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知识 正文

需求管理五大步骤(需求管理的过程)

时间:2023-05-05 21:11:47 阅读:79378 作者:1705

欢迎关注大型情感类主题:有效需求分析——商务场景篇! 场景这个词,我们可能已经不熟悉了,但在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它就是这样的影子。 场景很具体,它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能用肉眼捕捉到它; 但是场景似乎很抽象,我们每天都在烦恼场景是什么,场景和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 今天,一起探索场景的神秘吧!

内容回顾

上一期介绍了业务流程方面的知识,按照惯例,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

分工产生的原因:规模、风险、专业; 业务流程的三个管理要素:审核、规则、异常; 业务流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分工、活动、合作、产物关系、分歧; 业务流程的起点是外部服务请求业务流程的结束是满足服务请求。 业务流程优化策略:《ESIA分析法》。 业务流程和业务场景紧密相连,是分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关系。 在开始本论文的正题之前,我先给您这两句话。

业务流程是指不同岗位之间合作满足外部服务要求的流程,业务场景是以一个岗位为中心完成的,是相对独立的、可以报告的业务活动,管理层关注事物逻辑,他们关注的核心是业务流程,操作层的用户是以业务场景为中心的人

思维方式

一切行为的变化,都源于思维方式的变化。 我把这两句话单独做成一张照片也是为了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我们需求分析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探讨了“产品思维”和“技术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上图中的两个词在用户场景这一阶段进一步体现了两种思维方式。

图中的红色箭头,不知道是多少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以需求分析为名,结出了功能分解的果实! ”。 对号入座的同学请举手~

想法的转变真的很难。 这不仅需要我们坚定的信念,也需要我们的实践。

目的意义

首先,我们研究业务场景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研究商业场景一定是为了进一步的需求分析吧。 是的。 这确实是目的的意义,但这个描述太模糊了,商业场景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

价值传递的介质

我曾经在自己的跳槽报告中提到过价值驱动和任务驱动的相关内容。 我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应该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上司说的任务而进行工作。

需求,经过层层传播,最终被开发接受的,可能只是功能。 于是,“这个需求为什么这么确定? 你可能经常听到“”的声音。 “我不知道。 产品经理是这么决定的。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经理自己可能也会忘记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

这导致队伍后劲不足,不知道一个人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时,很痛苦。 业务场景完美地充当价值传递的媒介,为整个团队带来自我防卫力。

沟通交流的基准

有几个同学的需求审核会议,开着开着最后一场产品经理的吐槽大会。 基于产品更好的“初心”,它们的开发和售前越走越远,就越无法自拔。 毕竟,生气产品的机会,不要错过机会。

天使的脸,恶魔的心,很多问题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 “人家某产品做的这个功能有多好? 我们为什么不加? ”、“这些功能竞争对手也有啊。 我们也做这些有什么好处呢? ”,“你有没有想过,用一个小功能,做这么复杂的事情,开发成本? ……

即使有三寸不烂之舌,这个时候也很难防止大家的嘴变得拘束。 因为他们都以发散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 既然招式看不见,你也不能有效地进行防御和反击。 最后身心疲惫,不得已说了一句“上司/客人是这么要求的! ”然后在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的心情中,会议结束了。 他们也说:“这些都是你YY的需要啊! ”他用询问和轻蔑的目光看了看。

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迷走”呢? 其实很简单。 所有交流都需要一个标准。 否则,就会演变成喋喋不休的争论。 需求交流的标准是业务场景。 我们只能从一个维度交流。 作为用户角色,我们希望完成活动以实现价值。

呈现形式

商业场景如此重要,你怎么表达它? 商业场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莫过于两种:用户故事和用例图。

用户故事

其实刚才我们接触了用户故事。 作为用户的角色,我想完成活动以实现价值。 这是用户故事的典型描述格式。

用户故事3要素:

1 .角色(世卫组织) :谁会使用这个;

2 .活动(假设) :完成哪些活动;

3 .价值(value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能产生什么价值?

用户故事3C原则:

卡片(Card ) :用户故事一般写在小便条卡上。 卡片上可能会写故事的简短描写

述,工作量估算等;交谈(Conversation):用户故事背后的细节来源于和客户或者产品负责人的交流沟通。确认(Confirmation):通过验收测试确认用户故事被正确完成。

这些抽象的理论介绍完了,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怎样记录这个用户故事吧:

我们可以看到,用户故事小卡片包含三类信息:

故事标题;故事描述;规则描述:为了完成故事,有时需要制定故事的实现规则,涉及的名词定义等。规则描述由产品经理初步制定,在故事讨论后,进行修订确认。写作方式就是一条条穷举列出。

用例图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画过这样的用例图:

嗯,不瞒各位,反正我之前是这样画的~

然鹅,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技术动词+业务名词命名的伪用例!

