞的污浊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一个不断与命运抗争,逐渐走向成熟,却终究逃不过悲惨命运的玛丽莲·梦露。

#阅读的温度##全民荐书人#​#读书#​#明星#​

,

版权声明:该问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犯您版权权利请告知 cpumjj@hotmail.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