从用例图中,我们能看到什么?

增删改查的功能,这跟场景没有半毛钱关系啊,并且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还画个图有什么意义啊…..

我们再来看一张用例图:

这次大家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这样就能够看到用户场景了?其实这样难么?答案是一点都不难,两张图对应一下,同样表达的仍然是增删改查嘛。这就回到了我们开篇所说的内容了,最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关于用例图的画法已经很成熟了,这里不再赘述,大家有兴趣的可自行查阅资料。

场景分析

在目的意义的段落里面,我们说到了,研究场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的需求分析。那么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应该如何对场景进行分析呢?

分析方法:场景—挑战—方案三步法

第一步,场景细化:将场景细化为事件流,先整理出用户预期的正常步骤,然后写出变化的情况;第二步,问题/挑战识别:针对每一步骤,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面对什么样的挑战;第三步,思考应对方案:针对这些问题,思考系统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莫急,莫急,是不是觉得这些加粗的知识点太干了,我们这就给出一个案例来润润喉:

旅游这个事情大家肯定都有所体会,那如果是让我们做一个在线旅游服务网站的需求分析,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就拿“行程计划”这个场景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第一步

将场景细化为事件流,这个根据大家的自身经历,是很容易列举出来的,我这里直接给出答案:

然后呢,我们写出变化的情况。我们分析一下,在第二步是不是可能发生变化?比如这种安排时间不够,或者是钱不够……然后我们把这两种可能存在的变化情况,也记录下来:

第二步

我们来思考一下,整个过程中用户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挑战吧。

确定计划去的景食娱购点,大家想一下自己旅游的经历,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不是一直纠结到底去哪里好呢?旅行回来,如果大家问起你去了某某地方没,如果说没,别人说那你这旅游都白去了,这将是多么郁闷的一件事情啊。

确定先后顺序以及预计花费时间,这个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不知道这些兴趣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换乘交通工具,以及每个兴趣点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同样的,准备相应的行李这一步,我们是不是也会纠结带一些什么行李好呢?用不用防晒霜,穿运动服呢,还是休闲装也行,用不用防虫剂等等。

我们把这些也都记录到表格当中:

第三步

我们来看看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吧。

对于不知道有哪些,怕遗漏这种问题,我们设计成类似购物车如何?然后加上“十大建议”、“分类查看”、“游客必去”等推荐功能,来强化体验;

对于不知道距离、游玩时间以及交通的问题,我们在地图上显示出所有的兴趣点,然后标注出每个景点的游玩时间,推荐路径、两点间交通建议以及预计耗时,同时统计总时、总钱,这样是不是就能够解决问题了;

对于该带哪些行李这个问题,就更好解决了,我们给出一个必备物品清单,以及天气情况,注意事项等,这些足够让用户确定带什么行李了吧;

对于时间不够、钱不够的变化情况,我们直接在地图上将某个景点剔除,系统自动重新计算花费的总时、总钱,这就OK啦。

最终,我们对于场景分析,会得出这样的表格:

好了,一份完整的场景分析到此结束,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探讨技术可行性了?

再多说一句吧,以上的分析内容,我是站在“先知”的视角,给出的总结性内容。大家在分析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多困难,也有很多额外的工作要做,例如业务理解啊,竞品分析啊等等。这里提供给大家最重要的,还是这种思维方式。

彩蛋

用户听你说话的感受

足球解说一般都是这样的:

“有个球员接到球后,有路沉底、底部传中、中路突破,球进了!”

而用户听你说话时,似乎在听这样的足球解说:

“有个球员接到球,向自己右上方45°角传球7米,另外一个球员接球后向自己的右上方30°角传球3米,这时跟上的球员向正前方推射1米,球进了……”

这就是与客户沟通时,你带给他的感觉。所以说,赶紧转变思维方式吧,不然你就是用户眼中的“code monkey”!

结语

个人觉得“业务流程”与“业务场景”是需求分析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内容了,当二者分析完毕之后,我们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开始讨论功能了。

另外,在上周我们分析了网易云音乐,拓展线下场景的【小纸条】功能,大家可以从场景的分析与场景的应用,两个不同维度感受一下其中的奥妙。

需求分析系列剩余的内容已经不是很多了,我尽量一期,最多两期为大家总结完毕。让我们下期不见不散吧。

相关阅读

如何进行有效需求分析?(三)

如何进行有效需求分析?(二)

如何进行有效需求分析?(一)

网易云音乐,送你一张【小纸条】

#专栏作家#

晓庄同学;公众号:晓庄同学产品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智慧校园领域的B端产品经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版权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处理文章:请发送邮件至 三1五14八八95#扣扣.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